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17800000057

第57章 探井

我眼睛一亮!知道机会来了,下面的寄生怪物和村民全都看向了老婆婆,一溜烟的全都向老婆婆走去。

我一招手,示意大家开始行动,强子马上跳下了树,准备就援救老婆婆,郑启刚带着大家守在原地没有动,我知道这里相对隐蔽安全一些,而且这几个人如果暴露的话,绝对对抗不了那些村民,全都是给人下菜的,另一方面,如果那寄生怪物要是回来的话,他是想给我做掩护。

我“嗖”一下跳下了树,一个箭步就冲到了黑井旁,为了不引起那个寄生怪物的注意,我顺着井口吊着的绳子爬了下去、钻进井水中。

黑井里的水冷入骨髓,刚跳下来的那一刹那,我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我马上运转阳气于全身,身体里好像有一个黄色的球体在我的身体里游走开来,我慢慢的感觉到了一丝暖意,冰冷的感觉也渐渐的好转了起来。

黑井中漆黑一片,幸好我早有准备,在树上的时候就已经把一个探照灯戴在了头上,我身手打开了探照灯,眼前亮了起来,但是能见度还是很低,只能看见两三米之内的事物。

我越游越深,真没想到这口黑井能这么长,顺着探照灯所能照到的位置四下查看,井中四周的井壁上挂满了青苔,青苔上还有道道的绿痕,看来应该是寄生怪物造成的。

不知游了多久,我已经能看到下面的平地了,地面上有很多的石头,石头上和地上也全都是青苔,我慢慢的站稳了身形,地面很滑,我站在地上也要尽量的保持着平衡,而且土地因为长时间在水中沉浸,已经很软了,踩在上面有一种踩在海绵上的感觉,脚面的一半已经陷在了泥土里,刚一下来我就发现在井底的左侧果然出现了一条通道,我慢慢的抬起脚又向前游去。

游了一会儿,我突然感觉到有一种让人窒息的冰冷,连身体中运行的阳气都无法抵抗这股气息,这让我更加的确定了前方一定存在着神秘的事情,这一变化也让我更加的谨慎了起来,我仔细的看着前方。

前方似乎有亮点,我又加快了一些速度,当我离那一道道亮点越来越近的时候,我停了下来,不知是因为冰冷还是惊异,我的身上也开始颤抖了起来。

我定睛一看,那道道的亮点不是别的,正是一个个挂在通道棚顶的红色灯笼!灯笼里的烛光红彤彤的,在这漆黑一片的黑井中显得格外的渗人,而且让我不寒而栗的也是奇怪在烛光灯笼怎么能在全是水的井中亮起来?!而且在灯笼的下方,一具棺材赫然矗立在地上!

如果要探查到黑井通往何处,我就必须要经过这个地方,我小心的慢慢向前移步,离那火光和棺材越近,阴气就越重,这看似距离火光五六米的地方,我足足走了十分钟,小心脏扑通扑通的狂跳着,虽说很紧张,但也有一丝的惊喜在其中,如果棺材里有凌若曦所需要的棺灵菌的话,我也不枉此行了。

我抽出了身上的匕首拿在手中,走到了棺材的旁边,看材质好像是金丝楠木所制的棺材,能在水中保持的如此完好,颜色呈现浅橙黄略灰,纹理上看起来灿如金丝,手搭在上面木性温润平和细腻通达,还显现山水或虎斑纹。

看来葬在此棺木中的人应该身份不一般,因为能用的起金丝楠木的人,非富即贵,金丝楠生长于海拔1000到1500米的亚热带阴湿山谷山洼以及河边,其中品质最好的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邛崃、峨眉山,以及四川与云南接壤的地方。目前属于中国二级保护植物,在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具。所以我才会有如此的判断!

不知道棺材里面到底葬的什么人,但是看来我眼下还不能开棺,这是在水中,看棺材的接缝处非常的严密,别说我一个人不一定能开的了这棺材,就算能开的了,这一开棺,井水全都冲进棺材可就完了,再者,如果棺材里葬着什么鬼物,在井中我斗起来也是很吃亏的。

但是让我疑惑的是,这黑井中怎么会有这么一口棺材,阴气还如此的重,那寄生怪物藏匿在这里难道就是为了这口棺材吗?可是寄生怪物力气那么大,想来打开这口棺材应该只是动动手指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却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守在这里呢?

还是先把眼前寄生怪物的事情解决以后再做打算吧!我随即绕过了棺材,借着头顶的探照灯和灯笼的烛光继续向前游去。

又游了一会儿,前方隐约出现了一道光线,应该是快到出口了,我高兴坏了,赶紧游了过去,要是再在井中待一会,不吓死也能冷死。

我来到了光线的下面,刚一到下面我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一丝的温暖,应该是太阳光照射水面的温暖,“哗啦”一声,脑袋探出了水面,我开始大口的呼吸了起来。

几个呼吸间,我爬出了水面上了岸,坐在旁边的地上,周围群山环绕,我突然想到了之前我跟踪女孩儿的时候,那个女孩儿最后就是跳进了一条湖里,难道这里和那条湖是相连的?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看了一圈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里水分充足,而且还是景区,常有人出没,它无论是给自己补充水分,还是出来害人都是十分方便的,在水里寄居也无疑是对它最有利的。而且,想来第一个被寄生的人也是在云南丛林里发生的,这里应该就是第一案发场地。

就在这时,远处几个青年人朝着我走来,一边走还一边朝我挥手,我皱起了眉头,他们眼神很呆板,在目光中看不出任何的情感波动,我知道麻烦要来了。

我这才刚上岸,周边就来了被寄生的人,那外面的情况岂不是更糟糕?这寄生的速度实在太快了,被寄生的人可以继续的寄生下去,我想如果再不制止,那用不了多久,这个城市恐怕都要全部沦陷了。

同类推荐
  • 怪异传记

    怪异传记

    十二岁那年,我摔断了手,外婆请跳大神的老人帮我请下龙王,龙王赐了我姓名,还告诉我,我人生有三大劫数。第一劫在十二岁,我摔断了手。第二劫在二十岁,我不能过河和去阴暗潮湿的地方。第三劫在三十八岁,我不能过桥和去宽阔广袤四下无人的地方,例如沙漠和天台。而今年,我二十岁。坚信科学的我,去了阴暗潮湿的地方,然后······
  • 掘墓神医

    掘墓神医

    当僵尸遇上医学系学生,盗墓遇上现代医学,它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是一个讲述当代神医进入墓中探索的故事!什么?你说神医没有“金刚指”怎么开墓门?你真是太落后了,这都啥年代了,还金刚指啊?现代科技解决一切,直接把吊车开来!吊车不行?不怕,那不还有矿车呢!什么?!矿车也不行?那你等着,劳资先到军区看看!
  • 五羊历险记

    五羊历险记

    五羊历险记,推荐8~13岁少年男孩看,主人公是根据一部大家熟知的动画的角色,不喜勿喷。
  • 撞鬼—鬼压床

    撞鬼—鬼压床

    撞鬼系列,故事均是本人亲身经历,我虽然用很多科学的方法解释了原由。可是当时的场景,还是叫人不寒而栗!
  • 墓体

    墓体

    盗墓,一个令人唾弃的职业,但谁能想到地下埋存的墓体,会见证世界历史的一切,因为世界里存在着许多的墓体,墓体是一种墓葬类最早的墓,但是其中夹杂的东西,引起了世界的开始与尽头,从而牵扯整个地下盗墓网的巨大隐形计划,即将浮出水面!
热门推荐
  • 九索之天缺篇

    九索之天缺篇

    故事的开始就是故事的结尾。探寻的开端,或许就是一个错误。只不过是一场没有任何预料性的赌博,遗迹之地这个安宁而又祥和的古老之地,再次成为了这片星宇的中心。此刻,一切的故事都将在此处开启。以兴趣为由的天缺,辗转之间,来到遗迹之地寻找一块传说中的石头,与遗迹之地的三位守护者做了一个长达十三年的约定,抱着一种玩乐的心态,将所有的赌注押在了一个无知的小孩的身上.然而,就这这样的一个小孩儿,让他们找到了心中的归属。这归属,却转眼间又湮灭在了一片火海之中。此刻,一个人,一群人,再次迷失...
  • 悟空传之圣皇

    悟空传之圣皇

    悟空渡劫遇袭,被带到末日将至的异界……危机接踵而至,他从容面对,与强敌斗智斗勇,最终破局而出,令强敌众神喋血,诸圣洒泪!
  • 寂灭灵天

    寂灭灵天

    这是一部,你意想不到的小说。在这里你会看到前所未有的小说过程。
  • 重生灌篮世界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盗墓之腐女的作死旅程

    盗墓之腐女的作死旅程

    徐曦19岁,资深腐女,旅行中无意发现的紫水晶项链带她穿越到盗墓笔记里。而喜爱玄学的闺蜜在这过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迷雾重重,而揭开迷雾后又留下了什么,命运像是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她将何去何从。ps:文案无能星人,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指教。
  • 杯雪·夜雨打金荷

    杯雪·夜雨打金荷

    南宋年间,金军南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乱世出英雄,一漠北少年凭一神出鬼没之剑搅动整个江南局势。他夺走奸臣之赃银,并巧设计谋、暗渡陈仓,与京都三十二缇骑苦周旋,最终将银两送往淮上抗金义军,缓解义军军饷匮乏之苦。一伙卑鄙之徒却妄图渔翁得利,挑拨易袁双方,使得最后漠北少年与袁老大山颠决战。这一战的结局究竟如何?文家称霸武林的阴谋究竟能否得逞?义军与缇骑之间的矛盾又将有怎样的发展,一切尽在《杯雪》中……
  • 狂妻驯九夫

    狂妻驯九夫

    文静,本是现代豪门文氏长女,商界女王,意外穿越异世,重生在大衍皇宫。一个意外,让她不得不女扮男装成为二皇子段天宇。看似慈祥可亲的外公,实则却是心狠手辣野心勃勃,到处心积虑想要除掉对手登上帝位。
  • 梦仙成真

    梦仙成真

    罗凡,平凡的名字,平凡的人,创造出不平凡的传奇!他,出生帝王之家,本为太子,奈何一夜之间国破家亡从此沦落为乞丐,尝尽人间冷暖,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修真。修真,何为修真,修出真我,修出自在,从此我命由我不有天。
  • 人来视往

    人来视往

    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人来视往》,作者沈德新随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