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春季,息姑(鲁隐公)准备到棠地观看捕鱼。
【臧僖伯(息姑的叔叔)劝阻说:“……(长篇大论)”】
(“臧”也是他后代的姓氏,“僖”是他死后的谥号,所以“臧僖伯”的称呼是在他死后才出现的。)
【息姑说:“(⊙o⊙)………叔叔,我是打算视察边境呀!”】
【臧僖伯:恩……是公款旅游吧。】
【息姑:反正没人听我的话,Enjoy,yourself~哥去捕鱼了~】
【臧僖伯:(白了一眼)有病。】
(也许,看捕鱼是借口,其实息姑是想出去视察郎地、费地、极国,这三个地方都在棠地附近)
(郎地:费伯擅自筑城的地方。)
(费地:费伯的封地)
(极国:展无骇让费伯灭掉的国家)
于是隐公就动身前往棠邑(唐地,济水上游的一座城邑),让捕鱼者摆出捕鱼场面来观看。
臧僖伯推说有病,没有跟随前去。
(春天不是打渔的季节,而且打渔这种工作或者观渔这种活动也不是贵族应该参与的,更不是国君参与的,加上棠邑离国都曲阜大概有100多公里的距离,太远了,国君离开国都这么远去“观渔”显然“与礼不合”)
——分割线——
九月,祭仲子庙(仲子:公子允的生母,鲁惠公的第三个老婆,宋国公主,死于公元前719年,手掌上有“鲁夫人”的那个),又准备在庙里献演万舞(本来是公子允主持祭祀,但公子允还小,姑息就代替他;公子允就是鲁桓公,是姑息的弟弟)。
【息姑:按照周礼,这跳舞的人数怎么该规定呀?】
【众仲:祭祀天子用八佾(8*8=64),祭祀诸侯用六佾(6*6=36),祭祀大夫四佾(4*4=16),祭祀士二佾(2*2=4)……】
【息姑:哦,仲子是我三娘,我爹是诸侯,恩……(思考中)……那就用六佾吧~~】
【众仲:国君……你的逻辑非常严密。】
(但仲子不是诸侯,这里是不可以用六佾的)
隐公听后,就用了“六羽乐舞”(六佾之舞)。
——分割线——
宋国人掠取邾国的土地,邾国人告诉郑国说:“请君王攻打宋国,报仇雪恨,敝邑愿意做向导。”
郑国人带领周天子的军队和邾军会合,进攻宋国。
(邾人为什么要讨伐比自己强大很多的宋国呢?可能是被欺负急眼了。)
郑国和邾国进入了外城,以报复去年东门这一战役。
宋国人派人前来用国君的名义向鲁国告急请救。
息姑听说军队已经进入外城,打算出兵救援宋国。
这时候,宋国使者求见。
息姑就询问使者说:“(郑国)军队到了什么地方?”
使者欺骗他说:“还没到外城。”
隐公发怒,不去救援。
《~小剧场~》
【息姑:郑兵到了什么地方?】
【宋使:还、还没有到国都。】
【息姑:哼哼(阴险),想坑我!】
【宋使:没、没有啊。】
【息姑: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李伯曼发现,人类说谎的时候,眼睛会向右上方看!而我刚刚捕捉到了这个细节!】
【宋使:???美国???】
【息姑: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宋使:是你先在意的……】
【息姑:(火了)滚!!】
——分割线——
冬季,十二月二十九日,臧僖伯(公子彄kōu,姬姓,臧孙氏,名彄,谥僖,鲁惠公的弟弟)死了。
鲁隐公说:“叔父对我有怨恨,我不敢忘记他的忠诚。”
于是按照原等级加一级的葬仪安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