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红楼梦》里面,每一回,都是在做对比。这一回,有两位被列在回目里面,一位是贾敬,一位是贾瑞。
大富大贵的贾敬贪生,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后因吃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小门小户的贾瑞好色,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连凤姐的一根指头都没碰着,丧命于王熙凤设计的相思局
上回写到,张友士给秦氏看病。其间穿插了宁国府贾敬的生日将至的信息。这一回,就要开始热热闹闹的给贾敬过生日了。还记得么,贾敬上一回不是发话了么,警告贾珍,如果敢来打扰他清修,那就让贾珍吃不了兜着走。可是老子过生日,儿子不去,这不是不孝么?去,又怕贾敬发火。于是,贾珍便嘱咐儿子贾蓉,带上大包小包孝敬的礼物,去给贾敬拜寿。让贾蓉代表他们一家子,去给老爷子磕头尽孝。看来隔代亲,不管哪个年代,何种家庭,都差不多吧。
贾敬生日到了,贾琏、贾蔷来得最早,一来就问,“有什么玩意儿没有”。家人回答,以为老爷子要回来,所以不敢预备他们的“玩意儿”,只请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我也不知道他们玩啥玩意儿,但是估计以贾琏的品位,这玩意儿也高雅不到哪里去。没有他们感兴趣的娱乐项目。
粗俗一点解释,“打十番”其实就是敲锣打鼓。高雅点解释:就是用笙、琵琶、二胡、三弦、笛子、箫、钹、高胡、箫、战鼓、苏钹、雀板、碰盅、手锣、四弦胡、扁鼓、小钛锣等乐器、击器演奏轮番演奏十首古曲,这十种曲是《水底鱼》、《折桂令》、《翠妇登楼》、《枫桥夜泊》、《六十四板》、《将军令》、《思春》、《诉怨》、《当仁不让》、《懒画眉》。
不管哪种理解,贾琏之流,应该对这些娱乐节目毫无兴趣。所以在后面生日宴会上,悄悄地溜走了。
贾琏、贾蔷之后,是女眷来了。带出爱热闹的贾母没来的原因,据说是吃桃凉了肚子,没休息好,所以没来。当然,贾敬过生,从伦理上说,贾母也是不必来的,因为她是老祖宗,贾敬比她还小一辈,哪有族中长辈来给晚辈祝寿的道理?
闲聊中,讲到了秦可卿的病情,并不见好转,应该比较严重。按王熙凤的说法:“我说她不是十分支持不住,今日这样日子,再也不肯不挣扎着上来”。可见秦氏做人的周到以及疲惫。说到动情处,凤姐也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凤姐这个大大咧咧的性格,能这样,可见她与秦氏的关系非常好。
细节,还是细节,这一段的谈话,透露出“上月中秋”,还透露贾母吃桃子凉了肚子,那么,现在大约是在深秋时节。爱考据的朋友,也就推算出贾敬的生日。
接下来,贾蓉拜寿回来,道出贾敬很高兴,并叮嘱他们尽快把《阴骘文》印一万张,散出去。上回已经说过《阴骘文》的事了,这里就不啰嗦啦。
这么一大家子人,老老少少,热热闹闹吃饭,是为了给贾敬过生日,但是,寿星在“清修”,并没有来。大家都觉得好像有点说不过去。还是凤姐会说话,她说贾敬也算修炼成仙了,能“心到神知”。意思就是,我们在这里给他庆祝生日,这老神仙,是完全感受得到。凤姐的确厉害,既奉承了贾敬,也让一班人等,吃地心安理得。
吃过饭,就准备去看戏了。和我们现在的娱乐,本质上也没多大区别嘛。我们过生,还不是吃个饭,蹦个迪,卡拉ok一下之类的。荣国府的贾赦,贾政,当然也不喜欢与女眷还有这帮晚辈一起娱乐,找个理由就走人了。凤姐让大伙先去,她要去探一下秦氏的病。宝玉也要跟着去。还记得么,宝玉是在秦氏的卧房做了一场春梦。
凤姐和秦可卿关系之亲密,不知道聊了多久,尤氏找人催了两三遍,才依依不舍告辞。凤姐叮嘱秦可卿宽心养病,不要操心家务,也不要考虑治病的花销,宽慰秦可卿,“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吃得起”。不要被这句吓住了,不是凤姐炫富,也不是说贵族多有钱,这句话要好好留心,后面贾瑞生病,需要吃人参,凤姐就是随便拿一些人参残渣打发过去。
写到这里,先跳出章节,简单讲一下秦可卿。她是十二金钗里面,第一个去世的。在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中,是因为操劳过度,心力憔悴而死。但是,根据最早的版本,秦氏是病因,是因为在天香楼与贾珍幽会(说得委婉一点,大家都懂的),被丫环瑞珠撞见。因为担心丑事被传出去,所以患上心病,逐渐卧床不起。而尤氏无意中发现,贾珍手里居然有秦氏的簪子,并且通过另外一个丫环宝珠,证实簪子是秦氏所有。然而,并不知情的宝珠,把这件事告诉了秦氏,秦氏的心病更是雪上加霜。
尤氏是一个软弱的女人,她不像凤姐那样泼辣。后面章节中,凤姐逮住贾琏出轨,就寻死觅活,闹到贾母那里。尤氏选择了沉默。而秦氏承受更多无形的压力,所以选择的在天香楼上吊自杀。于是,他们偷欢的见证者瑞珠,也选择了死亡。宝珠最后揣摩出真相,也选择了另外一种解脱的方法,自愿做秦氏的义女,为秦氏驾灵。
《红楼梦》几经修改,说的阳光一点,曹雪芹的思想,从忏悔到悲悯的转变,他对一切的人和事情的看法,应该是逐步升华。最后,秦氏从一个不守妇道的形象,转变为一个受害者的形象。这也符合曹雪芹对他那个时代女性的一种悲悯之心。如果说的小人一点,就是家丑不可外扬。
光鲜的贾府,打着孔夫子的旗号,正襟危坐,好像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实际上,修仙炼丹的,偷鸡摸狗的,痴心妄想的,一样都不缺。当然,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展开描述,我也不认为,这是一本批判小说。我还是觉得,这是一本忏悔录,一部青春之歌,一本方方面面展示人性的巨著。读懂了《红楼梦》,也就读懂了人性。然而,人的思想,是随着岁月逐步成熟。所以,每一个阶段,阅读《红楼梦》,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再过几十年,我再写一次阅读心得,估计会有不一样的内容。
好了,就此打住,继续回到文本中。
凤姐告辞后,跟着来催的婆子们一路朝外面走去。然后,接下来有一大段的描写。容许我全文照搬过来:“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这时候,我们的视角,是凤姐的视角。凤姐从秦可卿卧房出来,看到外面风景这么美,联想到秦可卿的病情每况愈下,当然无限伤感。这么一大段对的景致细腻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凤姐的脚步应该是放得很慢很慢,慢得可以仔仔细细看这里的花花草草,慢得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不是有婆子带路么?估计这些婆子,平时就走哪里都是风风火火的,凤姐跟丢了,也没有谁及时发现。
我们常常追求“快”,而忽略掉了很多风景。但是,恰恰只有适当的“慢”,才能感受到很多生活中被忽视的风景。凤姐因为走得很慢,所以,她这一次,有机会去细细品味自然。就拿绘画和摄影来说吧,如果学过绘画的朋友,描绘风景,会看到其中的光影,结构,环境光,漫反射,体积光,开氏色温形成的各种美妙的颜色。然后一笔一笔地,耐心地通过这些细节,去抒发自身的情感。但是没美术基础的人,背着相机,咔擦一声按下快门,一秒钟就拍下风景,容我说一下,这不是摄影,这是照相。不信看看,美术基础越好的人,摄影水平越高。这也是我不喜欢去影楼的原因,因为摄影也算是绘画的拓展,太多没素描基础,没美术功底的朋友,背负着“摄影师”的名号,他们只知道光圈镜头快门色温感光,但如果拿起画笔,却只能画出“小鸡啄米图”,就算把相机性能如数家珍,也只能算是照相机操作员。
好了,言归正传,继续说花园吧。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花园就是“情”发生的地方。不管爱情也好,偷情也好,反正,这种地方,就不是正襟危坐的地儿。
凤姐在花园里落单了,正陶醉于景致,一下从假山后面,冒出一个人,吓了凤姐一跳。原来是贾瑞跳出来给凤姐打招呼。我相信,贾瑞是偶然在花园里遇到凤姐的,但是猛然冒出来,凤姐走这么慢,那贾瑞不知道鬼鬼祟祟跟了多久。估计是等到落单了,才出来打招呼。
贾瑞一面打招呼,一面拿眼睛不住的观看凤姐。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啊。虽说是亲眷,可凤姐毕竟是女眷。这样直勾勾看人,已经是有调戏的意思在里面了。王熙凤也不是吃素的,假意迎合贾瑞,喜得贾瑞神魂颠倒。
先按下后面的情节不表,我们分析一下,王熙凤做为荣国府内当家的人,平时对人,都是严厉惯了。所有的人,看了她,都会惧她三分,简直是母夜叉的形象。为啥贾瑞敢这样去冒犯凤姐呢?还记得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那一回,贾蓉求凤姐的情景么?原文照搬一下:“那凤姐只管慢慢吃茶,出了半日神,忽然把脸一红,笑道:‘罢了,你先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答应个是,抿着嘴儿一笑,方慢慢退去”。
曹雪芹从头到尾,也没写个所以然,我也不乱猜。你们大家都懂的。以后慢慢就会发现,在偌大的一个家族里面,简直是没有秘密可言,什么事情,一溜烟的工夫,就会上上下下传开了。我大胆猜一下,贾蓉这个纨绔子弟,会不会也有口无遮拦的时候呢?他们同在一个义学读书,同一个教师,说不定被贾瑞听到了什么,也心向往之。
好了,胡乱分析,就此打住,我们继续朝下面的情节跟进。
凤姐到了天香楼,大伙让她点戏。凤姐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还魂》是《牡丹亭》中的一出戏。《弹词》是《长生殿》中的一出戏。《牡丹亭》讲诉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与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的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长生殿》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讲诉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也是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可以看出,这两出戏,都是比较伤感的,凤姐还沉浸在秦氏的病情之中,继续感伤。
当然,这种戏份,贾琏之流,肯定是毫无兴趣的,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等王熙凤缓过劲来,发现他的丈夫贾琏,早就不在场了。所有的女眷,其实都不管男人,管不住,也不想管。只有凤姐,随时把老公盯着,生怕贾琏乱搞。凤姐盯的越紧,贾琏越是想尽一切办法,只要抓住偷腥的机会,就绝不放过。
贾敬的生日,就这么热热闹闹过去了。贾瑞以为凤姐有情于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时不时到凤姐那里打转,贾瑞这种旁支亲戚,当然只有白天寻思借口来找凤姐,可惜凤姐忙里忙外,贾瑞一次都没见着。
转眼到了冬至,秦氏的病,也一天天越来越没起色。期间,凤姐,王夫人,贾母,都常常差遣人探病,可见秦氏在贾府女眷中,是很受大家的重视。她的婆婆尤氏,也在寻觅着,找一副好木头做棺材,准备后事。
这边秦氏病入膏肓,那边贾瑞突然造访。凤姐对秦氏,是温情的一面,对贾瑞,是恶毒的另外一面。当然,也可以说,贾瑞是自寻死路。但是,如果凤姐能不理不睬,不加以戏弄,贾瑞的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