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91400000018

第18章 祸起元帝 西汉覆亡

汉宣帝于公元前74年登基,就在同一年登基之前生下儿子刘奭。刘奭于公元前67年八岁被封为皇太子,公元前49年在其父宣帝刘询逝后登基为帝,即为汉元帝。由于元帝的懦弱和政治上的的短视,宠信宦官,,导致皇权旁落,西汉王朝也由强盛的顶峰开始走向衰弱。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就是这位汉元帝刘奭。

在元帝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在几位太子妃嫔中与司马良娣感情最为深厚,夫妻感情不同于其他妃嫔。可是好景不长,你侬我侬的缠绵没多久,司马良娣英年病死,临死前和刘奭说:“夫君,我将不久于世,我不甘心啊,我是被你那些良娣良人们诅咒而死的,因为她们妒忌你对我的用情至深。”年轻的刘奭对此深信不疑,从此对身边的太子良娣妃嫔们不理不睬,深恶痛绝。日子一久,此事传到了宣帝刘询耳中,刘询很是担心,因为太子刘奭是他与挚爱的先皇后许平君的儿子,自然很是担心。不久便命王皇后给太子挑几位良家貌美的宫女去伺奉太子,希望儿子能从悲痛中走出来。于是王皇后开始为太子物色了几位,准备在太子觐见宣帝的时候,让太子刘奭挑选为妃。

一日在太子来未央宫给宣帝请安。当请安完了,太子刘奭准备离去突然被王皇后叫住:“太子留步。”

太子刘奭停住脚步:“母后,您有何吩咐?”

虽然太子不是王皇后亲生,但是太子在许皇后逝后一直是由后来的王皇后抚养长大,所以太子对王皇后一直是以母后称之,说话间还是不生分的。王皇后对太子也是视如己出,从小就关爱有加。

“也没有什么事,母后今天做了几道你爱吃的菜与糕点,不如你和母后食完午膳,再回东宫如何?”

虽然失去司马良娣的悲痛还没有过去,但是太子对王皇后还是十分地孝顺,于是允道:“那儿臣今日就陪母后在您这里午膳吧。”

片刻,午膳便端了上来,都是太子从小到大爱吃的,只是不同的是多了几位陪膳的貌美宫女。王皇后叫坐下来的几位宫女分别给太子夹菜。其中的一位席间还随乐起舞了几段。时间也过得快,很快午膳结束了,太子也禀离了皇后宫。

没过多久,王皇后便差近侍李公公去问了太子那几位姑娘他喜欢哪位。要知道太子对司马良娣的喜爱是不能用一般的感情来形容的,悲痛中的太子哪里有什么心思挑选妃子,但出于对皇后的孝心,于是勉强应了声:“王公公,麻烦你禀告母后一声就说其中一位有点不同。”

当时那几位宫女中,王政君穿着的确不同于另外几位,王皇后以为太子指的是宫女王政君,于是将王政君送到了东宫太子处,就这样王政君变成了太子的妃子中的一位。虽然太子痛恨这些妃嫔,但是王政君毕竟是后入太子府的,太子便认为咒死司马良娣的这些妃子中王政君不在列。所以后来对这些妃子中的王政君是不同于其他太子妃的,也就有了为什么后来登基为帝后封了王政君为皇后,他的儿子刘骜也就成了太子,即后来的汉成帝。可怜的元帝在失去了司马良娣之后,他的爱情是一个毫无主见的爱情。当然政治治国上,汉元帝刘奭更是毫无主见,加上性格的懦弱与处事的短视,将一个强盛的大汉朝开始带向了衰败。

一次,当时的宣帝与太子刘奭一起用膳,太子见宣帝心情不错,于是谏言:“父皇,儿臣不知道有件事该不该说?”

宣帝对着刘奭道:“你我父子,有何不可言啊,你说吧。”

太子刘奭应道:“是。那孩儿直言了,通侯杨恽、司隶校尉几位只是直性子,多说了几句朝廷的不是,就被杀了,您的法治是不是太严了啊?”

宣帝立马沉下脸道:“竖子小儿你懂什么。朝堂之道在于御人之道,仁道要与独断之霸道相结合,既要施仁政(王道),但同时又要做到法必严之独断,这样的天子恩威并行之道才能使朝堂和谐,政之有所出。即贵在于平衡之道。”

听到父皇之怒言,太子也就没敢多说了。

待太子离去,宣帝刘询叹道:“国家之乱,必出吾子啊。”宣帝看出来自己最爱的这个儿子遇事之优柔,处事之不决断。觉得汉室天下交给他这个儿子,将来也许会乱政,本想废子重立,但是毕竟太子是自己与先皇后的嫡子,也就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后来的事实再次证明了他的说法,国家在刘奭为帝后的治理下逐渐出乱而开始衰败。

公元前49年,宣帝刘询病逝,太子刘奭即位。宣帝留下了三位辅政大臣,乐陵侯史高(刘奭的表叔公)、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史高被封大司马、车骑将军,封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共同领尚书事辅佐朝政。史高为宣帝时外戚重臣,萧望之、周堪乃是一介儒士,他们代表了当时的不同社会阶层,元帝尊儒术,所以对自己的这两位老师也是特别尊重,因此萧望之也就得到了元帝的重用。儒臣在朝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对于当时的史高来说心里很是不平衡,于是两位辅政大臣便有了嫌隙,由此不和。所以对于勇于改革的改革派萧望之来说道路很不平坦,本来元帝就对萧望之很是器重,按理改革应该很顺利,但是由于元帝的胆小懦弱,一直不敢改革。而此时史高与宦官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的外戚与内臣相互勾结在了一起,准备扳倒改革的萧望之。

一日,朝会散后,萧望之独自觐见了元帝刘奭:“陛下,中书是国家政事之根本,应该由贤能的才能之士担任,不可由宦官执掌,那样于国家不利啊。”

元帝刘奭道:“朕知道你与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不和,朕希望你与史高领尚书事决于外,弘恭、石显领中书于内,共同辅佐我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要闹不和呢,朕希望看到一个安定和谐的朝廷。”

萧望之接着言道:“想当年先皇宣帝再世,亲掌中书,政令能上通下达,如今弘恭、仆射石显掌中书,下面很多奏书到不了陛下你那,你的诏谕又不能下达,国家之事全由此二人独断,将来必祸及朝廷。还请陛下早做决断,以免后患。”

元帝毕竟不是其父宣帝仁道、霸道兼施,处事决断英明。向来优柔寡断的元帝迟迟不敢出手决断,以至于后来大权旁落,招致汉室的衰败。

萧望之提出的这个提议,后来传到了中书令宦官弘恭、仆射石显那里,他们于是联合史许两家外戚重臣,内外勾结逼迫萧望之,最后罢官在家的萧望之被羞辱而喝下毒酒而死。自此,改革停止。

萧望之被宦官弘恭、石显逼死,元帝只是草草责问了两位,没有严肃处理,足见元帝缺乏政治远见。元帝要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应该任用像萧望之等贤能之臣,如今自断臂膀,于己何益。况且宦官掌权中书令一职,元帝别说自己有所作为了,就连起码的政令上通下达都阻断了。要命的是,元帝还没有看清问题的所在。发展到后来更是宠信宦官。

外戚、儒臣、宦官三股势力的较量最后以宦官的胜利而结束。不久,中书令弘恭因病而死,石显被任命为中书令。

元帝又对石显十分宠信与信任,加上后来元帝身体的问题,将朝中大权交与石显,全权事宜都由石显决断,导致最后大权旁落到宦官之手。

后来在元帝去世之前本想废掉太子刘骜,改立太子,由于史丹的力劝,优柔寡断的元帝没有当机立断废掉太子刘骜。其去世后刘骜即位,即为汉成帝,刘骜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由此王氏这个外戚家族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导致了后来的王莽篡汉。

成帝当政时期,外戚与宦官两支势力争斗更甚。汉成帝采取制衡政策,利用外戚打压宦官,最后成功将中书令石显的势力赶出朝堂,然后利用外戚之间的矛盾,由太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这支外戚力量打败了冯、许两支外戚力量。最终只剩下王凤与丞相王商两支外戚力量。成帝本打算在这两支外戚之间搞平衡之术,可是事情却事与愿违,最终太后王氏一族势力不断壮大,打败了王商外戚,这样一来权利平衡被完全打破。

除此以外,成帝还荒淫无度,导致最后无子,只能立异母弟弟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为太子。汉成帝在位25年,享年45岁。太子刘欣继位,即为汉哀帝。然而汉哀帝却在位仅七年就因贪色纵情而死。公元前1年,迎立中山王刘衎为帝,即为汉平帝,封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公元6年平帝因病去世,王莽为了便于控制朝政,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帝,自己摄政,公元8年,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刘婴禅让称帝,自此西汉王朝覆灭。

同类推荐
  • 多雨转晴

    多雨转晴

    这些年的感触,整理了出来,虽然很少,但这是我的生活。
  • 麟动三国

    麟动三国

    三国杀的同人,不算第一人,但是绝对不算最后一人
  • 火影之开宗立派

    火影之开宗立派

    “奈良张琅,你的理想是什么?”“我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那,你能不能,先放下手中的枪?”“呃,不好意思!”==“张琅君,真的不用继续埋伏了吗?”“放心,他们进入了我的符卡阵,逃不掉的!”==“张琅大人,请问你为何会萌生开宗立派的念头呢?”“呃,我其实只想平淡的生活,都是被逼的,你信吗?”“不信!”
  • 超神学院之筑梦起航

    超神学院之筑梦起航

    本书为超神学院粉准备...当洪荒时代巨神复苏此刻为超神时代会发生什么?护我长城护我河山击退外星魔神划破恐惧,助你飞翔!
热门推荐
  • 妖孽王爷的小娇妻

    妖孽王爷的小娇妻

    她,一夕穿越到异界,成了一代废材,家中更是还有各种打压,各种算计,但还是被她承受了下来,有了常人所没有的一切。
  • 超凡商店

    超凡商店

    【免费精品】尼玛?这是谁给我的快递单!林峰看着怀里可爱的婴儿欲哭无泪。神马?我买的仙女美眉竟然逃走了!纳尼?不想要差评我就必须以身相许?在我的店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 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

    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

    本书精心挑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101项古今中外的发明成果,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活、交通等各方各面,并详尽地讲述了每项发明辗转曲折的由来、艰辛的发展历程,为青少年读者展现更为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让其从每一项发明中感受前人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激励青少年读者学习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创造精神。
  • 英灵王影月

    英灵王影月

    当血月的光辉揉合七颗星的光华时,无尽森就会在月光之下带走选召者。当无尽空虚世界被罪恶填满的时候,英灵王便会掀起血与火的杀戮之中……“简单的说就是我的传说。”影月如此说道。
  • 管人的30个绝招

    管人的30个绝招

    一切活跃着的组织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正是我们即将阐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本书以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积累、深入的研究为读者展现出一个个精彩纷呈、发人深省的管理绝招。在两位作者精辟的观点、超脱的视角、诙谐幽默的语言中,让读者体会到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阅读快感。
  • 逆剑之神

    逆剑之神

    这是一个以剑为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剑并不只是杀人的工具,更是一个人乃至一个门派的至高荣誉。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以习剑为追求、比剑为荣誉、建立剑派而自豪。而他们毕生的追求就是可以成为傲视群雄、令万剑归宗的剑身。为此,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一个五岁的少年因在后山采药时救了一名大胡子而将他的人生彻底改写。究竟他能否登上天途成为剑神呢?
  • 紫隐异界

    紫隐异界

    【炼狱界出版】修炼可停不可止,天劫可躲不可避。焕气魔法同步修炼,照样称霸四域。封印松动人域将处毁灭,紫隐的脱颖而出保卫了异界,同时让……
  • 重生之至毒王妃

    重生之至毒王妃

    “公主,公主不好了,小公子越来越热了。”妙梦的声音惊醒了宣婉儿。已经三天两夜没有睡觉的宣婉儿满脸疲惫的甩了甩脑袋,强撑着站了起来走到床边摸了摸床上小男孩的额头:“怎么办,还在继续升温。”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成长ABC

    成长ABC

    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将一对母子之间的深情厚爱表现的淋漓尽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一位平凡普通的母亲是怎样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孩子又是怎样拉着妈妈的手在漫漫人生路上前行的,作者将这对母子在共同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分享给大家,希望父母看了此书能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看了此书能更多的体谅父母的爱,从而相互理解,和平友善的共同成长。这是一本适合各类人群阅读的小说,不管是为人子,还是为人父母都应该能从书中得到一些启发。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