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不晚于公元前686年),曲沃武公(晋武公)报复周朝,而去进攻夷邑(周王畿之邑),在那俘虏了夷诡诸(周朝大夫)。
蒍国(周朝大夫)与他有交情,就请求曲沃武公(晋武公)饶他一命.
因而曲沃武公(晋武公)释放了夷诡诸。
后来,夷诡诸并不报答蒍国(晋国大夫)。
所以,蒍国(周朝大夫,字子国)就作乱,投靠了晋国,对晋国人说:“和我一起进攻夷地而夺取它的土地。”
子国(蒍国)就带着晋国军队进攻夷邑,杀死了夷诡诸。
那时,周公忌父(周朝大夫,周公黑肩之孙)也住在夷邑,他怕被牵连(之前五国讨伐曲沃,是他带的头),就逃亡到虢国。
【后话:到周惠王时(前676年继位),周惠王又立周公忌父为君,而恢复夷邑(前697年,经书“桓王崩”。前691年,经书“葬桓王”。自此以来,周有庄王,又有僖王,崩、葬皆不见於经传。王室微弱,不能复自通於诸侯,故传因周公忌父之事而见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