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鲁庄公又派人在鲁桓公庙的椽子上雕花,这件事与去年庙柱上涂红漆都是不合礼制的。
御孙劝阻说:“下臣听说:‘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先君具有大德,而君王却把它放到大恶里去,恐怕不可以吧?”(《国语》中,匠师庆:“我听说先王国公中那些创基立业的圣人,给后代人遗留下典法,使之不致陷于邪恶,为的是让后代光大前人的美名,并长久引以为鉴,所以他们的业绩才能保持牢固不懈而绵延久远。现在,先君桓公节俭而你却奢侈,美德就要泯灭了。”)
鲁庄公说:“我们做小辈的正是想美化先君啊。”
回答说:“这对你没有益处,反而会泯没了先君的美德,所以我说,这件事应该停下来了。”
鲁庄公不听,依旧我行我素。
——分割线——
夏,鲁庄公亲自到齐国去迎娶新娘(哀姜)。
迎亲队到达鲁国都城附近,被沿途百姓指指点点,发生骚乱(因为她是鲁庄公杀父仇人的女儿)。
所以新娘子姜氏(哀姜)不能马上进入鲁国都城。
鲁庄公就与她约定日期(等风头过去后),再进入都城。
秋,鲁庄公先回到都城祭告祖庙。
八月丁丑(初二),夫人姜氏(哀姜)才进入鲁国都城。
八月戊寅(初三),哀姜来到鲁国宫廷。
鲁庄公让同宗大夫的妻子们带上玉、帛之类的礼物去拜见她(哀姜)。
宗人夏父展说:“这不是先王的规矩。”
鲁庄公很牛,说:“国君可以不依旧规,自创先例。”
夏父展回答说:“国君创造的规矩合乎礼,就可以成为规矩,如果违反礼,史书上将会记载国君违礼。我恪守自己的职守,生怕这违礼的事情被记载下来传于后世,所以不敢不告诉你。女人进见的礼物不过是枣、栗之类,用以表示诚敬。男人进见的礼物则有珠玉、丝帛、禽鸟之类(公、侯、伯、子、男执玉;诸侯、世子、附庸、孤卿执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用以表明尊卑不同的身份和等级。现在女人拿着玉、帛一类的礼物,男女之间这就没有差别了。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不可以没有啊。”
鲁庄公不听。
【这一年,鲁庄公满37岁,这位“哀姜”是他的正妻(国君夫人)。】
【这里八卦一下:哀姜没有儿子,还跟鲁庄公的庶兄“庆父”**】
【另外再提一下: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鲁庄公(公子同),嫡次子“季友”,庶长子“庆父”,庶次子“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