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周历正月初一(农历十一月),冬至日,这天是一年中太阳位于最南端的日子。
鲁僖公在太庙处理完政事以后,就登上观台观望云色天象。
(《春秋》记载这件事,这是合于礼的。凡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诸侯必定要登上观台观望云色天象并记载下来,这是由于要预测灾荒,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分割线——
杞伯姬(鲁庄公的大女儿,公元前669年嫁到杞国)和她的儿子(后来的杞成公)一起来鲁国朝见。
《谷梁传》点评:女子(杞伯姬)已经出嫁,不能再随便越境,越境是违礼的。诸侯互相会见叫朝。伯姬想让儿子朝鲁。让儿子朝鲁是伯姬的意愿,这就表明杞伯失去了为夫之道。诸侯相见叫朝,(鲁僖公)用招待杞伯之礼,招待他的儿子,是不对的。所以说,记“杞伯姬来朝其子”讥刺了三件事。
——分割线——
公孙兹(叔牙的儿子,叔氏)在牟国定了亲。
【叔牙是鲁庄公的庶次子,被鲁庄公的嫡次子季友毒死;季友就让公孙兹继承叔牙的卿位】
【公孙兹的儿子叫叔孙得臣】
夏,公孙兹到牟国(鲁国附庸国)去迎娶新娘。
——分割线——
秋季,鲁僖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在首止(卫地)相会,会见周惠王的太子郑,为的是安定成周。
【齐桓公开国际会议,鲁僖公需要露个面,显示一下鲁国的存在感】
——分割线——
众诸侯在首止开会,这会议开得比较长,一开就是几个月。想必是边开会边等待太子郑的到来。
秋八月,鲁僖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许僖公、曹昭公在首止(卫地)结盟,目的是稳固太子郑的地位(因为周惠王想废长立幼,齐桓公出面阻止)。
而会议过程中,郑文公得了周惠王的暗示,逃走回到郑国,不参加结盟(详见《郑国篇》)。
——分割线——
九月初一,日食(公元前655年8月19日的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