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早年英明,晚年昏聩,所以《诗经》中大多赞扬他,《国语》中大多贬低他。
——————————————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名静,或靖)继位,周公、召公辅政。恢复田赋,制造兵车。北燕国的燕惠侯去世了。
(田赋:田租+人头税,是古代最基本、最主要的财政收入。)
【“厉王专利”和“宣王恢复田赋”,史书少有描述】
【延续厉王的政策,积极备战,估计是不得已而为之】
公元前826年,将皇父提拔到了周公和召公之上,发布皇父担任太师,休父担任司马的命令。
(皇父:不知道是谁)
(太师:三公的第一位。)
(休父:程伯休父,王畿内的诸侯)
(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宣王将太师之位、兵权给了皇父和程伯,这大概是权力跷跷板的结果】
公元前825年,周宣王命令大夫秦仲征伐西戎(古代华夏人对西方族群的统称)。
公元前824年,周宣王命令蹶父(南燕国国君,周宣王的妹夫)分封韩国的君主,韩侯来朝见。
【西周王朝后期,内忧外患,渐趋衰落,经过周厉王时代的社会和政治大变革,宣王力图振兴,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
公元前823年,夏六月,尹吉甫(兮氏,名甲,字伯吉父)率兵征伐猃狁,把他们驱逐到太原(此事有文物“兮甲盘”铭文为证: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于(余吾),兮甲从王,折首执讯,休亡敃(愍),王赐兮甲马四匹、軥车,王令甲政(征)司(治)成周四方责(积),至于南淮夷,淮夷旧我帛畮(贿)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责(积)、其进人,其贾,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则即刑扑伐,其隹我诸侯、百姓,厥贾,毋不即市,毋敢或(有)入蛮宄贾,则亦刑。兮伯吉父作盘,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新闻八卦:相传“兮甲盘”于南宋时出土,南宋末年战乱,此盘流出内府,去向不为人知。元代时,书法家鲜于枢定居杭州,在僚属李顺父家发现此盘,当时,它已经被折断盘足,作为炊饼用具。好在哲人识宝,在鲜于枢手中,兮甲盘重放光彩。清代时,它又入保定官库,并辗转落入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之手,之后失踪,不知所综。直到2010年,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人在美国一家小型拍卖会上发现了“兮甲盘”,并花重金买下。2014年,“兮甲盘”悄然回到中国展出,经中国多位权威专家鉴定确认为真品无疑。此“平底锅”于2017年7月15日晚上11点47分在杭州以1.85亿元人民币落槌,加上15%的佣金,成交价为2.1275亿元,据悉,当夜参与该专场竞拍的共有三位藏家,最终拍下的是场内一位浙江著名藏家,但他表示,是为朋友代拍的)。秋八月,方叔(周朝大夫)率兵征伐荆蛮。
公元前822年,召公征伐南方的南淮夷,周宣王亲征东方的淮北徐戎,西戎杀死了秦仲。
(宣王继位后,就命令秦仲驱逐西戎,而这一年他出师不利,被西戎杀死了。他留下了五个儿子,周宣王就给了这五兄弟7000名士兵,让他们继续征伐西戎。后来,他们终于将西戎击溃。周宣王就把西边的土地重新分配给秦仲的后代,并封他们为西垂大夫。)
【宣王东征西讨,应该有一支相当强大的军队。】
【周朝的兵役制度:按照“六军之士出自六乡”,“在野在庶免役”的说法,可知是“国人”(贵族子弟+高等农民)才服兵役,而“野人”(王畿外的农奴)没资格当兵。周军大部分不是常备军,战时每家出一人,地方官担任指挥官。其基本战术单位是“伍、两、卒”,它与基本行政单位“比、闾、卒”(五户家庭形成“一比”,两户家庭形成“一闾”,一户家庭形成“一卒”)对应。上战场,左右一看,都是隔壁邻居~配合默契~】
【周朝军队的最大动员能力估算:周朝时的一户人家,成员平均5-10人,当时周朝全国人口大约接近1000万,按照“10人1家,1家出1人”的标准,周军最大动员能力超过100万人,着实可观。(当然这是瞎BB的)】
【根据金文记载,西周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是“师”。】
【周王室的精锐部队有“六师”和“殷八师”(成周八师),6师+8师=14师,1师1万人,合计14万人】
【西周军队的主要兵种是车兵。战车一般由4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3人,随车有徒卒12人,车驰卒奔,簇拥前进。兵器仍用青铜制造。出现了可刺可斩的戟,以及便于近战的短剑。甲胄、干盾用皮革制成,用青铜覆盖,更为轻便,并增强了防护力。战马也装备了护甲。还规定有战前检查武器装备的措施。战斗中已采用旌旗金鼓指挥,要求行列整齐,攻伐协调,进退一致。注意了不轻易杀降和掳掠。】
公元前821年,让申侯迁到谢邑,镇守南方要冲。派仲山甫督修齐城,捍卫东方。
公元前820年,建成明堂,周宣王第一次在明堂举行祭天大典,鲁武公(敖)来朝见。
公元前819年,王在东都召集诸侯,在甫地举行田猎。
【征讨胜利了,周室“中兴”了,明堂建成了,宣王为了显示巨大成果,要享受一下“中兴之主”的荣光】
【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田猎,一则和合诸侯,联络感情,二则向诸侯显示武力。】
公元前818年,5月25日,发生了一次日食(但史书没有记载)
公元前817年,鲁武公带着长子括与次子戏朝见周宣王,宣王立戏为鲁太子。樊仲山父劝谏说:“不能立戏为太子!废长立幼,不符合礼制……”宣王还是将戏立为鲁太子。
【上次是周夷王煮死齐哀公,导致齐国动荡不宁;这次是周宣王“废长立少”,导致后来一系列的悲剧。】
公元前816年,夏,鲁武公回到鲁国就死了,戏被立为国君,是为鲁懿公。
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军攻打猃狁,在洛水北岸大败猃狁,斩首500人,俘获50人。虢季子白在班师回朝举行献俘礼时,又命属下不其(一说不其为秦庄公)率兵追击败退至洛水的猃狁,取得胜利。此战过后西周解除了猃狁之患,周宣王在太庙为虢季子白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来表彰他的功绩,赏赐他马匹、弓箭、彤矢和斧钺并赐予其征讨蛮夷的权力。
公元前813年,卫国的卫厘侯去世,太子“余”被立为国君。“余”的弟弟“和”曾被卫厘侯宠爱,卫厘侯给了“和”很多财物,和便用这些财物收买武士,“余”的弟弟“和”在卫厘侯的墓地袭击“余”,“余”被迫逃到卫厘侯墓道自杀。卫人把“余”埋葬在卫厘侯墓旁,称之为“共伯”,“和”被立为卫国国君,这就是卫武公。
公元前812年,晋献侯去世,儿子晋穆侯(弗生)继位,晋国迁都于绛(绛:翼城)。
公元前810年,蔡夷侯去世,儿子蔡釐侯(所事)继位。
公元前808年,晋穆侯取齐女姜氏为夫人(这个姜氏是公子仇的生母)。
公元前807年,鲁国,括(鲁武公的长子)的儿子(伯御)和鲁国人,攻杀了鲁懿公(戏)而自立。
【九年前,宣王爱戏,“废长立幼”,鲁懿公当上国君,但还是被他侄子杀了】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的庶弟(友)初封于郑(宗周王畿邑名)。
公元前805年,晋穆侯讨伐条戎;晋穆侯生公子仇。
公元前804年,齐文公(赤)去世。
公元前803年,大旱,周宣王在郊庙祈神求雨。
公元前802年,晋穆侯战于千亩,建立了功劳。晋穆侯生了小儿子,取名成师。
公元前801年,宋惠公去世,儿子宋哀公成为宋国的国君。
公元前800年,楚国的熊徇去世,儿子熊咢成为楚国的国君。
公元前799年,在千亩发生战争,周宣王的军队被姜氏之戎打败。史书上说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周宣王自从继位以来,就不去行“千亩之礼”(千亩之礼:天子亲自在籍田上春耕的礼仪)。
公元前798年,有马变成人的怪事。
【这是古代典籍中第一次明确记载的怪异之事。我们当它放屁就好了。】
公元前797年,陈厘公去世。
公元前796年,周宣王攻打鲁国,杀死了鲁国君主伯御,在夷宫册立“公子称”为鲁君,这就是鲁孝公。从此以后,诸侯大多违抗王命。宣王就想找个能为表率的诸侯来充当伯主,问了樊穆仲,樊穆仲推荐鲁孝公,于是,宣王任命鲁孝公为伯主。
【这是后来“春秋五霸”的先驱吗?】
公元前795年,周宣王遣兵征伐太原之戎。
公元前792年,周宣王征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
公元前791年,楚国的熊咢死了,儿子熊仪被立为国君。
公元前789年,讨伐姜氏之戎,战于千亩,王师败绩。周宣王险些丧命。
(当时,赵国先祖奄父为周宣王赶车,使宣王脱险。)
【虽然“伐太原戎”、“伐条戎”、“伐姜戎”的具体时间诸史书记载有些出入,但几次“败绩”为定论。这表明周朝的实力已趋于空虚】
公元前788年,周宣王料民于太原。
【宣王丧失了征伐南方的军队之后,竟在太原直接统计民户。】
公元前787年,王师被申戎打败。
公元前785年,周宣王杀大夫杜伯,隰叔逃到晋国。晋穆侯去世,晋穆侯的弟弟晋殇叔自立,太子仇逃出晋国。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儿子周幽王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