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女儿从小活泼乖巧,聪明伶俐,白净美丽如洋娃娃,能歌善舞如小童星!这是大家的评判。这样的女儿自信神气从脚底升至头顶,又从头顶压向脚底,那种自然而然地洋溢着的和童年时光的天真烂漫融化在一起,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可人儿!
孩子在上小学时的一个假期里,第一次被她父亲带去单位里玩,搭乘的是单位里上下班接送工作人员的大巴车。孩子回来奇怪的问:“我怎么晕车了呢?以前从来都没有呀!那车里人太多,说话声音又大,乱七八糟的,都是些奇怪的人!我再也不去那种地方了!”从那以后,孩子就开始晕车。这之前从来都没有晕过车!那大巴车里坐的都是些工厂里的工人,乱开玩笑,打情骂俏的,还抽烟说脏话,孩子从没有接触过这类人,而他爸爸又是个只顾自己的长不大的小男人,孩子因为内心的紧张和恐惧造成的。
看着女儿每次乘车就晕车,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她记得自己小时候很淘气,据家里父母讲,像个男孩子一样,什么爬树、掏鸟窝、翻墙、打架都不在话下,由于家里爷爷奶奶的宠爱,所以从小任性、调皮,很野性。后来上学了,门门功课不费力都是第一,自然家里的父母长辈还有学校的老师校长都把她捧在手心,她成了周围孩子的榜样,学校的学习标兵。这也给她养成了骄傲自我的习性和暴燥的脾气,在受宠的同时,她也成了同学妒忌打击的对象,从此,她开始了独立思考,变成了斯文优雅的小女生!就这样一直到工作,后来嫁人。
再后来随婆家到另外一个城市,因为不能适应新环境,她的身体健康状况开始直转而下,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才慢慢恢复。在一次单位组织的去黄山爬山活动中,她发现自己爬山时一点都不怕,可往下看时就两腿发软,眼发黑,头发晕,她觉得奇怪,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恐过高呀,她再次试着往下看,还是那样,双腿发软,眼睛发黑,整个人好像就要晕倒一样。男同事们看她吓成这样,据说脸都变色了,他们急忙让她别往下看,直往前走就行了,跟着他们。她害怕的嘟囔着:“下山可怎么办呀?”
他们说:“没事,有我们呢!你只要跟紧我们,看着我们的背,别望下看就是了!反正大家走得都很慢,不用怕的。”她想也是,从小她就是个男孩子一样的家伙,刮大风还在五六米高的树上摘果子吃着荡秋千都不下来的顽皮假小子,现在突然间怎么会这样了呢?过黄山的一线天什么的,每一次惊心动魄的走过,仿佛都是完成了一次淬炼!就这样她跟着他们爬上了主峰,下来时戴着黑黑的墨镜,紧跟在他们身后,眼睛盯着他们的背,一刻也不敢挪移眼珠子!他们在前面过一会儿提醒她一下:“就看着我们的背啊!”这时的她心里暖暖的,有点发软的腿就回到了正常,不再发软。
就这样提心吊胆,整个身体似乎都压在那根上山时发的拐棍上,双腿如同悬空似的跟着他们,真担心自己一不小心一头栽倒下去,把前面的人挨着人像蚂蚁一样趴在山上移动的队伍给砸倒,那会是种什么形态?她不敢往下想!这时又听到他们喊道:“就看着我们的背啊!”她的心里又一阵暖风吹过,她再次坚定的盯住他们的背,向山下走去。
终于从黄山上下来!她瘫倒在山脚下的石头上。同事们激动的争相诉说着黄山的壮美风景和艰难险峻,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她则只剩下喘息的份了!这次黄山之旅,对于她而言,真如出生入死一般!以后单位或朋友再组织爬山或提到爬山,她一听到就想起那次的黄山之行,便心有余悸的连忙摇头摆手说:“打死我都不去!”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她想到了女儿小时候的那次晕车导致的后来一直晕车。她才知道,这是心里作用引起的不安全感后引发的心里缺失。它足以把一个坚定的人的内心打穿一个洞,更何况一个孩子!所以,在她以后教育女儿时,就再也不要她去和她年龄不相仿、不是她该接受的地方或人群。没有安全感的人和环境带给孩子或大人的都是心理上的煎熬和变异!
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像一块白布,放在不同场合就会被染成不同的颜色!成年人也是一样,能出淤泥而不染者势必留下心理阴影。从小给孩子一个能让其内心安定,有安全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在哪里,和什么人在一起,唯有心灵的宁静才能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