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嫡长子郑灵公(公子夷)继位。
楚国人献给郑灵公一只象征吉祥的“鼋”。
【“鼋”又名沙鳖、蓝团鱼,是鼋属动物下三个物种中的一种,也是鳖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可长到6英尺长(约2米)。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郑灵公身为小诸侯国的国君,对于收到当时的霸主楚庄王赠送的礼物感到万分的荣幸,便令厨子烹煮做羹,并且决定邀请朝中的大夫们一起尝尝来自大楚国的“大王八汤”。
这一边,郑灵公的御用大厨在王宫厨房忙活着烹煮“大王八”;
那一边,公子宋(字子公)和公子归生(字子家)这两个重臣正好要去觐见郑灵公,来汇报事务。
他们走在路上,公子宋的食指忽然自己抖了起来(估计是闻到味儿了),就把它给公子归生看,开玩笑说:“以往我遇到这种情况,一定可以尝到美味。”
等到进去以后,公子宋和公子归生正要汇报,厨师正准备切甲鱼,两人互相看着,忽然了笑起来。
郑灵公觉得奇怪,这两家伙没病吧?
郑灵公就问:“你们为什么笑啊?”
公子归生不敢隐瞒,就把刚才的情况告诉郑灵公。
郑灵公心中很无语,也不相信公子宋有特异功能,他就想用自己的方式来推翻它。
分汤的时刻到了,郑灵公让侍臣给每个大夫都盛上一份代表君主隆恩和臣子面子的王八汤,却唯独漏掉了早就渴盼着要品尝美食的公子宋。
公子宋原本是个吃货,见郑灵公故意当众给他难堪,不给他吃,简直要气疯了。
他不顾一切地冲向鼎器,伸出右手食指在“大王八汤”里狠狠蘸了蘸,拼命吮吸几口(意思是说:你不让我吃,老子今天还吃定了),然后气势汹汹地拂袖而去(“染指于鼎”来自于此处)。
这下轮到郑灵公发疯了,一则公子宋冒犯了君主的尊严,二则好好的一鼎王八汤都让公子宋给弄脏了。
郑灵公扯着嗓子向群臣声明:“寡人不杀公子宋,寡人就……就没JJ!”
公子宋回家后也怒气难消,又听说郑灵公要杀他,就决定先发制人。
公子归生不想把事情搞大,半开玩笑地劝他说:“牲口老了,尚且怕杀,何况国君?”(国君和老畜生一样怕死,你可怜可怜他,别去杀他)
哪知道公子宋是认真的,他就以此为借口,胁迫公子归生入伙;如果他不加入,那就找借口杀死他(因为公子归生把国君和老畜生相提并论,出言不逊)。
公子归生害怕了(祸从口出啊~),只好跟着他干。
夏天六月二十六日,深夜,他们就带兵发动了政变,包围了王宫,杀了郑灵公。
【《春秋》记载说:“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这是由于公子归生的实力比不过公子宋,他因为怕死,不能舍生取义,而变成了弑君的帮凶,所以记载时说他是首恶。】
【《左传》说:“仁爱而没有勇武,总是达不到目的(杜预注曰:初称畜老,仁也。不讨子公,是不武也。故不能自通於仁道而陷弑君之罪。)。”凡是杀死国君,如果只记载国君的名字,这是由于国君无道;记载臣下的名字,这就是臣下有罪过】
郑国人要立公子去疾(字子良)为国君。
子良辞谢说:“以贤明而论,去疾是不够的,以顺序而论,公子坚年长。”
郑国人就立了郑襄公(公子坚)。
郑襄公准备驱逐他的兄弟们,但赦免了子良。
【郑穆公原来有13个儿子,去年郑灵公(公子夷)被弑,现在还剩下12个】
【他们分别是:1、郑襄公(公子坚)2、子孔(公子嘉,孔氏)3、子然(然氏)4、士子孔(公子志,大季氏)、5、子羽(公子挥,羽氏)、以及其他7个郑穆公的儿子(历史上合称“七穆”)】
【七穆:罕氏(公子喜,字子罕)、驷氏(公子騑,字子驷)、良氏(公子去疾,字子良)、国氏(公子发,字子国)、游氏(公子偃,字子游)、印氏(公子舒,字子印)、丰氏(公子平,字子丰)】
子良不同意,他觉得不能因为公子宋害了无辜的人,就说:“穆公的儿子要留就一起留,要走就一起走,到哪也不分开!为什么单独留下去疾呢?”
郑襄公听了很感动,便赦免了其他兄弟,还让他们都做大夫(从后来的记载来看,弑君的公子宋没有受到惩罚)。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郑襄公继位后,一改亲楚政策,投向了晋国的怀抱~
冬季,楚庄王进攻郑国(理由是背叛了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