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0多年里,郑寤生任由弟弟胡作非为。
【理想画面】
《诗经·国风·郑风·叔于田》
叔于田,(太叔要外出打猎了,)
巷无居人。(街巷里居然见不到一个人,)
岂无居人?(难道巷子里真的没有人了吗?)
不如叔也,(大家都羞愧不如,躲开太叔了,)
洵美且仁。(瞧瞧他,穿的多华丽啊,多体恤老百姓啊。)
叔于狩,(太叔要进行冬狩了,)
巷无饮酒。(巷子里居然见不到有人喝酒,)
岂无饮酒?(难道大家真的不再喝酒了吗?)
不如叔也,(大家都羞愧不如,躲开太叔了,)
洵美且好。(瞧瞧他,长的多美丽啊,多善良啊。)
叔适野,(太叔来到野外打猎,)
巷无服马。(街巷里居然没有了赶马的人,)
岂无服马?(难道街巷里没有人赶马了吗?)
不如叔也,(大家都羞愧不如,躲开太叔了,)
洵美且武。(瞧瞧他,长的多美丽啊,多英武啊。)
【现实画面】
“出发!”
“驾~驾~驾~哈哈哈~对,撞他!撞他!哈哈哈~痛快!”段外出打猎的车队把京城的街巷弄得一塌糊涂——他的正事就是打猎。
(以上,都是我瞎BB的,供各位一乐~)
(根据专家的解释,这首诗是赞美诗,不是讽刺诗)
——分割线——
以下是另外一篇描写太叔段的诗歌~~
《诗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太叔段跟随郑庄公出去打猎)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太叔出发去打猎,驾起大车四马奔。手拉缰绳如执组,骖马真似舞翩翩。)
【实力分析:太叔是大夫,可以乘四匹马;太叔亲自驾车,驾驭得如同跳舞】
叔在薮,火烈具举。
(在草木茂盛处,太叔一声令下,四面猎火齐点燃,场面像火龙长蛇阵一般。)
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那只猛虎被堵在深草之地,太叔段脱去上衣,袒身赤膊斗猛虎,从容击杀,把老虎扛到郑庄公面前。郑庄公告诫他:“太叔请勿太轻率,老虎伤人还需提防。”)
【这应该是太叔向郑庄公示威,显摆自己的勇武;郑庄公呵呵一笑,好心劝他,让他别嘚瑟】
叔于田,乘乘黄。
(太叔出发去打猎,驾车四马毛色黄。)
【要知道黄色的马已是不好找,黄骠马更是难得。骠字的含义是“黄马带白点”。此马的白点多位于肚子和两肋处。最主要的是马头上有白毛,形状圆如满月。所以别名“西凉玉顶干草黄”。黄骠马即使喂饱了草料,肋条也显露在外。所以另有别名“透骨龙”,是难得一遇的宝马良驹】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中间驾辕的两匹服马是最上等的马,它们的马头高抬起,两匹骖马在服马两旁像大雁一样(人字)排开。)
【看来要想把四匹马同时驾驭好绝非易事,比现在开集装箱拖车要难许多。毕竟马是活物,不像机器。怪不得古人将御术当做大学六大课程(六艺)来讲授。】
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太叔冲进深草地,四面猎火烧得旺。太叔射箭箭法准,驾车本领也高强。)
【能骑能射,干死老虎,太叔真男人也~】
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勒马止步弯下腰,纵马奔驰松马僵。)
【凡马急速驰骋时,驾车的人必须弯腰向前,屁股往后突出,形状像“磬”(一种外形弯折的乐器)】
叔于田,乘乘鸨。
(太叔出发去打猎,驾车四马杂色毛。)
【鸨:乌骓马。此马在项羽时期号称天下第一骏马。说明太叔有很多马,并且是良马,多的甚至可以配色使用】
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
(服马齐头又并进,骖马如手双协调。太叔冲进深草地,四面猎火熊熊烧。)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太叔控马渐渐慢了下来,太叔射出的箭也渐稀少。打开箭筒箭收起,拉过弓袋弓放好。)
【狩猎即将结束。太叔已经跟不上郑庄公的队伍了……】
——分割线——
某一年,郑庄公到了娶妻的年龄。
他先娶了邓国女子(邓曼),邓曼生了公子忽(郑昭公)。
而后,宋国与郑国联姻,把雍氏宗族的女儿(雍姞)嫁给郑庄公,雍姞生了公子突(郑厉公)。
【雍氏宗族受到宋国世子冯(后来的宋庄公)青睐】
——分割线——
大约在公元前736年
祭地封人仲足(祭足,字仲)受到郑庄公的宠信,庄公任命他做卿(人才!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