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晋顷公派士鞅(士匄,范献子,下军将)前来聘问。
叔孙(叔孙婼)主持接待(叔孙昭子以三命为国政)。
季孙(季孙意如)存心得罪晋国(憎叔孙在已上位,欲使得罪於晋),让官吏用齐国的鲍国(鲍文子)回费地的礼节招待士鞅(鲍国归费,在前528年,牢礼各如其命数。鲁人失礼,故为鲍国七牢)。
士鞅发怒,说:“鲍国的地位低,他的国家小,现在让我接受招待他所用七牢的礼节,这是轻视敝邑,我将要向寡君报告。”
鲁国人恐惧,增加四牢,使用了十一牢(言鲁不能以礼事大国,且为哀七年吴徵百牢起)
【《国语卷十五·晋语九·范献子戒人不可以不学》:范献子(范鞅)到鲁国出使访问,问及具山和敖山,鲁国人用两山的乡名来回答。献子说:“难道不叫做具山和敖山吗?”鲁人回答说:“那是我们先君鲁献公、鲁武公的名讳啊(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献子回国后,普遍告戒他所相识的人说:“一个人不可以不学习。我到鲁国去就犯了他们二位先君的讳,惹人家笑话,就因为我不学习啊。一个人有学问,就好像树木上长满了枝叶。树木长满了枝叶,还可以让人遮阳乘凉,更何况是君子有学问呢?”】
——分割线——
鲁昭公去晋国,到达黄河返回。
因为鼓国(鲜虞的属国)叛叛晋,所以晋国准备伐鲜虞,就辞谢了鲁昭公(将有军事,无暇於待宾,且惧泄军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