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伯卫(周朝大夫)前来鲁国求取丧金,这不合于礼。
《春秋》没有记载说这是天子的命令,这是由于周襄王还没有安葬。
《谷梁传》点评:要车还可以,要钱就过分了。
【诸侯们在勾心斗角,根本没空管那个所谓的天下共主(周天子)】
——分割线——
鲁文公的夫人姜氏(出姜)去齐国探望父母(归宁)。
——分割线——
二月,叔孙得臣(叔牙的孙子)去成周参加周襄王的葬礼。【去年,公孙敖带着公款去莒国泡妞去了;今年不得不再派一位】
【叔牙(被季友毒死)→公孙兹(叔孙戴,叔牙的儿子)→叔孙得臣(叔牙的孙子,叔氏)】
【庆父的后代不行,那就派叔牙的后代吧】
【那时候交通不便,出使是一件苦差事,但也是提升政绩的要事】
二月二十四日,周襄王下葬。
——分割线——
三月,姜氏(出姜)从齐国回到鲁国。
鲁文公为此祭告祖庙,这不合于礼(这是一件小事,不需要像对待尊上一样告祭祖庙)。
《谷梁传》责备鲁文公宠惯妻子。
——分割线——
九月癸酉,发生地震。
——分割线——
冬季,楚穆王派子越椒前来聘问鲁国。
楚国的子越椒拿着礼物,显出傲慢的样子。
叔彭生(叔孙得臣的兄长,叔氏)说:“这个人必然会使‘若敖氏’的宗族灭亡。向他的先君表示傲慢,神灵不会降福给他。”
——分割线——
秦国人前来向死去的鲁僖公和成风赠送衣衾,这是合于礼的(秦慕诸夏,欲通敬於鲁。因有翟泉之盟,故追赠僖公并及成风。本非鲁方岳同盟,无相赴吊之制,故不讥其缓,而以接好为礼)。
《左传》点评:诸侯之间互相吊丧贺喜,虽然不及时,如果符合礼仪,《春秋》就要加以记载,以表示不忘记过去的友好(送死不及尸,故曰“不当事”。书者,书於典策,垂示子孙,使无忘过厚之好)。
【秦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因为此时的秦康公非常想在中原露上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