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爸的印象中,姥爷是个慈祥和蔼的人。夏天的傍晚,姥爷经常摇着一把蒲扇,躺在稍微一动就会咯吱咯吱响的竹床上,屋前的池塘旁是他最好的乘凉地点。傍晚的微风,夹杂着夏天的闷热,轻轻的拂过姥爷像白银颜色般的胡须,沟壑般宽的皱纹。
竹床旁,一颗老芭蕉树的大绿叶也被这晚风吹得前后摇摆。姥爷抬头看了看芭蕉树结的果实,轻叹着说“又熟了一个”,语气里带着悲凉。随后他低下头,继续摇着那把蒲扇。
“爷爷,孙儿们来看你了。”仁厚和大伯仁智飞奔到姥爷面前,大颗大颗的汗水从他们的额前滑落到脸颊,他们红扑扑的脸蛋暗示着两人都已经跑到了极限。仁智气喘吁吁的停了下来,他双手撑着膝盖,弯着腰低喊着“你小子等等我”。
然而旁边的仁厚一闪而过,飞速的冲到姥爷的怀里。
“哎哟,怎么这么不要命般的跑。”姥爷用深黄且干枯的手掌,抹去了仁厚额前的汗珠。仁厚连连大咳了几声,又打了一个喷嚏,鼻涕挂在他的鼻子上。
还是那双深黄干枯的手,大拇指和十指在仁厚的鼻子上一捏,随后有用熟练的手法将鼻涕甩开。仁厚又往姥爷的袖子上蹭去,然后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这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鼻涕还要擦在我的袖子上。”说完后,姥爷也跟着大笑了起来。
休息了一会儿后,仁智也大步跑向那对爷俩,一屁股就坐在竹床上,不时的往姥爷旁边挪。
姥爷将那双手伸进了他早已洗的发旧的裤口袋,从里面掏出了两张皱巴巴的两分钱纸币,一张给了仁厚,一张给了仁智。
仁智的眼睛里冒着光,比夜晚的星星还要亮。仁智看见钱后,笑得很爽朗,笑完以后还不忘大声喊“谢谢爷爷”。
池塘里的青蛙像是被这声大叫惊到了,一个个呱呱呱的叫了起来;田边的萤火虫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仁智的影响,田埂边的萤火虫都点开了尾巴上的灯。青蛙的声音并不让人烦躁,这是夏天里独有的自然之声。尽管这蛙声会让预备着手偷鸡的张二马感到心烦意乱,但它终究是每妙动人的。
姥爷是极其喜欢这两个皮小子的,他们每次来这里时都是气喘吁吁的到达,然后陪着他一起看天上的星星,一起听青蛙的叫声,一起看发着绿色光芒的萤火虫飞舞,最后在两个小家伙疲惫沉睡后,抱着他们进入卧房。
仁厚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喜欢来这个的地方的,他只知道,打从他记事起,他就跟着他哥哥跑到这个地方来,然后大喊一声“姥爷”。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每次他来到这个地方,总能带点什么东西回家,或是一张两分钱,或是一小把瓜子,或是一块小饼干。只要有了这些东西,仁厚就又可以向他那些小伙伴们炫耀了。这就是他每个星期都会来这里一次的原因。
仁厚时常会想,为什么姥爷喜欢在芭蕉树下乘凉,为什么姥爷在乘凉时总是不怎么和他们说话。仁厚也不知道姥爷在傍晚想着什么,但是仁厚和村里的人都知道,夏天的时候,他老喜欢在这颗老芭蕉树下摇着蒲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