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有一天在朝廷上召见大夫们,并问他们:“我每天夜里都睡不着觉,是什么原因呢?“
大夫中有人上前回答说:“国君睡不安稳,恐怕是心爱的侍妾不在身边吧?”
晋献公不吭声(估计心中暗骂)。
大夫荀息走上前说:“国君心里是不是在想着虞国和郭国呢?”
晋献公向荀息作了一揖,并召他上前来,接着又和他走进内殿谋划。
献公说:“我想攻打郭国,虞国就会去救它;攻打虞国,郭国也会去救它。怎么办才好呢?很想和您研究这件事。”荀息回答说:“国君如果能用我的计谋,那么今天夺取了郭国,明天就能夺取虞国了,您还有什么忧虑呢?”献公说:“那么该怎么做呢?”
荀息说:“请带上屈产的宝马和垂棘的白璧到虞国去一趟,这两个国家就一定可以得到了。”
(晋国的荀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马和垂棘出产的璧玉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
晋献公说:“这是我的宝物啊!”
荀息回答说:“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东西放在虞国,就像放在宫外的库房里一样(这样做,宝贝只是从内库拿出来,收藏在外库里;良马不过从内厩牵出来,系在外厩罢了,您会有什么损失呢?)”
晋献公说:“宫之奇还在那里。”(宫之奇:虞国贤臣)
荀息回答说:“宫之奇的为人,懦弱而不能坚决进谏,而且从小就和虞君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君对他过于亲昵,就会轻视他;再说一般人都贪恋眼前的好东西,认为祸患是以后的事。所以,即使宫之奇进谏,虞君也不会听从的。”
于是,晋献公就派荀息到虞国去借路,说:“冀国无道,从颠軨入侵,围攻虞国鄍邑的三面城门。敝国伐冀而使冀国受到损失,也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现在虢国无道,在客舍里筑起堡垒,来攻打敝国的南部边境。谨大胆地请求贵国借路,以便到虢国去问罪。”
虞公答应了,接受贿赂,而且自己请求先去进攻虢国。
宫之奇果然规劝虞公说:“史书上说‘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唇亡齿寒),虞国和虢国是相互救助的关系,不是相互恩惠的关系,假如晋国今天夺取了虢国,那么明天虞国就跟着灭亡了,请国君千万不要答应晋国的借道的要求。”
虞公不听,就带兵进攻虢国。
夏季,晋国的里克、荀息领兵会合虞军,进攻虢国,攻下了下阳。
【所以说,贪图小利,便是对大利的危害】
【《春秋》把虞国写在前面,因为虞国接受了贿赂。】
【后话:5年后,晋国占领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拿着璧玉走到晋献公面前,晋献公开玩笑说:“璧玉还是这样子,马却长了几岁。”】
——分割线——
虢公在桑田打败了戎人。
晋国的卜偃说:“虢国必将被灭亡。被灭掉了下阳不知戒惧(下阳是虢国宗庙社稷所在),反而又建立了武功,这是上天夺去了虢国的镜子,而加重它的作恶啊!虢国必定轻视晋国又不爱抚百姓,过不了五年,必然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