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热的夏天,卓宁走在路上,漫无目的。耳机里轰鸣的音乐隔绝了背包里不断响起的手机音乐。卓宁一直走着,步子有点快,大概是因为音乐的节奏。路上的行人纷纷回头看她。手机音乐一直在响。
卓宁终于停了下来,在一家小小的旧书店门口。这是一家在这个文教区很常见的特价书店,门面不大,并不起眼。卓宁却停了下来,因为这是她第一次遇到苏扬的地方。
苏扬并不是个好孩子,他是从来不逛这种书店的。他会遇到卓宁,只是因为他从隔壁游戏房黑暗的地下室出来的时候一时分不清东南西北,所以撞上了刚走出书店怀里抱着四、五本书的卓宁。
想到这些卓宁笑了。她还记得那天苏扬手忙脚乱地帮她把书捡起来的时候,她看到他黑色T恤上的粗犷的银链子。在那一刻她清楚的知道,他就是她十六年来一直在等的人。
那一年卓宁刚升入一所还算不错的高中,所以她决心要让自己变成一个不再另类的女孩子。只可惜就在她下定决心的第二天,苏扬彻底打破了她的计划。
那一天是苏扬那个月里的第六次旷课,如果他再旷一次课,就会被记过。可是第二天苏扬还是旷课了,却没有像以前一样去游戏房,而是在卓宁的学校门口强忍住抽烟的欲望等了三个小时。
卓宁看到苏扬的时候吓了一跳。同行的小佳诧异地看着她说,卓宁你怎么会认识这种人?
苏扬说卓宁你昨天掉东西了,所以我来还给你。卓宁看到苏扬手里那个红色的小本本,那是她的学生证。
卓宁笑了,苏扬你真傻。这东西在我们学校一块钱一个。我有四个。
苏扬说可是我旷课了。这是我这个月第七次旷课。我会被记过的。
卓宁说那么我请你吃东西吧。然后她就跳上了苏扬的自行车后座。
那天卓宁和苏扬在小吃街吃拉面,然后顺便逛了小吃街附近的夜市。
在夜市里卓宁看中了一个银手镯。苏扬抢着付了钱说我送你。卓宁收下了。她说苏扬你昨天那条银链子真好看。
那个啊?我以前的女朋友送的。苏扬漫不经心的说。
卓宁说苏扬,很晚了,你送我回家好不好?
卓宁的父母在大洋另一端的国度,所以她一个人住在学校旁边的一间小套公寓里。那是她奶奶留下来的房子。
卓宁住的地方楼下没有灯。她和苏扬在那个黑漆漆的门洞外告别。苏扬说卓宁,下次放假我来找你出去玩,记得要戴我送你的镯子。
卓宁回到楼上打开电脑放那些不知名的苏格兰民歌。洗完澡之后她捧着一杯绿茶坐下来写作业,苏扬送的银镯子在她腕上反射着柔和的灯光。
卓宁又开始行走。天气热的让人有点受不了,所以卓宁在一个25路车站停了下来。她想要去一个凉快一点的地方。
卓宁坐在空调车窗口的单人座,看着窗外灰色和绿色参杂着的城市发呆。车子颠簸摇晃着,正是她喜欢的。
车子穿过几条街,停在南山路上。卓宁慢慢地走着。她关掉了耳边的音乐,转进一条小巷。
小巷里很凉快,也很安静,两边都是半个世纪前的建筑。卓宁的手机早就不响了。她根本就不知道它曾经响过。
卓宁凭着记忆寻找那户窗外挂着鸟笼的人家。以前宋延带她来过,后来她又带苏扬来过。
宋延是高中三年和卓宁同桌的男生。他喜欢卓宁是谁都知道的。
卓宁已经不记得宋延是什么时候对自己表白的,好像是高二刚开学的时候。卓宁在窗口看着楼下夜晚的操场上一对一对行走的身影,想象苏扬现在在做什么。宋延说卓宁,只要你愿意,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
卓宁点头了。她要的只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恋爱或者发呆,无所谓。
走在操场上的时候卓宁从不让宋延牵她的右手,因为那只手的手腕上有苏扬送的镯子,她一直戴着。
那年宋延送了卓宁细细长长的手链作生日礼物。卓宁戴在左手上,这样宋延牵她手时就会知道他戴着。苏扬看过那条手链,他说很秀气,蛮好的。
卓宁把时间分成两块。平时和宋延逛操场,然后在晚自习结束后同意他送她回家。到了周末她就和苏扬出去玩,并且要求他送她回家。
有一天小佳问卓宁你到底喜欢宋延还是苏扬?卓宁不假思索地伸出右手,银镯子在阳光下明晃晃的。她说我喜欢苏扬。
小佳说那宋延呢?你这样对他很不公平!
卓宁冷冷地看着她说,你喜欢宋延,对吗?
小佳不解地凝视着卓宁冷漠的脸。卓宁却跑到宋延面前说,宋延,对不起,分手吧。我不想玩了。
宋延冷静地说卓宁,放学以后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宋延带卓宁去的就是那条小巷。宋延说,卓宁,我的梦想就是和喜欢的人住在这样的地方,一直到白发苍苍。
卓宁说我是不安定的人,不适合那种生活。
宋延说,总有一天,每个人都要安定下来的,不安定只是少年时的事。
卓宁说也许吧。
他们走过那户外面挂着鸟笼的人家,里面传来搓麻将的声音,笼里的八哥叫着:白板,红中,碰!
卓宁说宋延,我不是不喜欢你。
宋延说,我知道。
卓宁又说,可是我太不安定,我无法控制地喜欢苏扬身上不安定的气质。
宋延还是说,我知道。
卓宁说,宋延我每个周末都要和苏扬出去玩的。可是我们不要分手了好吗?
宋延笑了,说,好。
卓宁记得后来她带苏扬来这里,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
卓宁说,苏扬你知道吗?宋延带我来过这儿。
苏扬淡淡地说,这里不错,很安静。
卓宁说,苏扬,宋延说他想和他喜欢的人住在这样的地方,一直到老。
苏扬说,是吗?
卓宁说,苏扬我喜欢你。
苏扬说,卓宁,我是没有未来的孩子。
卓宁固执地说,我也是。我也是的,苏扬。
苏扬笑了,他说,傻瓜,你不是的。
卓宁很大胆地主动吻上苏扬的唇。在这幽静的小巷子里,他们激烈地亲吻,像是没有未来的样子。
苏扬的嘴角被卓宁咬破了,流着血。他说卓宁,我真没想到会这样。你让我刮目相看。
那天苏扬还是和往常一样送卓宁回家,在漆黑的门洞外告别后卓宁上楼去洗澡做作业。关灯准备睡觉得时候卓宁在窗口看到苏扬瘦长的背影缓缓消失在黑夜里。
卓宁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所以抬起头来,看到宋延。
卓宁说宋延,你怎么在这里?你应该在家里复习的。
我打电话找不到你,我想你可能会在这里。宋延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卓宁说宋延,我们分手吧。
宋延说为什么?因为你将要去另一个城市吗?
卓宁摇头。我忘不掉苏扬。我一天天长大可是苏扬在我心里一天天清晰起来。我是不安定的,宋延。
宋延固执地说,卓宁,我会努力去考你的学校的。
卓宁说不要。宋延,结束吧。你该回家复习了。
卓宁突然很想去学校,于是她坐上摇晃的公交车。路上看到年轻的男孩女孩们在夕阳下背着书包双双对对的走,时而有男孩子骑车载着他们的女孩经过。卓宁想起以前总坐苏扬的车,但她不是他的女孩。苏扬没有说过他喜欢她。
学校门口用红纸张贴着的保送生名单中卓宁的名字写在第二个。看传达室的老伯很友善地对她笑笑说回来看老师啊?
卓宁点了点头,去到自己的教室。高三年级的走廊上贴满了招生简章。卓宁在窗口看到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一地纸张粗糙的泛黄的试卷,上面有许多都写着她的名字,背面是宋延打的草稿。
明天七号,是卓宁的同学们高考的日子。
卓宁在走廊上遇到班主任张老师。她说卓宁啊,怎么上这儿来了?他们都在家复习呢。
卓宁说张老师,我就是想回来看看,你们。
张老师笑了。吃晚饭了吗?一起吧。
卓宁连忙说不用了张老师,我该回家了。
卓宁沿着狭窄的楼梯下楼,走向校门口。有几个高二的走过边上,小声议论着:
那不是高三的卓宁吗?保送生。
她的手镯真好看。
卓宁看到操场边的石阶上有一对高一的孩子并肩坐着。女孩子的手在男孩子的掌心里,脸上洋溢着幸福。
卓宁想起苏扬,想起他们在小巷里的吻,想起他远去的瘦削背影。她记得宋延说过那个男孩子会让你疼痛。
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苏扬了。
卓宁想苏扬你好吗?
然后卓宁走出了黄昏的学校,回家。
卓宁在单元门口碰到对门的陈奶奶。陈奶奶说卓宁啊,你可回来了。刚才有个小伙子,在你家门口等你半天了。是你同学吧?
卓宁说着“谢谢陈奶奶”就跑上楼去。保安门上别着一支红玫瑰,还有一张字条:
卓宁,
我等了你三个小时,就像那时在你学校门口一样。你的手机没有人接,我想我只好等了。我要坐明天早上五点的飞机离开这个城市。我爸妈花了点钱,把我送去英国小姨那里。我想我们以后很难见面了。我送你的镯子你要记得戴。不要来送我。
苏扬
那支红玫瑰在卓宁的玻璃花瓶里开了三天,然后凋零。卓宁知道,再也不会有人和她激烈地亲吻到嘴角流下猩红的液体。
七月底卓宁在云南丽江的街上闲逛,耳机里是轰鸣的音乐,右手腕上的银镯子很亮。卓宁的左手牵在宋延的手里。
路边一个卖花的小姑娘走上来说,先生,送女朋友一朵花吧。
宋延买了一支百合花。因为卓宁说过她再也不会收红玫瑰。她一生的玫瑰都已经收尽了。
卓宁说宋延,我是不安定的,也许明天就会逃走。
宋延说,我知道。
后记
很早很早以前(大约五年前),看过一本小说《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是同学的。后来再问她借,她说搬家的时候找不到了。所以我再也想不起那本书的内容,只记得这个让我喜欢的名字。
原本没有想过这个故事要变成怎样,所以最后信手写成了这样。
我想青春就是这样,在摇晃的公交车上听轰鸣的音乐,在夜晚的校园里谈一场无所谓意义的恋爱,不自主地追求一种不安定的气质,在我们尚有能力和勇气承受不安定的痛的时候。
我是个喜欢走极端的孩子。我喜欢穿着张扬的衣服、戴着粗犷的银链子、脸上有青涩的颓废感的极度不安定的男孩子,我想要和那样的男孩子激烈地恋爱。我也喜欢始终穿着干净的有着太阳香味的棉布衬衫、总是静静地微笑倾听的很安定的男孩子,我想要在漂泊之后和这样一个男孩子一起慢慢变老。
我是矛盾的,所以卓宁也是矛盾。我不是卓宁,卓宁却可以代表一部分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