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20400000064

第64章 劈破旁门见月明,佛道儒争相教凡道

那行者见师父面上含怒,向前问:“师父,寺里和尚打你来?”

唐僧道:“不曾打。”

八戒说:“一定打来,不是,怎么还有些哭包声?”

那行者道:“骂你来?”

唐僧道:“也不曾骂。”

行者道:“既不曾打,又不曾骂,你这般苦恼怎么?好道是思乡哩?”

唐僧道:“徒弟,他这里不方便。”

行者笑道:“这里想是道士?”

唐僧怒道:“观里才有道士,寺里只是和尚。”

行者道:“你不济事,但是和尚,即与我们一般。常言道,既在佛会下,都是有缘人。你且坐,等我进去看看。”

好行者,按一按顶上金箍,束一束腰间裙子,执着铁棒,径到大雄宝殿上,指着那三尊佛像道:“你本是泥塑金装假像,内里岂无感应?我老孙保领大唐圣僧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经,今晚特来此处投宿,趁早与我报名!假若不留我等,就一顿棍打碎金身,教你还现本相泥土!”

这大圣正在前边发狠捣叉子乱说,只见一个烧晚香的道人,点了几枝香,来佛前炉里插。

被行者咄的一声,唬了一跌,爬起来看见脸,又是一跌,吓得滚滚蹡蹡,跑入方丈里报道:“老爷!外面有个和尚来了!”

那僧官道:“你这伙道人都少打!一行说教他往前廊下去蹲,又报甚么!再说打二十!”

道人说:“老爷,这个和尚,比那个和尚不同,生得恶躁,没脊骨。”

僧官道:“怎的模样?”

道人道:“是个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手执一根棍子,咬牙恨恨的,要寻人打哩。”

僧官道:“等我出去看。”

他即开门,只见行者撞进来了,真个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象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

那老和尚慌得把方丈门关了。

行者赶上,扑的打破门扇,道:“赶早将干净房子打扫一千间,老孙睡觉!”

僧官躲在房里,对道人说:“怪他生得丑么,原来是说大话,折作的这般嘴脸。我这里连方丈、佛殿、钟鼓楼、两廊,共总也不上三百间,他却要一千间睡觉,却打那里来?”

道人说:“师父,我也是吓破胆的人了,凭你怎么答应他罢。”

那僧哆哆索索的高叫道:“那借宿的长老,我这小荒山不方便,不敢奉留,往别处去宿罢。”

行者将棍子变得盆来粗细,直壁壁的竖在天井里,道:“和尚,不方便,你就搬出去!”

僧官道:“我们从小儿住的寺,师公传与师父,师父传与我辈,我辈要远继儿孙。他不知是那里勾当,冒冒实实的,教我们搬哩。”

道人说:“老爷,十分不狤魀,搬出去也罢,扛子打进门来了。”

僧官道:“你莫胡说!我们老少众大四五百名和尚,往那里搬?搬出去,却也没处住。”

行者听见道:“和尚,没处搬,便着一个出来打样棍!”

老和尚叫:“道人你出去与我打个样棍来。”

那道人慌了道:“爷爷呀!那等个大扛子,教我去打样棍!”

老和尚道:“养军千日,用军一朝。你怎么不出去?”

道人说:“那扛子莫说打来,若倒下来,压也压个肉泥!”

老和尚道:“也莫要说压,只道竖在天井里,夜晚间走路,不记得啊,一头也撞个大窟窿!”

道人说:“师父,你晓得这般重,却教我出去打甚么样棍?”

他自家里面转闹起来,行者听见道:“是也禁不得,假若就一棍打杀一个,我师父又怪我行凶了。且等我另寻一个甚么打与你看看。”

忽抬头,只见方丈门外有一个石狮子,却就举起棍来,乒乓一下打得粉乱麻碎。

那和尚在窗眼儿里看见,就吓得骨软筋麻,慌忙往床下拱,道人就往锅门里钻,口中不住叫:“爷爷,棍重棍重!禁不得!方便方便!”

行者道:“和尚,我不打你。我问你:这寺里有多少和尚?”

僧哆哆索索的道:“前后是二百八十五房头,共有五百个有度牒的和尚。”

行者道:“你快去把那五百个和尚都点得齐齐整整,穿了长衣服出去,把我那唐朝的师父接进来,就不打你了。”

僧官道:“爷爷,若是不打,便抬也抬进来。”

行者道:“趁早去!”

僧官叫:“道人,你莫说吓破了胆,就是吓破了心,便也去与我叫这些人来接唐僧老爷爷来。”

那道人没奈何,舍了性命,不敢撞门,从后边狗洞里钻将出去,径到正殿上,东边打鼓,西边撞钟。

钟鼓一齐响处,惊动了两廊大小僧众,上殿问道:“这早还下晚哩,撞钟打鼓做甚?”

道人说:“快换衣服,随老师父排班,出山门外迎接唐朝来的老爷。”

那众和尚,真个齐齐整整,摆班出门迎接。

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褊衫,无的穿着个一口钟直裰,十分穷的,没有长衣服,就把腰裙接起两条披在身上。

行者看见道:“和尚,你穿的是甚么衣服?”

和尚见他丑恶,道:“爷爷,不要打,等我说。这是我们城中化的布,此间没有裁缝,是自家做的个一裹穷。”

行者闻言暗笑,押着众僧,出山门下跪下。

那僧官磕头高叫道:“唐老爷,请方丈里坐。”

八戒看见道:“师父老大不济事,你进去时,泪汪汪,嘴上挂得油瓶。师兄怎么就有此獐智,教他们磕头来接?”

三藏道:“你这个呆子,好不晓礼!常言道,鬼也怕恶人哩。”

唐僧见他们磕头礼拜,甚是不过意,上前叫:“列位请起。”

众僧叩头道:“老爷,若和你徒弟说声方便,不动扛子,就跪一个月也罢。”

唐僧叫:“悟空,莫要打他。”

行者道:“不曾打,若打,这会已打断了根矣。”

那些和尚却才起身,牵马的牵马,挑担的挑担,抬着唐僧,驮着八戒,挽着沙僧,一齐都进山门里去,却到后面方丈中,依叙坐下。

众僧却又礼拜,三藏道:“院主请起,再不必行礼,作践贫僧,我和你都是佛门弟子。”

僧官道:“老爷是上国钦差,小和尚有失迎接。今到荒芜的星球,奈何俗眼不识尊仪,与老爷邂逅相逢。动问老爷:一路上是吃素?是吃荤?我们好去办饭。”

三藏道:“吃素。”

僧官道:“徒弟,这个爷爷好的吃荤。”

行者道:“我们也吃素,都是胎里素。”

那和尚道:“爷爷呀,这等凶汉也吃素!”

有一个胆量大的和尚,近前又问:“老爷既然吃素,煮多少米的饭方彀吃?”

八戒道:“小家子和尚!问甚么!一家煮上一石米。”

那和尚都慌了,便去刷洗锅灶,各房中安排茶饭,高掌明灯,调开桌椅,管待唐僧。

师徒们都吃罢了晚斋,众僧收拾了家火,三藏称谢道:“老院主,打搅宝山了。”

僧官道:“不敢不敢,怠慢怠慢。”

三藏道:“我师徒却在那里安歇?”

僧官道:“老爷不要忙,小和尚自有区处。”叫道人:“那壁厢有几个人听使令的?”

道人说:“师父,有。”

僧官吩咐道:“你们着两个去安排草料,与唐老爷喂马;着几个去前面把那三间禅堂,打扫干净,铺设床帐,快请老爷安歇。”

那些道人听命,各各整顿齐备,却来请唐老爷安寝。

他师徒们牵马挑担出方丈,径至禅堂门首看处,只见那里面灯火光明,两梢间铺着四张藤屉床。

行者见了,唤那办草料的道人,将草料抬来,放在禅堂里面,拴下白马,教道人都出去。

三藏坐在中间,灯下两班儿立五百个和尚,都伺候着,不敢侧离。

三藏欠身道:“列位请回,贫僧好自在安寝也。”

众僧决不敢退。

僧官上前吩咐大众:“伏侍老爷安置了再回。”

三藏道:“即此就是安置了,都就请回。”

众人却才敢散去讫。

唐僧举步出门小解,只见明月当天,叫:“徒弟。”

行者、八戒,沙僧都出来侍立。

因感这月清光皎洁,玉宇深沉,真是一轮高照,大地分明,对月怀归,口占一首古风长篇。诗云:

“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

浑如霜饼离沧海,却似冰轮挂碧天。

别馆寒窗孤客闷,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临汉苑惊秋鬓,才到秦楼促晚奁。

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光浮杯面寒无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处处窗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

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

行者闻言,近前答曰:“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规绳也。月至三十日,阳魂之金散尽,阴魄之水盈轮,故纯黑而无光,乃曰晦。此时与日相交,在晦朔两日之间,感阳光而有孕。至初三日一阳现,初八日二阳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绳,故曰上弦。至今十五日,三阳备足,是以团圆,故曰望。至十六日一阴生,二十二日二阴生,此时魂中魄半,其平如绳,故曰下弦。至三十日三阴备足,亦当晦。此乃先天采炼之意。我等若能温养二八,九九成功,那时节,见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诗曰: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

那长老听说,一时解悟,明彻真言,满心欢喜,称谢了悟空。

沙僧在旁笑道:“师兄此言虽当,只说的是弦前属阳,弦后属阴,阴中阳半,得水之金;更不道水火相搀各有缘,全凭土母配如然。三家同会无争竞,水在长江月在天。”

那长老闻得,亦开茅塞。

正是理明一窍通千窍,说破无生即是仙。

八戒上前扯住长老道:“师父,莫听乱讲,误了睡觉。这月啊:缺之不久又团圆,似我生来不十全。吃饭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说有粘涎。他都伶俐修来福,我自痴愚积下缘。我说你取经还满三途业,摆尾摇头直上天!”

三藏道:“也罢,徒弟们走路辛苦,先去睡下,等我把这卷经来念一念。”

行者道:“师父差了,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时的经文,那本不熟?却又领了唐王旨意,上西天见佛,求取大乘真典。如今功未完成,佛未得见,经未曾取,你念的是那卷经儿?”

三藏道:“我自出长安,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时的经文恐怕生了;幸今夜得闲,等我温习温习。”

行者道:“既这等说,我们先去睡也。”

他三人各往一张藤床上睡下。

长老掩上禅堂门,高剔银缸,铺开经本,默默看念。

正是那:楼头初鼓人烟静,野浦渔舟火灭时。

却说三藏坐于宝林寺禅堂中,灯下念一会《梁皇水忏》,看一会《孔雀真经》,只坐到三更时候,却才把经本包在囊里,正欲起身去睡,只听得门外扑剌剌一声响喨,淅零零刮阵狂风。

那长老恐吹灭了灯,慌忙将褊衫袖子遮住,又见那灯或明或暗,便觉有些心惊胆战。

此时又困倦上来,伏在经案上盹睡,虽是合眼朦胧,却还心中明白,耳内嘤嘤听着那窗外阴风飒飒。

好风,真个那淅淅潇潇,飘飘荡荡。

淅淅潇潇飞落叶,飘飘荡荡卷浮云。

满天星斗皆昏昧,遍地尘沙尽洒纷。

一阵家猛,一阵家纯。

纯时松竹敲清韵,猛处江湖波浪浑。

刮得那山鸟难栖声哽哽,海鱼不定跳喷喷。

东西馆阁门窗脱,前后房廊神鬼。

佛殿花瓶吹堕地,琉璃摇落慧灯昏。

香炉鞍倒香灰迸,烛架歪斜烛焰横。

幢幡宝盖都摇拆,钟鼓楼台撼动根。

同类推荐
  • 疯魔纪元

    疯魔纪元

    新纪元凶兽横生的年代,陈峰家人,为兄弟,为爱人。不畏艰险,与强者对抗,与凶兽搏斗,最终站在了世界的巅峰成为了不朽的传说。
  • 枪神纪之英雄们的史诗

    枪神纪之英雄们的史诗

    这是英雄们的故事。双枪尤利,医生凯特,狙击银冉,刀锋凌,导弹迪恩,工程师吉博特,机枪费尔斯,烈焰米娅,榴弹弗朗西斯。在这个枪神的纪元里书写他们属于自己的,英雄们的史诗。
  • 快穿,逆袭吧

    快穿,逆袭吧

    一朝身死,苏陌冲天的怨气和暗黑的气势引来了炮灰逆袭系统,从此穿梭在各种位面替由于怨念无法转世的炮灰逆袭……
  • 雏凤初鸣之死亡杀手

    雏凤初鸣之死亡杀手

    她,在21世纪是死亡杀手,在那个世界居然是废物三小姐。名字一样,面貌一样,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 慧根独具

    慧根独具

    大脑——一个神秘的领域。它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当人们能用一些修行的手段对大脑进行强化时!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小猪的QQ群:236030822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
热门推荐
  • 风水堪舆

    风水堪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阳而负阴。自己刚到海大,却因天道酬勤竟被五十万直砸头顶,如此好运叫我喜乐交加。却不曾想我的术劫—情劫—友劫就因这从天而降的五十万而展开。不是小弟道术不济,是那墓中邪物鬼缘广泛,装的一手好逼,叫的一车同党。不是小弟不敬岳父,是那岳父势力庞大,呼的一帮人马,抓的我做盗墓壮丁。不是小弟不为天道,是那兄弟过于可怜,装的一脸无辜,叫的我甘为友情斗天道。
  • 邪少追妻计划

    邪少追妻计划

    (1对1宠文)他是冷酷无情的南宫家唯一合法继承者,她只是一个被父母无情抛弃的活力少女。第一次见面他就捏着她下巴邪媚一笑,对世界宣布:她是他的!只有她不明所以的眨眨眼。曾宠护她一世安好他也让她失去所有,两年后她涅槃重生。携一枚绝版好男友智斗小三与仇敌,一切是否完好如初……
  • 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

    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

    0~3岁阶段的科学养护对宝宝一生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科学养护不仅是宝宝身体成长的必需,而且言语、认知、交流等社会行为能力的形成也有赖于此。《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一书想读者所想,解读者所急,更贴近生活实际,遵循科学,并汇集了大量的育儿知识,非常适合新手父母使用。
  • 旋风少女之爱的欺骗

    旋风少女之爱的欺骗

    “你走吧,我不喜欢你”,若白为什么会对百草说出这样的话呢,而百草又会怎么做呢?白兔夫妇还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吗?请看旋风少女之爱的欺骗
  • 魔神战主神

    魔神战主神

    在宇宙中,有数不清的位面,众神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神力创造出了‘主神’,在各个位面挑选轮回者;争夺各个位面的气运,从而掌控位面。而恶魔为了抗衡众神也创造出了‘魔神’,位面争夺战就此展开。
  • 寻山记

    寻山记

    末法时代,魔终于将封印撕出了狭小的通道,送出了魔之子。末法时代,仙魔终于放下仇怨,共同寻找那座镇封整个世界的那座大山。末法时代,最终风起云涌。——《寻山记》。
  • 忆断续

    忆断续

    强行吐出孟婆汤,她不想抹去那些记忆,再次醒来她便是新生。零零碎碎的记忆挥之不去,几个重要的面孔完全记不清了,心里一直刻印着那三个名字。二世的她开始改造自己,一切都不同,故事仍会继续。“你……你是叫……王源?”她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怎么知道?嘻嘻,我就是王源。”他稚嫩的脸上挂着笑容,而她却一眼就认出来了。“我们,还真像一类人呢……”“我跟你永远不像。”千玺的语气很坚定,眼里好似含着对她的厌恶。“退休班长,以后还请多多指教。”她扬起十分豪爽的笑,可在王俊凯眼里却十分讽刺。新的一轮追逐赛谁先停下脚步?二世起航,尽请期待。
  • 武魂天敌

    武魂天敌

    林绝,超神学院天才少年,武魂测试被测出是废武魂。废武魂,不能进阶,意味着林绝永远无法晋级炼神境。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林绝的废武魂,却是所有武魂的克星,号称……武魂天敌!
  • 风灵若风犀如墨

    风灵若风犀如墨

    六界严格戒律隔界之恋,妖界女妖乐灵犀却爱上仙界仙尊安风墨,为爱剔妖骨除妖性化为凡人修仙重头来过。她努力想要伴他左右,他却无心。而后神界危难,天下危及,堕入冥界,一切都将她牵扯其中。梦里衣袂飘飞宛若天人的身影终是若隐若现,无法触摸。含恨回眸,血泪落进心田,道不尽肝肠寸断离别苦。若天涯永隔,是否还能回到最初,是否曾爱过。即使看不到希望也要飞蛾扑火,终入你法眼却也为爱疯魔。
  • 元朝典故编年考

    元朝典故编年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