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对高太后编了一个弥天大谎说:“滔儿,我已经不是从前的十三哥儿了,三年前我仙去,元神经历重重磨难来到天宫。在天宫我见到了太祖爷,他老人家原来是元始天尊座下徒弟“火德星君”。太祖爷是特意求了玉帝和王母娘娘要见这个晚辈,从预备列入仙班的修仙者中招我相见。太祖爷跟我说:“当年玉帝见人间唐末五代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断,凡间人民哀鸿遍野,天罡伦理败坏,民怨直冲天庭!便遣火德星君转世人间一扫寰宇,拯救黎民百姓。太祖来到人间,一番征战治理,终解了人间战乱疾苦。太祖在凡间差不多完成使命时,玉帝急招太祖回天庭复命,他老人家走的匆忙,没有交代好后事,给后世子孙留下了未完的烂摊子。而我这个后辈龙子龙孙,英年早逝,未立寸功,便给我讲了许多天道王道,还请玉帝派遣武德星君下凡间助我建功,强我大宋,弥补太祖留下的诸多弊端,这才有了你我今日重聚。”
由于古时候统治阶层为了更好的鱼肉统治百姓,常常把自己神化并无限夸大,人民深受封建迷信蛊惑,对鬼神邪说深信不疑。高太后也不例外,本来正值晚膳,她精心备了酒菜想和现在对面的老赵享用,而她听老赵讲天书听的正入神,一会惊讶!一会叹服!竟也忘了用膳。老赵讲了一通,正是口渴,喝了杯桌上的青梅酒又接着说:“太祖他老人家法力如何之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用法术预测,让他看到了大宋周围强敌环伺,后来如何被金国和蒙元欺凌!……”讲到金国这,老赵用特意配以凝重的表情和沉痛的惋惜的语气,又把岳飞韩世忠抗金的故事都通通讲给了高太后听,当讲到梁红玉巾帼不让须眉,擂鼓助战黄天荡的时候,高太后更是听的心里热血澎湃,拿起眼前酒杯喝了整杯青梅酒,双手拍着桌子连连叫好!引得廊下婢女宫监不知太后这里发生了何事,虽有警觉,也不敢进太后寝殿探明。就这样,一个讲一个听,不知不觉已经至次日天明。
日上三竿,皇宫内又开始了日间的忙碌,门外秋菊在寝殿门外来回踱步,正焦急的等着太后早起。寝殿内,青梅酒香满溢殿内,明媚的日光穿透殿窗锦帘,绚丽的照在相拥而眠甜睡未醒高太后的脸颊,困倦中她自觉阳光有些刺眼,便无心恋着慵懒,睁开双眼,看着熟睡的眼前人,满心的幸福又夹杂着些许不安和忐忑!她在想:如今夫君是回来了,不管他是人是鬼是仙?夫君终究活生生的在自己身边,血肉鼻息和曾经的夫君无异,只是年轻了许多也没有续须,少了些英武成熟之气。可转念想到夫君是应着太祖和天庭旨意回来的,那夫君就会和自己当今的儿子官家要皇位,争全力,这皇权至上又有多少人能放手,父子要是为此起了变故牵扯上那许多无辜的人为争夺皇权殉葬,可如何是好?想到这她又不免有些后怕!这时老赵抻了个懒腰,缓缓的起了身正好看到焦虑发呆的高太后。他关切的问道:“怎么了?什么事这么上心?”高太后深情的握着他的手,诚恳的说出心里所想:“你回来了,针儿的皇位怎么办?就算我再严加封锁消息,人多嘴杂,不出一两日,皇儿,朝野上下都会得到风声,到时候你们难免相见,针儿已经承袭皇位,事必躬亲,现在又同那王右相变法图强。你这时候出现,我这做娘娘的怕你们父子为这官家权柄父子相残!”说完心里话高太后幽幽的哭泣起来。老赵听了高太后的心里话,内心也犯了难!但他毕竟是后来人,对历史又了解的颇深,就想着找大脑要历史惯例,化解眼前太后的疑虑和危机。思虑片刻,他就找到了答案,当太上皇!这个先例自古有之,便做了些老赵自己的想法跟高太后合道:“针儿,自然还是皇上。针儿继了大位,我现在回来便只是太上皇,我不临朝听政,我只愿与你同游我大宋名山大川相扶到老!整精武备,变法图强,自然不是针儿处理得了,变法先由着针儿和王安石去变,还得你从旁看护。至于军武,当然是由天界和我同来的圣君去完成喽!”高太后听了他这么一说,心里安定了许多便又跟老赵说:“你还是早见针儿吧,还有那班旧臣?”老赵有些犹豫,思虑下回高太后说:“那就叫针儿来吧?旧臣们你安排个说话处,我逐一面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