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母语焉玄奥,明五一时只觉自己云里雾里,不过炎帝的陨落还是让他非常震惊。他在天灵阁已经知道,人族始祖就是炎氏,与盘祖为同时代的人物,而盘祖、炎帝同样曾经来过混沌禁地,盘祖炼制开天斧,明五在开天那里已经知道,而炎氏来此源地,夺得源石,炼制了“炎之母鼎”,这是他闻所未闻的。
华夏民族有炎黄子孙之说,说的就是人类远祖是炎帝、黄帝,看来也不是无稽之谈。炎氏炼有“神农鼎”,拯救万民于水火,已被民间广为流传,而“炎之母鼎”又是什么呢?
“孩子,源材炼化很容易,可炼化物品远非一年之功,一切随缘。这里一花一草、一山一水均为无数年份,受此源地感染,均带有无穷大道气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孩子,抓紧时间感悟吧。宝猪为混沌孕育而生,不受此地规则制约,却与我有缘,这一年时间我留它在身边,一年后它会回到此处。记住五千一百二十年为一爻数,而如今已过近五千年,若无超脱,此界之灵必将重归混沌,万物重启。哎!······”
说完最后这一句,大地之母似乎带有浓浓的感伤和无奈,消失在明五眼前。明五心里无由的一沉,五千年?又是一个五千年?先祖说过五千年会有浩劫,难道与此说有关,难道先祖也来过此禁地?
这些东西太玄奥,就他此时的境界能理解其中万一就非常不错了。大地之母消失,此地重归寂静。
明五这才重新打量这个环境,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草也是草,树也是树,可是都很奇怪,它们都不是链接在地面上,似乎都在空中漂浮着,每一处看上去都异常清晰,又异常朦胧,周身云雾缭绕。明五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神秘的感觉,在这里哪怕要得到一株小草,也怕是非常的不容易。
这种感觉很快就被证实了,他身边不远处有一株灵草,长在一块漂浮的巨石上,他神识一扫,身体一跃,本该轻易得到之物,却凭空消失了,这里没有巨石,更没有小草,有的却是先前观察到的地面。
他又运起千里眼,再仔细一看,但眼前的这些漂浮之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没看出有什么不妥。
看来要得到这里的灵物真的要靠“缘”了。
既然如此,我何不看看如此美景,也不枉来此仙境一游?一切随缘,而“缘”之一字何人能说得清,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无“缘”。
他放出飞船,飞船在这里却是随意飞行,神识一动,飞船犹如离弦之箭,快速冲上高空。神识一扫周围六十多里的范围近在眼前。他的神识已经远远超过化丹修士。正常的筑元修士也就二十里范围,而化丹修士也不过达到四五十里。
神识内的各种灵物,毫无规则的飘散在地面,也不曾有移动的迹象。
这里不是只有千里吗?岂不是说我只要一个方向飞行,短时间就可以横穿禁地?一个时辰过去,一天过去,十天过去,按现有飞船的速度,少说也飞行了上万里,可就是没碰上什么禁制之类,头脑中的景象也从没有重复过。
明五算是明白了,这禁地是外面传说的地表概念,而禁地里分明就是一个大阵,或者说就是一个域。
这里的灵气非常充裕,比起天灵阁有过之而不及。可是明五早已处在筑元第三层圆满,吸收灵力已经非常缓慢,现在只是等待机缘突破第四层。
一年时间不算长,但一个人如果无所事事,在空寂中等待,那就太漫长了。
这天,他漫无目的的飞到一个灵物飘散相对集中地地方,神识一扫,却见神识边缘地方,有一座大山,初步估计也有好几十里,而这大山就这样毫无理由的漂浮在半空中,大山两边是突兀出现高耸入云的两座小山,分立大山两侧,而中间似乎全部是平原,大山山脚一片云雾,这大山似乎还在缓慢的转动。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华夏古代的大鼎。
当神识刚扫到这座大山的时候,明五丝毫不觉得出奇,这里奇形怪状的山水树木太多了,可丹海内光点范围内却出现了少有的波动。
自从进入禁地以来,这光点似乎就被什么东西禁锢了。神识无法感知空间内的情况,而且明五也只能感知光点存在,而无法确定其位置。
光点自从在灵力囚笼中能和外界沟通气息,它的感知气息就自动延伸,只要明五神识内出现它能感知的东西,他会自动做出反应。这是他的天性,就像小宝一样,这两个家伙一个比一个更挑剔,非达到一定高度的宝物,它绝对是懒得有点动静。而这些高度的所谓宝物,明五却是目前毫无用处,还不如一株天级灵宝灵材。
波动?难道这大山中有什么惊世宝物?能引起光点波动的东西绝对不凡。
他快速的飞过去,这大山却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隐密,明五直接飞入山内。进去一看,这外表看去是什么的大山,而其里面分明就是庞大而又深不可测的地洞,明五神识根本无法探到地洞边缘,飞船在地洞内似乎重力加大,期初明五神识还能控制,可是下降到一定程度,明五根本无法,飞船直线往下掉。
明五心里一沉,难道又要发生真灵禁地那一幕?仅仅是担惊受怕一会儿,飞船着陆了。没有危险发生,明五总算一颗心归位。
这地洞底部虽然还是朦朦胧胧的,但神识还是可以看出个全貌,底部还算平整,地洞周围就像一个锅形缓缓向上延伸。没有什么实质的物品,甚至连灰尘都几乎没有。
光点自从进入这里,就不是在波动了,它的气息不断地从明五身体向外扩散而出,似乎要蔓延整个地洞空间。明五现在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他感觉到这东西似乎与这地洞某种气息在缠绕,难道这光点是要自己收取这里什东西?
光点是没有意识的东西,它的一切反应都是依据天性,而明五再笨,也知道这也许就是一个机缘,而缘来是祸是福,自有天定。
炼化物品他有经验,可这地洞内根本就没有什么物品,又怎么用神识进行炼化呢?管它了,没有东西有可能是自己看不见,宝物说不定就在这空间内。他神识一动,张口喷出一口精血,同时疯狂的灌注灵力在这空间内。
这一灵力灌注却又让他惊嚇欲绝,他只感觉自己灵力就像河水倾泻般的向外流出,他的丹海内息本身相当强大,几乎已经和元婴境差不多,可是按照当前的流速,估计也坚持不了几天。不过他的心性却异常坚定,灵力消耗就让他消耗吧,反正这里灵气充裕,要不了几天就可以修炼回来。而机缘错过了这一世说不定就没有了。
明五在这山洞里面,他却不知道外面的情况,这大山波动却不小,旋转速度也越来越快。而一阵惊人的黄光从山里向空中发出,整个禁地内瞬间变得昏黄如夕。
在距离此地不知道有多远的一个如花似锦的地方,一个虚影毫无征兆的出现在空中,眼中露出迷茫的神色,“这小子看来还有非常气运,不过要走出那一步却是何其艰难,罢了,就再给你一点机缘,希望你不负众生所望。”
一个晶莹如玉的玉瓶瞬间从虚影飞出,在空中画出一根曲线,直线向明五所在的大山落下。
而在此山脚下,一只小猪正在酣畅大睡,当玉瓶飞出的瞬间,小猪立即醒来,眼中精光一闪,随即腾空而起,直追而去。半途中,一只大手轻易把它抓住。扔回山脚。“宝猪,你有你的机缘,修炼去吧。”
明五正在拼命的输出灵力,这已经是进入地洞空间第十天,他体内的灵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而融入空间的灵力一点饱和迹象都没有。他正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从空中直接落下一个玉瓶,停在他的面前。而耳中也同时传来大地之母的声音:
“孩子,这是我给你的一点礼物,这是地心灵髓,百年方可成一滴,玉瓶里有百滴。初服此物可抵魂力百年修为,然后依次减半。至于这物其他有何妙用,你出去后可自己领悟,但此物切记不可罔用,也不可赠与他人。你现在进入的正是”炎之母鼎“,其物有灵,有缘自会相交,不可勉强。玉瓶没有印记,炼化即可使用。”
明五毫不迟疑,把玉瓶抓在手中,体内空间之内似乎传来抓扯之力,“地心灵髓?好东西。”光点空间都想要的东西,他明五可不笨。
神识一裹,马上打上灵魂烙印。意念一动玉瓶开启,一股沁人心脾的芬芳传入心脾,顿时弥漫在整个空间。
这久未动静的地洞空间立即出现少有的波动。明五现在身体灵力已经即将用竭,他哪管魂力还是灵力,先服一滴再说。
一滴灵液入体,明五首先就是感觉到丹海内灵力立即充盈,根本不用修炼,灵力就用之不竭。
然后身体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明五身体炼化混沌玄脉和真灵火凤血脉之后,一直在体内自动吸收之中,这地心灵髓一进入,浑身上下没有一丝痛苦,他只感到肌肉骨骼中火烧火燎的,特别是骨骼内,一阵麻痒感觉传来,浑身大汗淋漓,不不是大汗,而全是一些黑色污浊之物,布满全身,恶臭难闻。
灵魂识海经过长达十天的炼化本已疲惫不堪,在灵液之下,马上变得精神奕奕,所有疲惫之感一扫而空,而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灵魂不断地增强,神识、识海不断地在扩大,虽然缓慢,但却非常持久。
一个月、三个月、半年,明五自从进入地洞空间后,就一直在炼化这空间,他现在知道了这里有“炎之母鼎”,当然不会放弃。这半年下来,他与这母鼎之间的联系若有若无,他神识已经可以进入一些地方,可却迷迷糊糊的,看不清道不明。
他的身体已经不是在地洞底部,而是悬浮在地洞空间中,而且还在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