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人派乐婴齐到晋国报告急难,晋景公想要救援宋国。
伯宗说:“不行。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达不到马肚子。(鞭长莫及)’上天正在保佑楚国,不能和他竞争。晋国虽然强盛,能够违背上天吗?俗话说:‘高高下下,都在心里。’河流湖泊里容纳污泥浊水,山林草野里暗藏毒虫猛兽,美玉也藏匿着斑痕,国君也得忍受点耻辱,这是上天的常道。君王还是等着吧!”
于是,晋景公就停止发兵救宋,派遣解扬到宋国去,让宋国不要投降楚国,解扬对宋国说:“晋国的军队都已经出发,将要到达了。”
解扬路过郑国时,郑国人把他囚禁起来献给楚国(公元前608年,他被楚国抓过一次;现在是第二次被抓)。
楚庄王重重地贿赂他,让他把话反过来说。
解扬不答应。
经过楚国的三次劝说以后,解扬才答应了。
楚国人让解扬登上楼车,向宋国人喊话,而将楚国人要说的话告诉他们。
解扬就乘机传达晋君的命令,说晋国的援军很快就会到来,让宋国再坚持坚持。
楚庄王很愤怒,准备杀死他,派人对他说:“你既已答应了我,现在又反过来,是什么缘故?不是我没有信用,而是你丢失了它。快去受你的刑罚吧!”
解扬回答说:“臣听说,国君能制订命令就是道义,臣下能接受命令就是信用,信用贯彻了道义然后去做就是利益。谋划不失去利益,以保卫国家,才是百姓的主人。道义不能有两种信用,信用不能接受两种命令。君王的贿赂下臣,就是不懂得命令的意义。接受了国君的命令而出国,宁可一死而不能废弃命令,难道又可以贿赂的吗?下臣所以答应您,那是为了借机会完成国君的使命。死而能完成使命,这是下臣的福气。寡君有守信的下臣,下臣死得其所,又有什么可以追求的?”
楚庄王赦免了解扬放他回去。
【此段后人谓之《解扬守信》,在国家利益面前,要守大义。】
夏季,五月,楚军已经包围宋国9个月了,粮草有些撑不住,楚军准备离开宋国。
申犀(文之无畏的儿子)在楚庄王马前叩头说:“我父亲(文之无畏)死也不敢违抗君王的命令,君王却放弃了自己的承诺。”
【文之无畏出使齐国,经过宋国时,楚庄王让文之无畏别去宋国办理过境手续,然后就被宋国华元咔擦了】
楚庄王无法回答。
申叔时正为楚庄王驾车,说:“不如我们造起房子,让种田的人住进去,以此告诉宋国我们不回去了,宋国肯定会屈服的。”
楚庄王听从了这个建议。
宋国人很害怕,派华元在夜里进入楚军营,登上子反的床,叫他起来,说:“寡君派元把困难情况告诉你,说:‘敝邑交换着儿子杀了吃掉,把尸骨拆开来烧着做饭。尽管如此,无条件投降,宁可让国家灭亡,也是不能这样做的。你们退兵三十里,宋国将唯命是听。’”
子反害怕了,就和华元私自订盟誓,然后报告楚庄王。
楚军退兵三十里,宋国和楚国讲和。
华元作为人质。
盟誓说:“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此篇名为《宋及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