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声春雷炸响神州大地,一位睿智老人,让中国打开国门,外国人走进来,中国人走出去。顿时,华夏大地荡起阵阵春潮,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了。
一首《春天的故事》让华夏儿女阵阵传唱,传遍大江南。这首由蒋开儒作词,王佑贵作曲,董文华演唱的《春天的故事》唱遍了大江南北,让人激情澎湃。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横幅随处可见,改革的步子加快起来。
一阵阵强劲的“春风”刮到了农村,它的震撼力不亚于当年RB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爆炸,躲在山旮旯里的农民开始不安分起来,好奇心与诱惑力像被巨大的磁铁吸引着。
生于斯长与斯的农民哟,我们心里明白,黄土地里刨不出啥名堂,也想走出农村去外面看看。大家都不敢打头阵,怕风险。茶余饭后,大家围在一块议论纷纷,相互打听外面的情况。那时,信息闭塞,大伙对外界的了解都是一知半解,大都是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只要有一个人在那里讲外面的事情,所有的人都很虔诚地听得津津有味。消息来源最多的是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是最受欢迎的。
农村种庄稼是分季节的,农忙季节结束了,村民就闲下来围在一起搓麻将、打扑克,找不到挣钱的其它活计。
不打牌的村民就坐在一起摆龙门阵,讨论种庄稼的心得,各家的家长里短。一些长舌妇女总喜欢挑拨邻里关系,今天在张嫂那里是这样说的,明天去李嫂那里却另外说一通,闹的鸡犬不宁。
那些正直老实不爱煽风点火的村妇就编织毛衣或纳千层底(鞋垫)。
村里那些老头子总是拿起一根老烟枪在吞云吐雾,悠然自得。
那些关心庄稼的村民,总喜欢在田边地角来回观察庄稼的长势如何,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
每天清晨,公鸡打鸣报时,村民早早起来做饭,孩子上学早。吃完饭,去自留地给蔬菜除草添肥,顺便捎点菜回去。
村民就这样平静地在村子里生活着,直到有人扛着行李外出打工,村子里就不再平静了,穷怕了的村民看见有人出去挣大钱都很羡慕,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凌晨,听到狗叫,父亲以为有贼,起来朝四处张望,看见有人抗着蛇皮袋子,打着火把在村里的小路上匆忙赶路。母亲问:“是谁起来这么早?今天不赶集呀?”
父亲说:“有几个年轻娃儿出去打工了。”
父亲刚往床上一趟,广播就响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时间,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的内容提要是:广州火车站昨天的人流量突破了三百万,外出务工的农民开始大量聚集到GD…”
父亲对母亲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了,广播里说,去GD的的农村人多得不得了,这么早村里的年轻娃儿就抗着蛇皮袋子往外走,变化越来越大了。”
母亲说:“他们走这么早像做贼似的,生怕别人看见了。”
父亲说:“你头发长见识短,谁不想悄悄走?有些人明明去GD了,他还瞒着你是走亲戚了,人家怕去外面混得不好,怕别人看笑话,农村人就这个样子。”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村民胆小,外出打工怕风险,有些人不愿打头阵。春江水暖鸭先知,总有人会先去试试水。胆大的村民,开始放下镰刀、锄头,告别大青山,黄土地;告别父老乡亲,背起行囊去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