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海鹏口中得知,案件发端于他的下游客户,警察顺藤摸瓜找到供货的杜海鹏,在他的仓库找到的农药经过检验,证实为假冒产品。杜海鹏说这么多年来,他严格遵守索票索证,建立台账等制度,来货的发票、证照和产品检验报告等文件真实有效。出事的农药都是从厂家的授权的代理商那里采购进货。他实在想不明白,仓库里的农药怎会变成假货呢?同样的假冒农药,警察在代理商那里却没有搜获,使得他百口难辩。
“代理商送货过来,还是你们上门自提?”杜天明问。
“送货过来。”
“平时谁负责收货?”
“吕剑波熟悉业务以后,全部交由他处理。”
杜天明暗吃一惊,他的猜测似乎得到了印证:“吕剑波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农药变假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他业务不精,被人蒙骗,二是他心术不正,徇私舞弊。”
“你说他徇私舞弊?应该不会吧!”杜海鹏摇了摇头说。
“希望不会,我有提醒过你,叫你小心他使坏。”
“你怀疑他对仓库的农药动了手脚?”杜海鹏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吃惊地望着杜天明:“剑波不是那种人。”
“如果他心里没鬼,为什么要躲起来。”
“或许他只是害怕而已。”
“你们要想办法找到这个人,这样有助厘清案情的细节。”刘律师说。
“现在连警察都找不到他。”杜天明沮丧地说。
事情往后的发展,使得杜天明明白专项行动隐含的意义,正如马玲所说的那样,困难而复杂。轰轰烈烈的专项行动中,部门的工作变得谨慎而富有效率。杜海鹏的案子,好像有一个时间表拉扯向前,令人觉得似要赶在某个日期之前结案。
刘律师向杜天明要了一笔钱,他说可以疏通看守所,杜海鹏将会得到某些照顾。可是杜在明每次探视,发现杜海鹏一次比一次憔悴,他看起来似乎没有得到照顾。每次回来追问刘律师,他总是含糊其词,左顾而言他。杜天明明白所谓的人脉关系没有派上用场,或者可以说刘律师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在接手此案时,他自信满满的表示可作无罪辩护。现在,或是他的人脉关系失灵,或是南郭先生原形毕露,刘律师再也不敢提及无罪辩护,反而力劝杜海鹏认罪,争取宽大处理。按马玲的说法:律师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人脉关系。刘律师在这两方面全都欠缺。一审开庭前,杜天明毅然撤换律师,不惜花费更高的代价,换了一位五十多岁,看起来更有经验、更为可靠的何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