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气运两脉
非礼勿视,呼秋可没有偷窥少女睡觉的毛病,将头偏向一侧。片刻之后,呼秋似乎听到一丝响动,心中觉得不对劲,房间太安静,少女的呼吸声也听不到。赶紧跃身石床边,床上被袄整整齐齐,不见黑巾少女!
呼秋又是一顿仔细搜寻,仍然毫无发现。“第一次见她背影,她也不见了。看来这少女定是知道这房间还有密道,藏起来了。”呼秋稍微宽心,瞌睡也上来了,躺在床上沉沉睡下。
密室之中不分昼夜,呼秋醒来自当这是早晨。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起人。石桌边,那黑巾少女又出现了。“喂!随缘,你不用怕我,以后不用躲起来。对了,你吃早餐没?”呼秋走过去,心中想着家乡十门的牛肉米粉,桌上热气腾腾就出现两大碗。
“吃吧,这是米粉,也是大米做的,很好吃!”呼秋端碗就是一大口。随缘端起碗,却是先将米粉上的牛肉挑出来放进呼秋碗中。“傻丫头,这是码子,也是浇头,吃米饭要有这个才好吃!”呼秋解释。但是随缘还是见牛肉挑了出来。“原来你不吃肉啊!”呼秋似乎有些明白。
吃完,呼秋准备出去转转。防人之心不可无,他叮嘱随缘:“你千万别出来,那外面有个老和尚,功夫好高好高!我们两个都打不过他。”随缘似乎也没有出去的意思,只是静静地看着桌上的残局“七星聚会”。
建文和尚盘膝坐井底,仍没有念经,见了呼秋,直接发问:“小施主问了朕不少问题,不知小施主名号?”
呼秋也老实:“我叫呼秋。一口之乎者也的呼,中秋月圆的秋。”
“一口之乎者也?”建文稍思片刻,在地上写出了“呼秋”二字。“这个呼姓倒也奇怪,可不是中原姓氏。可有表字?”
呼秋一怔,明白古人有名有姓,一般都有字,关羽不就字云长嘛。心思倒也机灵,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回答:“字安之。”建文一听,赞道:“这表字倒是极好,小施主定是出生书香门第。”
两人又是闲聊一阵,呼秋心中惦记着建文的高深武功,问:“大师你的气运掌怎么如此厉害!”
两百多岁的建文自然知道他的小心思:“想学?”
呼秋点头不迭:“想学想学!”
建文又说:“这气运掌是皇家独传绝学,朕困于此,人间已失传,那燕王皇叔也没法练成。你想学,可要有九五之尊的气运才行。”呼秋对当皇帝可没什么兴趣,讪讪离去。
建文手一挥,呼秋又被抓住了。“气运掌可测生机气运,朕倒想对小施主试试。”没等呼秋回话,建文连拍七掌,呼秋头背腹及四肢皆中掌,倒也不痛,只是麻麻有些****。
良久,建文头顶居然冒出丝丝白气,白玉面色也变得发红。停住手来,建文大骇:“施主生机如死绝之人却又生生不息!气运雄浑如群龙乱舞,缥缈又如飞雪惊鸿,朕如此功力居然也无法揣测,真是奇哉!看来小施主仙缘不浅,仙机莫测。”呼秋倒不奇怪,心想自己是个穿越者,从二十一世纪而来,你要是能测得到才奇怪呢!
“这气运掌,呼小施主想学便可,只需答应朕一个要求。”建文态度变化快。
“什么条件?”
“小施主如能出去,定要替朕完成心愿——平叛复国!”
呼秋一听,心想这可是强人所难。且不说能不能出去,即使出去,自己一个山中少年又怎能平叛复国?再说建文皇帝活了两百多岁,按历史推断,出去之后面临的就是明末清初的乱世,明朝自身都灭亡了,何来平叛?如何复国?
见呼秋沉思不语,建文帝接着说:“朕自知此事非同小可难比登天。朕困于此地百年,朝思暮想,这平叛复国朕也想出了良策。”
呼秋一听,兴趣来了,这老和尚孤家寡人,能想什么办法去打倒外面的皇帝和千军万马,自己再登顶?
“平叛复国,唯有二脉!”建文正色说。
“二脉?任督二脉?你武功那么高,但是也打不过人山人海啊。”呼秋摇头反驳。
“治国如治病,这二脉良方是朕苦思得来,小施主定要牢记心中。一脉乃皇室血脉,平叛岂可师出无名。名不正,言不顺,这皇室正统是人心所归,沫猴而冠之辈岂能长久?另一脉乃南北之脉。南船北马,自古江川所隔。隋炀帝可谓千古一帝,开通大运河,南北气脉相连,致使李唐享三百年太平岁月。平叛复国,这南北之脉紧握手中,兵马粮草源源不绝,何愁大事不成?”
呼秋听了,暗自叫绝:“建文所说的二脉复国,不正是后世的舆论攻势和经济战争啊。皇室正统血脉尚存,必然会有谣言四起;南北运河握手中,不就捏住了帝国的经济命脉啊。有钱有粮,再加上人心鼓动,这造反的事情还真有几分把握。”
想了一会儿,呼秋突然又发现了问题,问:“大师,这平叛复国需要本钱啊,小子身无分文,即使出去,温饱难测,怎么招兵买马打通南北漕运啊?”
建文帝颔首点头:“小施主果然心思缜密。这本钱自不用愁,当年朕让皇后将国库宝藏藏于深山,有百万两黄金之巨。小施主出去找寻,大事何愁不成!”
呼秋有些心动,他倒不是对造反感兴趣,而是想着比造反还要难千倍万倍的事情,那就是如何穿越回去找到小蛮,只是想:“有了这一大笔钱,我应该方便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