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7300000373

第373章 季子占卞(前544年)

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鲁襄公(32岁)还在楚国,这是为了解释不在祖庙中举行听政的原因(告庙在楚,解公所以不朝正)。

楚国人让鲁襄公亲自为楚康王的尸体赠送寿衣(诸侯有遣使赗襚之礼。今楚欲遣使之比),襄公对这感到忧虑。

穆叔(叔孙豹,叔孙穆子)说:“先扫除棺材的凶邪然后给死者赠送衣服,这就等于朝见时陈列皮币(先使巫祓除殡之凶邪而行襚礼,与朝而布币无异)。”

于是就让巫人用桃棒、笤帚先在棺材上扫除不祥。

楚国人没有禁止,不久以后又感到后悔(礼,君临臣丧乃祓殡,故楚悔之)。

夏季,四月,楚国安葬楚康王,鲁襄公和陈哀公、郑简公、许悼公都参加送葬,到达西门外边,各诸侯的大夫都到了墓地。

楚国的郏敖即位,王子围做令尹。

郑国的使者子羽(公孙挥)说:“这叫做不恰当,令尹必然要代替楚君而昌盛。松柏的下面,草是不能繁殖的(言楚君弱,令尹强,物不两盛。预言:公元前541年,围弑郏敖)。”

——分割线——

鲁襄公回来,到达方城山。

季武子(季孙宿)占领了卞地(取卞邑以自益),派公冶(季冶)来问候襄公,用封泥加印把信封好了追上去给了公冶,信上说:“听到戍守卞地的人打算叛变,下臣率领部下讨伐了他,已经得到卞地了,谨此报告。”

公冶表达了使命就退出去,到达帐篷以后才听到占领了卞地(发书乃闻之)。

鲁襄公说:“想要这块地方而又说叛变,只能是对我表示疏远(季氏欲得卞,而欺我言叛,益疏我)。

鲁襄公对公冶说:“我可以进入国境吗(以季氏疏已,故不敢入)?”

公冶回答说:“君王据有国家,谁敢违背君王?”

鲁襄公赐给公冶冕服(以卿服玄冕赏之。正义曰:公冶先为大夫,公今以恩加赐,知以卿服玄冕赏之也),公冶坚决辞谢,勉强他,然后才接受了。鲁襄公想不进入国境,荣成伯赋《式微》这首诗(《诗经·国风·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式,用也。义取寄寓之微陋,劝公归也)。

鲁襄公这才回国。

五月,鲁襄公从楚国回来。

【《国语》:鲁襄公出访楚国时,季武子乘机占有了卞城,他派季冶(公冶)去迎候襄公,又追赶上季冶交给他一封盖了官印的信转致襄公。信上说:“卞城的人将要叛变,我讨伐他们,已经占领了卞城。”襄公阅信后还未发话,荣成子就让季冶转告季武子说:“你是鲁国的重臣,国家的事务,实际上是由你裁夺。既然一切听你的便,何况区区一个卞城呢?卞城的人有罪,你去讨伐,这是你职份内的事,又何须来奉告呢?”季冶回去后,交还俸禄辞官不出,说:“派我去欺骗国君,认为我有才能。有才能却欺骗自己的国君,还怎么敢享受国君的俸禄为国君做事呢?”】

——分割线——

公冶把他的封邑送还给季氏(本从季氏得邑,故还之),而且始终不再进入季孙的家门,说:“欺骗他的国君,何必派我?”

季孙和他见面,就和季孙像以前一样说话。

不相见,公冶始终不谈季氏。

等到公冶病危,聚集他的家臣,说:“我死了以后,一定不要用冕服入敛,因为这不是由于德行而所得的赏赐(公畏季氏而赏其使,非以我有德)。并且还不要让季氏来安葬我。”

——分割线——

范献子(士鞅)来鲁国聘问,拜谢在杞国筑城。

鲁襄公设享礼招待他,展庄叔拿着束帛。

参加射礼的要三对人。

公臣的人选不够,在家臣中选取。家臣,展暇、展王父作为一对,公臣,公巫召伯、仲颜庄叔作为一对,鄫鼓父、党叔作为一对(言公室卑微,公臣不能备於三耦)。

晋平公派司马女叔侯来鲁国办理使鲁国归还杞国土田的事情(使鲁归前侵杞田。所归少,故不书),但没有全部归还给杞国。

晋悼公夫人(夫人,平公母,杞女也。谓叔侯取旷於鲁,故不尽归杞田)很生气他说:“女齐办事不得力,先君(晋悼公)如果泉下有知,不会赞助他这样办事的(不尚叔侯之取货)。”

晋平公把这件事告诉了叔侯(女齐,司马侯)。

叔侯说:“虞(前655年)、虢(前658年北虢被灭,前655年南虢被灭)、焦(前775年被虢国所灭,成为南虢的一部分)、滑(前627年灭于秦,但地归于晋)、霍(前661年)、杨(前650年)、韩(前760年)、魏(前661年),都是姬姓,晋国因此而扩大(八国皆晋所灭)。如果不是入侵小国,将要从哪里取得?武公、献公以来,兼并的国家就多了(武公,献公,晋始盛之君),谁能够治理它?杞国,是夏朝的后代,而接近东夷(行夷礼)。鲁国,是周公的后代,而和晋国和睦。把杞国封给鲁国还是可以的,有什么杞国不杞国(何有,尽归之)?鲁国对于晋国,贡品不缺乏,玩物按时送到,公卿大夫不断前来朝见,史官没有中断过记载,国库没有一个月不接受鲁国的贡品。像这样就可以了,何必要损害鲁国而增强杞国?如果先君有知,就宁可让夫人自己去办,又哪里用得着我老臣(先君毋宁怪夫人之所为,无用责我)?”

——分割线——

杞文公来鲁国结盟(鲁归其田,故来盟),《春秋》称他为“子”,这是表示对他不尊重(贱其用夷礼),另外,这次是杞君最后一次朝见鲁国了。

【《春秋》过去也称杞文公为“子”爵,此后一直称“伯”爵】

——分割线——

吴国的公子札(延陵季子,季札)来鲁国聘(吴王余祭初即位,为抗衡楚国,广泛与中原诸国建立友好关系,派遣季札先后出使鲁、齐、郑、卫、晋等国。),见到叔孙穆子(叔孙豹),很喜欢他。对穆子说:“您恐怕不得善终吧(不得以寿终。)!喜欢善良而不能够选择贤人,我听说君子应当致力选择贤人。您做鲁国的宗卿而主持国政,不慎重举拔善人,怎么能受得了呢?祸患必然到您身上(前538年,竖牛作乱)。”

公子札请求聆听观看周朝的音乐和舞蹈(鲁以周公故,有天子礼乐)。

于是让乐工为他歌唱《周南》、《召南》(此皆各依其本国歌所常用声曲)。

季札说:“美啊!王业开始奠定基础了(《周南》、《召南》,王化之基),还没有完善(犹有商纣,未尽善也),然而百姓勤劳而不怨恨了(未能安乐,然其音不怨怒)。”

为他歌唱《邶风》、《鄘风》、《卫风》之歌(此三地本是殷纣王畿,武王灭殷后,在此设三监以监殷遗民,后三监叛周,被周公平定后,皆并入卫,故季札论三国之诗,只言卫。杜预注曰:武王伐纣,分其地为三监。三监叛,周公灭之。更封康叔,并三监之地。故三国尽被康叔之化)

他说:“美好又深沉啊!忧愁而不困惑(卫康叔时,管叔、蔡叔挟殷遗民叛周;康叔九世孙卫武公时,遭幽王褒姒之难,皆国之忧患。“不困”,据《卫康叔世家》,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以殷遗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并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受民”,康叔就国后能善抚其民,稳固了周的统治;褒姒之难,武公曾率兵助周平戎,因此,季札在听到《卫》歌时,赞美说“忧而不困者也”,即不为灾难所困。杜预注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卫康叔、武公德化深远,虽遭宣公婬乱,懿公灭亡,民犹秉义,不至於困)。我听说卫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这样,这大概就是《卫风》吧(康叔,周公弟;武公,康叔九世孙,皆卫之令德君也。听声以为别,故有疑言)!”

为他歌唱《王风》之歌(《王·黍离》也。幽王遇西戎之祸,平王东迁,王政不行於天下,风俗下与诸侯同,故不为雅。),他说:“美啊!思虑而不恐惧(西周遭犬戎之乱而东迁,故忧思。犹有重建王业之雄风,故不惧),大概是周室东迁以后的音乐吧(指周王室东迁,《王风》皆东迁以后之乐歌。宗周陨灭,故忧思。犹有先王之遗风,故不惧)!”

为他歌唱《郑风》之歌,他说:“美啊!但是它琐碎得太过分了(这是季札对《郑》诗的评论,认为其诗内容太琐细纤弱,有关政治的太少,说明国风不强),百姓不堪忍受了。这大概是郑国要先灭亡的原因吧(郑国地处中原晋、楚诸强之间,屡遭侵伐,政局又不稳定,民不堪其苦,季札因此而预测其将先亡。美其有治政之音。讥其烦碎,知不能久)!”

为他歌唱《齐风》之歌,他说:“美啊,多么宏大的声音呵!这是大国的音乐啊!作为东海的表率的,大概是太公(姜太公)的国家吧(大公封齐,为东海之表式)!国家前途是不可限量的(言其或将复兴)。”

为他歌唱《豳风》之歌,他说:“美啊,浩荡博大呵!欢乐而不过度,大概是周公东征的音乐吧(《豳》诗《东山》、《破斧》等篇述及周公东征之事,故有此言。乐而不淫,言有节。周公遭管、蔡之变,东征三年,为成王陈后稷、先公不敢荒淫,以成王业,故言其“周公之东乎”)!”

为他歌唱《秦风》之歌,他说:“这就叫做西方的夏声。夏就是大,大到极点了,恐怕是周朝的旧乐吧(秦居周之旧地,故谓“其周之旧乎!”周王朝在关中时正当鼎盛时期。此语双关。秦本在西戎汧、陇之西,秦仲始有车马、礼乐。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故谓之“夏声”。及襄公佐周,平王东迁,而受其地,故曰“周之旧”)!”

为他歌唱《魏风》,他说:“美啊!抑扬顿挫呵(“沨沨”,形容乐声抑扬宛转。)!宏亮而又婉转(“大而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作“大而婉”。《魏风》多刺诗,《葛屦》明言“是以为刺”,但其言辞则较婉和),艰难而流畅,再用德行加以辅助,就是贤明的君主了(“盟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作“明主”,古“盟”、“明”音通相借。大而约,则俭节易行。惜其国小无明君也)。”

为他歌唱《唐风》,他说:“思虑很深啊!大概有陶唐氏的遗民吧?否则,为什么那么忧深思远呢?不是美德者的后代,谁能像这样(晋本唐国,故有尧之遗风。忧深思远,情发於声。)?”

为他歌唱《陈风》,他说:“国家没有主人,难道能够长久吗(公元前479年,楚公孙朝帅师灭陈,距此年不过六十五年。放荡,无所畏忌,故曰“国无主”)?”

从《郐风》以下的诗歌,季札听了就没有评论了(《诗经·国风》在《郐风》之后尚有《曹风》,不曾为季札所论及。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

乐师为他歌唱《小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共七十四篇,大部分是西周后期及东周初期贵族宴会的乐歌,小部分是批评当时朝政过失或抒发怨愤的民间歌谣)

他说:“美啊!忧愁而没有背叛的心(思文武之德,无贰叛之心),怨恨却不表现在语言中,恐怕是周朝德行衰微的乐章吧!还有先王的遗民啊(谓有殷王馀俗,故未大衰。)。”

为他歌唱《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共三十一篇,多是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了从后稷以至武王、宣王等的功绩,有些篇则反映了厉王、幽王时的政治混乱和统治危机)

他说:“广博啊,和美呵(“熙熙乎”,和乐的样子)!抑扬顿挫而本体刚健劲直,大概是文王的德行吧(所以咏盛德形容,故但歌其美者,不皆歌变雅)!”

为他歌唱《颂》(《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为周王室宗庙(平王东迁以前)、鲁国宗庙(春秋中期)、宋国宗庙(宋本商人后裔)祭祀乐舞之歌)

他说:“到达顶点了!正直而不倨傲,婉柔而不屈挠,亲近而不相逼,疏远而不离心,活泼而不邪乱,反复而不厌倦,哀伤而不忧愁,欢乐而不过度,常用而不匮乏,宽广而不显露,施舍而不浪费,收取而不贪婪,静止而不停滞,行进而不流荡。五声和谐,八风协调。节奏有一定的规律,乐器都按次序,这都是盛德之人所共同具有的(《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周颂》为周初作品,赞颂文、武、成诸王;《鲁颂》颂僖公;《商颂》颂宋襄公,皆宗庙之乐歌颂盛德之词。颂有殷、鲁,故曰“盛德之所同”)。”

公子札看到跳《象箾》、《南籥》舞(皆文王之乐),说:“美啊,但还有所遗憾(文王恨不及己致大平)。”

看到跳《大武》舞(武王乐),说:“美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大概就像这种情况吧!”

看到跳《韶濩》舞(殷汤乐),说:“像圣人那样的弘大,尚且还有所惭愧,可见当圣人不容易啊(此句谓季札以商汤伐纣为下犯上,故云“犹有惭德”。惭於始伐)!”

看到跳《大夏》舞(禹之乐),说:“美啊!勤劳而不自以为有德,如果不是禹,还有谁能做到呢(尽力沟洫,勤也)?”

看到跳《韶箾》舞(舜乐),说:“功德到达顶点了,伟大啊!像上天的没有不覆盖,像大地的没有不承载。盛德到达顶点,就不能再比这更有所增加了,聆听观看就到这里了。如果还有别的音乐,我不敢再请求欣赏了(周用六代之乐,除上述《大武》(周代)、《韶护》(商代)、《大夏》(夏代)、《招箾》(虞舜)外,“他乐”指尧之《咸池》、黄帝之《云门》。鲁受四代,下周二等,故不舞其二。季札知礼,故曰“若有他乐,吾不敢观”。鲁用四代之乐,故及《韶箾》而季子知其终也。季札贤明才博,在吴虽已涉见此乐歌之文,然未闻中国雅声,故请作周乐,欲听其声。然后依声以参时政,知其兴衰也。闻《秦》诗,谓之夏声;闻颂曰“五声和,八风平”,皆论声以参政也。舞毕,知其乐终,是素知其篇数)。”

公子札的出国聘问,是为了新立的国君(吴子馀祭嗣立)通好的缘故,因此就到齐国聘问,喜欢晏平仲(晏婴),对他说:“您赶快交还封邑和政权。没有封邑没有政权,这才能免于祸难。齐国的政权将会有所归属,没有得到归属,祸难不会停止。”所以晏子通过陈桓子交还了政权和封邑,因为这样,而免于栾氏、高氏发动的祸难(在前534年)。

季札到郑国聘问,见了子产,好像老朋友一般。季札给子产赠送白绢大带,子产给季札献上麻布衣服(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公子札对子产说:“郑国的执政者奢侈(侈,谓伯有),祸难将要来临了(前543年伯有驷带发生争执,被杀)!政权必然落到您手中。您执政,要用礼来谨慎地处事。否则,郑国将会败亡。”

季札到达卫国,与蘧瑗(蘧伯玉)、史狗(史朝之子文子)、史?(史鱼)、公子荆、公叔发(公叔文子)、公子朝(也可能是公孙朝之误)谈得很投机,他说:“卫国有很多贤能的君子,不会有什么祸患。”

公子札从卫国去晋国,准备在戚地住宿(戚,孙文子之邑)。听到钟声,说:“奇怪啊!我听说了,发动变乱而没有德行,必然遭到诛戮。这一位就在这地方得罪国君(孙文子以戚叛),害怕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寻欢作乐的?这一位在这地方,就像燕子在帐幕上做窝(言至危)。国君(卫献公)又正停棺还没有安葬,难道可以寻欢作乐吗?”

于是就不住在戚地(不止宿)。

孙文子(孙林父)听到了这番话,一辈子不再听音乐(闻义能改)。

公子札到了晋国,喜爱赵文子(赵武)、韩宣子(韩起)、魏献子(魏舒),说:“晋国的政权大约要聚集在这三家了!”

他喜爱叔向,离别时,对叔向说:“您努力吧!国君奢侈而优秀的臣子很多,大夫都富有,政权将要归于大夫家(富必厚施,故政在家)。您好直话直说,一定要考虑使自己免于祸难。”

——分割线——

冬季,孟孝伯(仲孙羯)去到晋国,这是回报范叔(士鞅)的聘问(此年夏来聘)。

同类推荐
  • 寒门宰执

    寒门宰执

    这是一个面临绝望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宋神宗熙宁元年,此时横渠先生张载携“关学”横空出世。这一年,邵雍自创梅花易数法,推演成书推测国运,大文豪苏东坡回到首都东京,砸缸的司马光任职御史中丞,而那个以一句被司马光评为“君子和而不同”的王姓邋遢鬼,再过一年,便要在朝堂中进行王安石变法,如一颗流星在大宋冉冉升起。而这一年,一个少年误打误撞闯入大宋,勾勒出一个巅峰盛世的华彩乐章。家中老母等着扬名立业,隔壁青梅翘首以盼,东街的酒市还未亲去,西边的功业尚未得尝。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小人物挣扎攀升为上位者的故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铁血,有风花雪月。PS:媳妇想看历史文。
  • 秦汉时期的女性观

    秦汉时期的女性观

    对于女性观,迄今还没有见到一个科学而明确的定义。顾名思义,女性观指的是人们对女性相对固定的看法。有的论著或者将其表述为妇女观。但事实上,女性观和妇女观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本书内容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秦汉女性观、特殊视角下的秦汉女性观等,介绍了秦汉时期女性观的社会基础、特殊女性观的知识背景等。
  • 十国帝王

    十国帝王

    唐亡之后五十三年间,中原历五朝、八姓、十四帝,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他花却十年时间,读破诗书三千卷,练得沙场杀人剑。起初,他只想在乱世活下去;后来,他想要他的子民都好好活着。命运让他做皇帝,他决定做个好皇帝,结束乱世,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 青歌赋

    青歌赋

    那年的花开,恰好遇见你,是否,在遇之前的每一个夏日,你一直在那里,不出声,不打扰,我不来,你不走?
  • 十二军兽

    十二军兽

    走投无路的网络菜鸟写手童更升面临自杀困境,而后因一个乌龙事故得以和十位大神一起参加在美国召开的网络小说作家年会,年会的重大议题是为一部关于历史、武侠、军事题材的网络小说项目进行招标,期间童更升意外发现童家祖传书籍里藏着一个神秘的故事,并且凭借这个故事赢得亿元标底合同。为了拿到合同里的金额改变人生,童更升逐步将秘笈里的故事改编为小说,从而揭开隐藏了一百年的关于国殇年代里跟谋国相关的十二生肖武士战队的谜团,与此同时也解开了百年间涉及诸多人家世的惊天幕后。
热门推荐
  • 最强升级经验系统

    最强升级经验系统

    史上最强经验升级系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系统办不到!只要有经验,升级如喝水!杀人如屠狗!宝贝如流水!神器如垃圾!疯狂经验升级,做任何事都会获得经验,无时无刻不在修炼!
  • 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本书分为四篇,内容包括:春季养生知识、夏季养生知识、秋季养生知识、冬季养生知识。
  • 驱灵师

    驱灵师

    你好,这里是灵异侦探社,我们专办常人无法解决的大事小事,收费合理, 价格公道 ,无论任何疑难杂症,我们包准药到病除,人到鬼除,如果您府上有出现奇怪的声音,或诡异的白影,都欢迎找我们来为您处理,我们将派专人(美女)到府为您服务.欢迎加Q;405833053
  • 秦淮河畔

    秦淮河畔

    前世帝王今世侠,百花绽放争芳华。一世恩怨今生了,情仇虐恋思无涯。从秦淮河畔说起,明朝末年,朝政腐败,才子精英与秦楼名妓弹琴作对,饮酒赋诗,整个高层精英堕入烟花之地,时遇清军入关,在朝廷日渐消靡外敌来犯的动荡年代却产生了许许多多关于秦淮名妓的传说。
  • 水云流星剑

    水云流星剑

    此书豪气干云,有真武侠风格,乃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英雄,爱情,恩仇,武功,美女)。
  • 灭念

    灭念

    万乘国际总裁去世前,将儿子小文托付给了自己弟弟秦筝,而秦筝对集团总裁的位子觊觎已久,他会顺利将侄子小文扶上宝座吗?
  • 冰火天雷罚

    冰火天雷罚

    地球上几乎无敌的第一杀手死后意外重生,成为一个大家族里的纨绔少爷,曾经强者的他不愿继续当纨绔,于是开始了一段艰苦的修炼旅程
  • 宠后欢喜记

    宠后欢喜记

    苏青青带着穿越神器穿越到南朝,嫁给同样穿越的皇帝刘逸之。皇后苏青青的日常:睡睡觉,喝喝茶,吃吃饭,逛逛御花园。皇帝刘逸之的日常:爱老婆,疼老婆,宠老婆,天天秀恩爱。
  • 符修天下

    符修天下

    丁锐得到一枚神奇的符篆,它可以复制一切纸质的物品,于是国际货币市场和收藏界就被某个不懂厚道为何物的家伙吹皱了一池春水。它更能生成其它的符篆,它还能按照丁锐的意志缩略、精炼甚至升级它生成的符篆,于是符师的行列里就多了个以白菜价出售符篆都有得赚的异类。他的口号是:我的财富是大风刮来的,我为暴发户代言!
  • 弑乾坤

    弑乾坤

    云齐大陆,史称神州。十万年为一古。万古之前,神州大陆尽皆神魔;万古之后,神魔众人避祸而走。现如今,以主角为引,众神魔即将回归,和未知的敌人展开血战。瑰丽宏大、绚烂多彩的世界,热血震撼,激情四射的战斗,惊险刺激、引人入胜的冒险,尽在本书。看主角,如何驰骋云齐大陆,纵横天地人间,看主角,如何脚踏青云梯,身临苍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