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公派遣使者向鲁国通报丕郑之乱。
——分割线——
夏,扬、拒、泉、皋、伊、雒的戎人同伐京师,攻进了王城,烧了东门。
【《左传》正义曰:《释例》曰:诸杂戎居伊水、雒水之间者。河南雒阳县西南有戎城。伊水出上雒卢氏县熊耳山,东北至河南雒阳县入雒。雒水出上雒县冢领山,东北经弘农至河南巩县入河。扬在今河南洛阳市的偃师市附近,泉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也有说在洛阳市北),伊和雒之戎是居于伊水(今伊河)、雒水(今洛河)之间的戎人(也有写作伊雒戎或伊雒之戎)。这些戎人大多在王城西南,都是王子带(此时也可称王叔带了)召引来的。】
秦、晋伐戎以勤王。
秋,晋惠公让戎人和周襄王讲和(此事最终没有成功)。
——分割线——
周襄王派遣召武公、内史过以荣宠赐给晋惠公(给晋惠公颁赐正式的任命)。
晋惠公接受瑞玉的时候,精神不振作,态度怠慢而不积极(呂甥、郤芮随从晋惠公行礼时不恭敬,晋惠公把礼器拿得很低,跪拜时头不触地)。
内史过走后,向周襄王报告说:“晋侯(晋惠公)的后代恐怕不能享有禄位了吧!天子以荣宠赐给他,他反而懒散地接受瑞玉,这就是先自暴自弃了,他还会有什么继承人?礼,是国家的躯干;敬,是载礼的车箱。不恭敬,礼就不能实施;礼不能实施,上下就昏乱,如何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