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秦国军队经过成周王城洛邑的北门,战车上除御者以外,车左、车右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
但刚一下来就又跳上车去,这样过去的战车有三百辆。
王孙满年纪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对周襄王说:“秦国军队不庄重又没有礼貌,一定失败。不庄重就缺少计谋,无礼貌就粗心大意。进入险地而满不在乎,又不能出主意,能够不打败仗吗?”
——分割线——
秦军到达滑国。
郑国的商人弦高准备到成周做买卖,在这里碰到秦军。
弦高就拖延他们,先送秦军四张熟牛皮作引礼,再送十二头牛犒劳军队,说:“寡君听说您准备行军经过敝邑,谨来犒赏您的随从。敝邑虽然贫乏,为了您的随从在这里停留,住下一天就预备一天的供应,离开就准备一夜的保卫。”
同时,弦高又派人乘驿车紧急地向郑国报告。
郑穆公知道后,派人去探看杞子等人的馆舍,发现他们已经装束完毕、磨利武器、喂饱马匹了。
郑穆公派大夫皇武子去让秦人回国,说:“您在敝国久住,敝邑的干肉、粮食、牲口都快用完了。听说你们将要离开,郑国有个养兽打猎的原圃,就如同秦国也有个具圃,请你们回秦国自己猎取麋鹿,使敝邑得有闲空,怎么样?”
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杨孙逃到宋国。
孟明得知郑国传来的消息,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存有希望了。攻打郑国不能取胜,包围它又没有后援,我还是回去吧。”
秦军顺便灭亡了滑国(晋国的附属国),原路回去了。
——分割线——
这时,晋文公还没有完成安葬。
晋国的先轸(中军将)说:“秦君违背蹇叔的话,由于贪婪而劳动百姓,这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会。给予的不能丢失,敌人不能放走。放走敌人,就会发生祸患;违背天意,就不吉利。一定要进攻秦国军队。”
栾枝(上军佐)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进攻它的军队,心目中还有死去的国君吗?”
先轸说:“我们有丧事秦国不悲伤,反而攻打我们的同姓国家,秦国已经无礼,还讲什么恩惠?我听说:‘一天放走敌人,会造成几代的祸患。’为子孙后代打算,这可以有话对死去的国君说了吧!”
于是,晋国就发布起兵的命令,立即动员姜戎的军队。
晋襄公作为世子,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刚刚丧父,趁我办丧事的时候攻破滑国。”
于是,晋襄公把丧服染成黑色,梁弘驾御战车,莱驹作为车右。
夏季,四月十三日,晋军在殽山把秦国军队打得一个人不留,并且俘虏了三个指挥官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
晋襄公捆绑了秦国的俘虏,派莱驹用戈去杀他们。
一个俘虏突然大声喊叫,夺走了莱驹的戈。
其他俘虏也跟着起来反抗。
狼瞫见状,拿起自己的戈,砍了那个夺戈的俘虏的头,
狼瞫抓起莱驹追上了晋襄公的战车,救了他一命。
晋襄公就让狼瞫代替莱驹作为车右。
晋军大胜而回。
晋国上下就穿着黑色的丧服来安葬晋文公。
(晋国从此开始使用黑色丧服)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即怀嬴、秦穆公的女儿)请求晋襄公把三位指挥官释放回国,说:“他们挑拨我们秦晋两国国君,我们秦君如果抓到他们,吃他们的肉还不能满足,何必劳君王去讨伐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受诛杀,以使秦君快意,怎么样?”
晋襄公答应了母亲的请求。
先轸上朝,问起秦国的囚犯。
晋襄公说:“母亲代他们提出请求,我就放走他们了。”
先轸生气地说:“武人花力气在战场上逮住他们,女人说几句谎话就把他们在国内放了,毁弃了战果而长了敌人的气焰,晋国快要灭亡了!”
先轸不顾襄公在面前就在地上吐唾沫。
晋襄公派阳处父追赶放走的三个人,追到黄河边上,他们已经上船了。
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用晋襄公的名义赠送给他们(想诱他们回来)。
孟明在船上行稽首礼说:“承蒙君王的恩惠,不用我们被囚之臣杀了来祭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诛戮,寡君如果杀了我们,死了以后名声不朽,如果依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了我们,三年之后再回来拜谢晋君的恩赐。”
——分割线——
四月二十五,安葬晋文公。
晋襄公继位。
——分割线——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回到秦国。
秦穆公穿着素服等候在郊外,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号哭,说:“我没有听蹇叔的话,使你们几位受到侮辱,这是我的罪过。
秦穆公没有免去孟明视三人的职务,说:“这也是我的过错,你们三位有什么罪?而且我不能用一次的过错来掩盖他们大的功绩。”
——分割线——
狄人入侵齐国,因为晋国有丧事,不能顾及派兵支援齐国。
狄军攻打晋国,一直打到箕地。
先轸去抵御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说:“一个普通人在国君面前放肆而没有受惩罚,哪里敢不自己惩罚自己?”
开战前,先轸先废掉了狼瞫,而以续简伯作为车右。
狼瞫发怒。
他的朋友说:“你为什么不自杀成仁?”
狼瞫说:“那样,我就不能死得其所了(死得没有价值)。”
他的朋友说:“我跟你一起发难杀死先轸。”
狼瞫说:“《周志》有这样的话:‘勇敢如果杀害在上的人,死后不能进入明堂。’死而不合于道义,这不是勇敢。为国家所用叫做勇敢,我用勇敢得到了车右,没有勇敢而被废黜,也是合适的。如果说上面的人不了解我,废黜得得当,就是了解我了。您姑且等着吧!”
开战后,先轸脱下头盔冲入狄军中,死在战阵上。
八月二十二日,晋襄公在箕地打败狄军。
郤缺俘虏了白狄的首领。
狄人送回先轸的头,他的面色像活着一样。
——分割线——
【当初,臼季(胥臣,晋文公的师傅,下军佐)出使经过冀地,在冀邑郊外住了一宿。臼季(胥臣)看到冀缺(郤缺,封地在冀,所以又称“冀缺”)在锄田除草,他妻子给他送饭,很恭敬,彼此像待客人一样。臼季就带着冀缺一起回到国都,对文公说:“我得到一个贤能的人,冒昧地向您报告。冀缺恭敬,是德行的集中表现。能够恭敬,就必定有德行。德行用来治理百姓,请君王任用他。臣听说:‘出门遇见人如同遇见宾客,承担事情好像参加祭祀,这是仁爱的准则。’”晋文公说:“他的父亲冀芮有罪,也可以任用吗?”臼季回答:“作为国家的贤良之才,应该不计较他前辈的罪恶。舜惩办罪人,流放了鲧,他举拔人材却起用鲧的儿子禹。管仲原本是齐桓公的敌人,齐桓公却任命他为相而得到成功。《康诰》说:‘父亲不慈爱,儿子不诚敬,哥哥不友爱,弟弟不恭敬,这是不相关关的。’《诗经》说:‘采蔓菁,采萝卜,不要丢掉它的根。’您挑他的好的地方用就可以了。”晋文公公接见了冀缺,让冀缺担任下军佐。】
这一次,讨伐狄人的晋军从箕地回来。
晋襄公用诸侯大臣中的最高级别礼仪任命先且居(先轸的长子)率领中军,担任元帅。
晋襄公用次等级别礼仪把先茅的县赏给胥臣(晋文公的师傅),说:“推举郤缺,是你的功劳。”
用三等级别礼仪任命郤缺做卿,再给他冀地,但是没有军职。
——分割线——
晋国率领陈国、郑国进攻许国,惩罚许国倾向楚国。
(楚国令尹子上攻打陈国、蔡国。陈国、蔡国和楚国讲和。楚军又进攻郑国……)
晋国的大夫阳处父入侵蔡国。
楚国的子上前去救援蔡国。
楚军和晋军夹着泜水对峙。
阳处父担心,派人对楚国的子上说:“我听说:‘有文德德人的不违反合理的事情,有武德德人的不躲避仇敌。’您如果想打,那么我就后退三十里,您渡河再摆开阵势,早打还是晚打,听您的。如果不能这样,就后退放我渡河。拖延时间,费钱财,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
于是,阳处父就驾上马车等着他。
子上想率领楚军要渡河。
大孙伯阻止他,说:“不行。晋国人不讲信用,如果乘我们渡过一半而迫击我们,那时战败而后悔,哪里还来得及?不如让他们缓口气。”
于是,子上就下令:“后退三十里”。
阳处父见此,宣扬说:“楚国军队逃走了。”
晋军就回国去了。
楚国军队也回国。
楚国的太子商臣(楚成王的儿子)听说了这件事,便诬告子上,说:“子上接受了晋国的贿赂而躲避他们,这是楚国的耻辱。罪没有比这再大的了。”
楚成王就杀死了子上。
(楚成王原立商臣为太子时,曾征求过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表示不同意;楚成王不听,仍立商臣为太子。商臣由此对子上怀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