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们走吧,此峰名为碑峰,峰之巅即是最后一项考核所在地。”名为历苍的内院弟子走后,其中一位外院弟子眺望眼前山峰,缓缓开口。
“师兄,我想问下,为何一路走来,都没见到人呢?”这时,有人问出了大家的困惑。
“呵呵,此处尚不算防风山脉,待你们通过考核,才能进入真正的山脉。”那位外院弟子笑了笑,随之给众人解惑。
听此,众人神色恍悟,而后跟随两位外院弟子的脚步,往峰之巅走去。
“敢问大哥尊姓大名?”在上山的路上,那位眉毛相连的少年走到木易的身边,从而开口。
闻言后,木易一愣,不过倒也礼貌性地笑而开口:“在下姓木,单名一个易字。”
“我叫尤山,第一项考核,若不是你,我肯定无法通过,小山在此拜谢易大哥了。”尤山躬身一拜,眼神真挚。
“尤兄言重了,只是巧合而已。”木易莞尔一笑。
如他所言,那确实是巧合,他根本没想到玉玺和铜钱会出现异动,若不是有两个异宝的相助,即便是他,或许都无法通过第一项考核。
“易大哥,你叫我小山即可,无论如何,你都是我的恩人,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尤山开口时,一脸认真。
“呵呵...随你了。”见到对方严肃的神情,木易摇头苦笑。
于此同时,那位身上衣饰比较破旧,神色十分坚毅的少年,深吸一口气之后,也向木易一拜:“易...易大哥,我...我叫小金,第一项考核也是多亏了你,我才顺利通过,多...多谢了。”
此少年,或许是鲜少与人接触,神色比较腼腆,哪怕他一直跟在木易的身后,却一直闭口不言。
直至看到小山的言行之后,他才鼓起勇气开口,不过言语依旧有些不利索,由此可见少年很少与人交谈。
可小金的言行,却让木易神色一呆,愣在原地。
他知道在第一项考核时,由于他体内玉玺与铜钱的缘故,有几十人因此通过了考核,可并非他的本意,更未想过会因此得到他人的感激。
况且他并不想结交朋友,即使是韩顺以及大壮,哪怕于他有恩,可只是过客而已,待他报了恩,便是陌路。
可是此刻,却有两人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甚至有些要结交之意,致使他有些不知所措,只能一笑置之。
走了约莫一刻之后,众人终于来到了碑峰之巅。
而此时的天色,已是黄昏,在如此高的峰巅观看夕阳,好比孤身历尽沧海桑田,让人有些惆怅。
碑峰之巅,如同一个比武场,十分广阔,却没有建筑,只有九座石碑竖在中央,相互环绕,形成了一个偌大的圆。
九座石碑之中,铭刻了大量晦涩繁奥的符文,若用心去观摩,便会发现脑海之中出现了许多玄之又玄的‘道’。
“诸位,我背后便是考核悟性之地,你只你等能在此地自创一种神通术法,无论等级如何,都能成为国院子弟。”一位外院弟子目光扫视众人时,缓缓开口。
“好了,开始吧!”另一位外院弟子开口。
听到此话,众人沉吟片刻之后,而后相继走进九个石碑的围绕之地,随意挑选一处,盘腿端坐。
“用心观摩,用心倾听!”一位外院弟子的话语在众人耳边回响。
此言一出,众人立即凝神静气,细心观摩每一座石碑,可正是由此,众人尽皆大惊失色,随之是激动万分。
他们发现,每一个石碑中,都镌刻了一种神通术法,且是无比高深的,若能领悟,定是不同凡响,震世骇俗。
可半个时辰之后,众人失望透顶,如同冰水从头顶淋下,身凉,心都凉了。
只因石碑中的神通术法,无论众人如何用心领悟,却没有一丝头绪,似乎他们没有资格去领悟。
不过在观摩石碑之中神通术法时,依稀之间,众人的耳边似乎出现了一声声呢喃。
每一声呢喃,如同天音,充满了沧桑,如同跨越了无尽时空,降临在众人的身上。
细听呢喃,木易的内心便起波澜,因为呢喃之中,蕴含了大‘道’。
无法领悟石碑中的术法,却能体悟其中的道,也是一种造化!
何谓大道,天道,地道,人道等等,都是大道,它是一切的源泉,是万物之道!
世上有无尽生灵,修行的路也不止‘仙’之一途,但无论何路,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寻大道,求大道,证大道。
过了许久之后,此地各人的身上,渐渐有道韵相随,可有的人身上的道韵很稀薄,有的却很浓郁。
特别是何念的身上,道韵十分浓郁,如同燃烧的火焰,将他裹住。
此刻,已是深夜,星宿漫天,月亮却如同娇羞的女子,躲到了黑云的后面,致使夜色颇暗。
可碑峰之上,却明亮至极,每个人的身上都在发光,如同即将得道升仙的修者。
又过了一个时辰,何念身上的道韵更加磅礴,甚至冲天而起,蔓延八方。
稍稍次之的是徐芸熙,随之是姜凌铭,周瑾,韩心,可见他们悟性都不俗。
而在第一项考核,成绩不俗的那位身穿兽皮的少年,以及那位萝莉少女,也是不容小觑。
但吓人的是,此时尤山身上的道韵,是最可怕的,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将世间照亮。
小金身上的道韵也无比惊人,竟与尤山并驾齐驱,如同炙热的太阳,格外耀眼。
唯独木易的身上,没有璀璨的光芒,没有浓郁的道韵,淡淡无奇,如同一个凡夫俗子。
哪怕观摩时,很忌讳分神,但由于一些人很在乎木易,因此不时都会瞧他一眼。
“你的资质再好,毅力再强又能如何?若悟性不高,还不是一无是处?”姜凌铭双目一闪时,内心冷笑。
不仅是他,那个周瑾内心也是一阵窃喜,而何念,徐芸熙,韩心等人却没有多少思绪。
因为他们知道,诸事不能言之尚早,若不到最后,万事切不可妄下定论!特别是韩心,她是最切身体会的。
“资质卓越,毅力超凡,唯独悟性...可惜了。”在外面旁观的一位外院弟子摇头轻叹。
无论他们作何感想,可他们不是木易。
只见木易的眼神,一直停留在最后一座石碑上,未曾转移。
九根石碑的作用,是让众人体悟前人之‘道’,再结合自身的造化,创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神通术法。
可这些要看机缘,有的人在第一座石碑上,能有所感悟,有的人在第二座,观摩的术法不同,异象则不同,并非每一种道都能滋生道韵。
一开始,他观摩了前面八座石碑,却一无所获,直到最后一座石碑时,他却心有所感,随之沉浸在了此石碑的术法之中。
一念破万法!
第九座石碑上的神通之名,顾名思义,不用出手,只要一个念头,便能破灭一切虚妄。
“儒...是人道,是中庸之道,亦是大道。”
“儒之道,重魂,纵然身死,魂不灭。”
“仙者,以身沟通天地;儒者,以魂沟通天地,殊途同归。”
“爱恨情仇,皆能成法,可融合成念,可破万法。”
......
在呢喃之中,木易更看到了一个画面。
画面之中,出现了一个绿油油,春意盎然的世界,可与之格格不入的是,此世界的天,却是乌云涌动,雷电丛生,如同浩劫将临。
于此同时,只见一个身穿一件白色长衫,给人一种书生之感的青年,屹立在一个山峰之巅。
自始至终,此人身上都是平平无奇,无丝毫波动,可就在他昂首时,他的眼眸之中,射出了一缕披靡天地的白芒。
白芒之中,具备了一种神圣的天地正气,冲天而起时,竟把世界的无尽苍穹封住,眨眼间,一切恢复如初。
此神通,显而易见,正式一念破万法!
见到如此恐怖的神通,木易十分激动,很想占为己有,可他发现,即便他能临摹出来,却只有其形,无其力。
因此,他只能体悟神通之中的‘道’。
恰逢此时,何念的头上,忽然出现了一个图画。
图画之中,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妖怪图像,却只是一个雏形,看不出是何种妖,可仅仅是雏形,却让何念的身上竟出现了一股庞大的妖气,令人内心发毛,更让人有种天欲塌的感觉。
而图画之上,还出现了五颗妖异且灵动的星辰。
“五流术法???”在不远处旁观的一位外院弟子躯体一震,瞠目结舌。
“一个先灵境的修士,竟能创出五流术法,简直匪夷所思!!!”另一位外院弟子双眼瞪大,一样惊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