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鲁庄公和杞伯姬(鲁庄公的女儿,两年前嫁给杞国的太子)在洮地(杞都和鲁都之间)会见,与国家大事无关。
(那就是家事了,不知道杞伯姬受了什么欺负,这么着急去见父亲)
《左传》点评:天子不是为了宣扬德义不出去视察,诸侯不是为了百姓的事情不能出行,卿没有国君的命令不能越过国境。
——分割线——
夏六月,鲁庄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郑文公相会,同盟于幽地。
目的是让陈国和郑国顺服齐国。
(公元前672年,陈国杀太子御寇,陈完奔齐,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
(公元前669年,郑国与楚国讲和)
——分割线——
秋,鲁国的公子友(季友)到陈国去,出席原仲的葬礼,原仲是陈国大夫。
《左传》认为此举于礼不合,原仲只是公子友(季友)的私交,所以季友不是代表诸侯国君出行,而非君命是不能出境的。
——分割线——
冬季,杞伯姬(鲁庄公的女儿,两年前嫁给杞国的太子)回到鲁国,这是回娘家看望父母。
(杞伯姬跟杞国的太子闹矛盾了吗?)
左传点评:凡是诸侯的女儿,回娘家叫做“来”,被夫家休弃叫做“来归”,本国国君的夫人回娘家叫做“如某”,被休弃叫做“归于某”。
——分割线——
莒庆(莒国大夫)来鲁国迎娶叔姬。
这是莒庆自己要迎娶叔姬,不是为其他人接新娘子。
叔姬也是鲁庄公的女儿。
——分割线——
杞惠公来朝见鲁庄公。
(杞惠公是来请儿媳妇回去的吗?)
——分割线——
鲁庄公在“城濮”(卫国境内)会见齐桓公。
有人说,他们在商量讨伐卫国的事情(因为卫国曾拥立子穨做周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