从几人的对答中可以看出,这位镇国公府的雅婷郡主和李漱玉应该很是熟悉。
说话间,几人就来到门前。小月二人赶忙行礼“见过郡主!”
“起来吧!两位妹妹倒是眼生的很”雅婷郡主态度很是平易近人。
“回郡主,草民一家刚刚搬来京城,在梁城休息时碰巧结识了李小姐”赵燕回话道。
“原来如此”
于是几人一起跟着婆子往里走去。穿过游廊,婆子直接带她们到了后院的花厅。
里面已经有了好几位姑娘,看着她们进来,都赶紧起身见礼。
“呵呵,姐妹们不必客气,都赶紧免礼吧,我可不想抢了咱们漱玉的风头”雅婷郡主笑道。
“郡主又拿我取笑,我可是那起子小气的人,有什么风头各位姐妹只管抢着便是”李漱玉开口说道。
各位姑娘说笑了一通,李漱玉就赶紧拉过赵燕姐妹给大家介绍。众人都有礼貌的点头认识,但是没有人愿意和姐妹二人交流的。姐妹俩也不介意,自是坐在一旁聊聊天,本就是意料中的事情。
一会儿人都到的差不多,就有人提议玩点什么。一群女孩子,商量了一会儿,决定抽签,按照签上的要求来表演。
这签是由大家写出来的,不可写太过分的要求。每人写两个签,一个签写:在哪里,放到红色的签壶里。另一个签写做什么,放到绿色的签壶里。小月想想,自己读书的时候似乎也玩过类似的,不过这些古代的千金们还真是胆大呢。
游戏开始,选了雅婷郡主的婢女晴儿来读签。女孩子们围坐成一圈,从左面开始。
第一个是京兆尹的女儿,方蓉。方蓉提心吊胆的走过去,在红色和绿色的签壶里各抽出一支来交给晴儿,只见晴儿读到“请抽签者在石桌上,读:诗经·蒹葭”
方蓉红着脸,懊恼的一步步往石桌那里蹭,看着众人哀求道:“好姐姐好妹妹们,饶了我吧,我可不好意思啊!”
“放心,今日的事情定不会让人传了出去,再说这是最近的新玩法,大家谁没玩过一两次的。”雅婷郡主说道。
没法,方蓉只好看着下人收了石桌上的签壶等物,垫了桌布,她踩着小脚凳站在了石桌上。大家都忍着笑看她羞红了脸,到也狠狠心大声的朗读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读罢赶忙下来了,自由下人去收拾好石桌,又摆上了签壶等。
第二个是一位王翰林家的女儿,她抽到的是“在椅子上,起舞”。这位王姑娘倒是个聪明的,让下人找来四把同样的椅子,椅背向外摆放整齐。李漱玉不放心,又找来四个婆子蹲下来各扶一把椅子,王姑娘也是顺理的跳了段简单的动作。
接下来两个表演的,一个是“在池边,说笑话”,一个是“在软轿里,唱歌”。下面就是小月姐妹的了,小月看着大家的样子都很有分寸,没有写让人尴尬为难的东西。
赵燕抽到的是“在鸡蛋上,作画”下人拿来鸡蛋和小号的毛笔,赵燕看看还是觉得下不了手。因为不是专业的工匠人家,即使是最细的毛笔也还是很难在鸡蛋上绘画的。于是她想了想,放下了笔,要了些彩色的颜料,用指腹和指甲在鸡蛋上很快的勾勒出一簇牡丹图,有用笔尖轻轻的点了几笔。
画虽然不是多么好,但是手法特殊,也同样得了好评。
到小月的竟然抽到“在落叶上,作诗”。大家觉得作诗倒是不难,只是这个乡下来的小姑娘会作诗么?都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已经入秋,落叶无论怎样收拾都不会干净。小月踩着落叶,正要张口,李漱玉道”妹妹可要纸笔?”其实是想的给小月争取时间。
“不必”小月微微一笑。
“哼,大姐真是爱管闲事,人家乡下树叶看的多自然文采也好”李漱玉的庶妹李茹说道。
“二姐说的什么话,进门皆是客,大姐对客人照拂那是理所应当。刚赵家大小姐的灵巧心思我看很多人比不上”李漱玉的嫡亲妹妹李漱宁说道。
“四妹别急,二姐也是大姐丢脸不是”李家的三姑娘庶女李箐说道。
“你......”
“四妹不必与她们争论,赵姑娘不必理会那起子人说什么”李漱玉说道。
“谢谢各位小姐,我不常作诗,做的不好权当博众人一笑”小月笑吟吟的。
“你只管做你的诗,没人会说什么的!”雅婷郡主说道。
小月想了想慢慢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众人一听,有忍不住的笑了出来。
小月仍旧说道“九片十片十一片”
“下面的该怎么数呢?可就不押韵了啊?”李茹笑道,众人也都笑了。
小月却说道“飞入草丛皆不见”
众人的笑声戛然而止,那李茹更是憋红了脸。
“嗯,好诗,应情应景”雅婷郡主赞道,众人也纷纷应和。
“大家客气了,只是碰巧而已”众人想想,也是,便也不多言。
晴儿姑娘的衣衫被一个小丫头不小心弄湿了,只好去换,于是一位在旁边侍奉的婆子自告奋勇要帮忙,大家也都同意了。继续刚才的游戏,一切都很顺利。
不一会,到了李漱玉的,她抽到的是“在月光下,饮酒一盏”
“哈哈,这次漱玉看你怎么办?大白日的哪里来的月光?我们可不能坐等你到晚上”雅婷郡主带头笑闹了起来。
李漱玉道“谁说我弄不来月光,你们等着”说罢伏在丫鬟耳边私语了几句,丫鬟去准备不说。一会李漱玉请大家到园子里,园子里立起了一个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