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0年,春季,周平王逝世。
(近代一些学者通过出土器物和资料比对,发现周平王在当时并不为多数诸侯认可;传闻,周平王和母亲申后因被其父周幽王废掉后一直怀恨在心,故意联合诸侯国缯和外族犬戎入宫杀害幽王和褒姒,然后即位为天子,故此周平王有弑父之嫌)
(东迁的时候,周平王依仗晋、郑、虢等诸侯的力量,勉强支持残局。在周平王(宜臼)即位的同时,诸侯虢公翰拥立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为天子,称携王,出现了两周并列的局面。十余年后,支持宜臼的晋文侯攻杀了携王,周王朝又重新“统一”)
(但由于大片故土丧失,东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朝的国势一落千丈,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
(到了周平王末年,秦国、晋国、齐国、楚国更相兴盛,秦庄公、秦襄公在这时获取了周王室的土地,晋文侯在这时安定了周天子,齐庄公、齐僖公在这时成为诸侯中小的霸主,楚王蚠冒在这时开辟了南蛮的濮地)
【“天子逝世”叫“崩”,意指对国家民众的损失如同山崩地裂】
【“诸侯逝世”叫“薨”,薨是崩的余声,国家及民众损失的程度仅次于天子离世】
【“大夫逝世”叫“卒”】
【“士逝世”叫“不禄”】
【“庶人逝世”叫“死”】
因为王子狐还在郑国当人质(周郑交质),所以,郑庄公听到讣告后,就护送王子狐回朝继位。
可惜的是,王子狐一路上哀伤过度,回朝后,很快就病死了。
于是,王孙林(王子狐的儿子)继位,史称“周桓王”。
郑庄公在朝廷继续以卿士身份专权。
周桓王看见他那副吊样,非常愤懑,也不甘心受他的控制,即位后就打算发回威风,显回志气。
于是,没有让郑庄公参加继位大典,直接把他撵回了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