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成王是在公元前672年杀了他哥哥上台的,上台后立刻于公元前671年派使者访问鲁国,首开鲁楚之间的友好来往。并且“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周惠王基本上默认了楚国的大国地位,授予镇守南方之责,只要不侵犯中原即可,对楚国称王没有提出异议(也无力提出异议)。楚国借周天子之命南伐,后又东进,扩境千里。】
【楚成王是息妫所生,此时大概还未成年,楚国大权在握的是令尹(相当于中原国家的相或上卿)子元,人们猜测楚国的变故中有许多疑点,应该都与令尹子元有关,与周王室取得联系并得到赐胙也应该是子元的主意。】
【楚令尹子元想引诱文夫人息妫,在她的宫旁造了座馆舍,将其作为自己的歌舞厅,在里面跳万舞。以前介绍过万舞有文武两种,这里是武舞,是手执武器而不是羽毛跳的,同时要有音乐伴奏,一般是震耳欲聋的打击乐器,否则不能传到夫人的宫里去就达不到引诱的目的了。只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并不相通,楚国的万舞与中原的万舞应该有所不同。】
【息妫夫人听到音乐之声,哭泣着说:“先君(指楚文王)让人跳这个舞蹈,是用来演习战备的。今令尹此舞不是用于准备与仇敌作战,而用于未亡人之侧,甚是奇异!”御人(即夫人的侍者)将此话告诉了子元。子元说:“妇人不忘报仇,我反倒忘了!”】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郑国一变成了小角色,依附于齐国,就被楚国盯上了……
秋天,楚国的子元率领六百辆战车攻打郑国。
因为楚国是突然袭击,郑国没有准备,所以没有交战,楚军就进入了“桔柣之门”(郑国远郊一座城门的名称)。
【“子元”,名善,楚武王之子,楚文王之弟,楚成王的叔叔。】
子元、斗御疆、斗梧、耿之不比打着“旆旗”(先锋旗)走在前面,斗班、王孙游、王孙喜殿后(后军)。
【“旆”,读pei4,是带有旒即飘带的战旗,引申为前锋。】
(以前提到过,“斗”代表若敖氏一族,斗御彊与斗班是父子关系。)
几百辆军车从外郭门进入,到达郑国都城外大路旁的市场(叫逵市)。
内城的悬门(即闸门)并没有放下来(空城计,或者真的没有防备)
楚军怕有埋伏,议论纷纷地退了出来。
(最早的“空城计”~~《三国演义》的素材来源)
子元以为有埋伏,不敢进城,说:“郑国有能人呢!撤!!!”
楚国人说了一阵楚国方言后,就退出去了。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鲁庄公会同齐人和宋人(鲁庄公、齐桓公、宋桓公)救援郑国,楚军连夜逃跑。
这时候,郑文公正落魄荒郊野外,打算逃奔到桐丘去。
探子来报告说:“楚军帐篷上有乌鸦,肯定撤退了。”
【“桐丘”,在今河南周口市扶沟县西。】
郑国人就停止了外逃。
(从这里开始,楚国在郑文公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