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龍门
天嘉七年,隆冬大雪。
龍门门主陈垚独自站立于建安城南,朱雀门外的新安寺院墙高处。面朝西华门观看良久。直到丧钟敲响的一刻,替他撑伞的俊俏随从定定地看着陈垚的背影。仿佛忧伤能从这副身体里流出来。
“一代明主!”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陈垚喃喃自语,接过伞:“小四,随我去趟望春阁,看看你聆姐姐”。
“前日我才去看了她,脉息渐稳,面色稍微好了些。”小四自陈垚三人来到梦都便追随着他。龍门的兴起也有这个俊美小伙的功劳。
此时一个身着素衣的小厮从高墙边上一路小跑着朝望春阁而来。“报——!镇北将军,薨了!”
虽早知有此,但听到这儿,他还是顿了顿步子。抬头看着愈发急切的漫天大雪,掸了掸肩上的雪花,坚定地朝前路走去。
“风起,舞毕,是时候了!”
陈垚这话让小四有些振奋。四年来精心筹建和暗自发展的龍门终于到了云起龙骧之时。
望春阁院内,那颗桃树以参天之势托起厚厚的白雪。雪花飞散,如白色的花瓣苍劲地飞翻而去。
屋内炭火噼里啪啦,烧得格外旺盛。整个屋子暖融融的。丁聆束发而坐,倚着软实的靠枕撑开窗户,随着凉气扑面而来,丧钟带来的忧伤,就在此刻殆尽。
雪花变得越来越轻,随着微风轻巧地飞舞的时候,透过窗户,他看见陈垚推开院门,撑着油纸伞进来。
皑皑白雪把门口的人衬得格外明亮。丁聆从未见过这么刚毅,幽静的脸庞。他的模样仿佛就是自己多年来心中所想。丁聆觉得她内心所有的柔和,正在一点点绽放。在这个午后,精神格外好的丁聆好像第一次这么清楚地看见陈垚。而窗外的冰天雪地和那凉丝丝的空气就是此刻对于陈垚最好的场景。
陈垚进门的时候,打开了已经准备多时的笑容。丁聆见了,顿觉心疼。自己病怏怏地拖累他和董海四年,不仅没有帮上一丁点忙,反而成了他们的累赘。
“已经吩咐下去了,祭祀有条不紊。镇北将军死于心疾,去得安然。老于他们特地准备了天灯。还请聆姐姐写些祭词。”小四轻声说着。
“我文笔向来不好,此事不必了。心诚则灵。”
“小四,你下去吧,我有些事要和你聆姐姐商量。”
“是!”
房里的大夫张婆婆也跟着出去,关上房门,各自忙去了。
“这几年辛苦你了!文帝走了,便再无后顾之忧。不必暗地里观察和帮助他了。起初是因为子高眼里只有文帝,与你保持距离。如今……”
“我们来此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你的病况好转。我也已经如愿见他。只是这朝堂之上的党争不比私下。我想既然来了,就定要救他。让远离牢狱之苦。”
沉默良久,丁聆还是说出了心里所想:“这,才是你来这儿的主要目的。相信这也是龍门暗地存在的意义。这四年来,你插进朝堂的人也是这个目的吧!可我们都不知道,改变历史会出现什么后果!”
“当初我们费尽心力,让你和他见面。结果你也看见了。他不仅不愿相信我们,还动了杀心。对于历史记载的他的下场,他会否相信,难说。再有,如今文帝一去,朝堂明面是太子顺承皇位。可党争或说帝位之争不会就此结束。他韩子高位高权重,又是先皇的顾命大臣,觊觎之人不在少数。况且当中还有顼王一族。此事之难,当有所准备。”
“这两点我都想过。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甚至差点丢掉你的生命才来到这里,我不想半途而废。只盼董海早些把隐藏虫洞的工事著好归来,我们便有了稳定的退路。”陈垚说这话的时候,看着丁聆枯瘦的脸颊,怜惜油然而生。
“接下来的这几天,相信朝堂上会有动静。我也会着手开始准备,但愿能让他全身而退。”
“卓一先生回来了!”
“我这就去!丁聆这边就拜托你了!”陈垚对门边的张婆婆说道。
“门主放心!”张婆婆微微鞠躬。
自龍门入住原就衰败的新安寺来,这偌大的寺庙就以修缮闭寺为名不在接待添香之人。僧众也都迁移到别的寺庙安顿。龍门各大商铺和铸造工厂的头目就都在这里报备运营情况。近三年来,新安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却暗里兴旺起来。
正殿内的佛像唯独留有一尊文殊菩萨,这是陈垚的要求。正殿大门前十几条大汉正喊着号子,立起一根直径约莫半米粗的柱子。顶端飒飒飘着一面大旗,白底黑字写着“龍门”。
“长江下游的码头的账目已经结清了。各大漕帮也都信服。下月开始上缴租金。”
“好!水运将是我们的重要运输方式。如今扬子江和浔阳江各个码头均为我所有,实在是好!卓先生好本事!”
“哪里,全靠门主运筹帷幄!能提早半年收购完成,完全超乎我的预计。”
说话的是龍门分管财务的一把手,黑白两道能通天的狠角色卓一先生。算术、地理、哲学、诗词、音律无一不通。此人最为感兴趣的是当时还未在数学领域分支出来的物理学。这可是陈垚的强项。由此两人成了高山流水一般的知音。
“哥哥好本事!你这纵横之术算是运用至极了!”
卓二听闻自家哥哥回来了。打着哈哈从行武堂过来。卓二先生和卓一先生虽是同胞兄弟。可风格却截然相反。卓二先生孔武有力,武功盖世,十八般兵器无一不通。是随着哥哥前来教习龍门众人武术的教头。二人对陈垚可谓忠心耿耿。
“二哥哥真是好耳聪目明啊!这么快就知道卓一先生回来啦!”
“啊——哈哈哈哈哈!”
一阵笑声中,这高三丈有余的大旗柱子立起来了。陈垚看着这龍门二字,竟然出了神。
“嗯,不知道我董贤弟何时能完工啊。恐怕就差他这一步了!”卓一先生虽是有些急切地说,也意在提醒陈垚,箭在弦上。
“哦,呵呵,快了。前几日还有报说工事进展顺利。”
“由门主亲自设计的机关来保护虫洞,必定万无一失。真相去开开眼界。”
“卓一先生放心,只要工事完成,便邀你随我前去!”
卓一先生缕缕胡须,微笑着点点头。
“报门主,北边武州、巴州、荆州的联络点已经建成。按门主吩咐均为米面粮食铺。”
来报的是分管龍门79家商铺、32家酒坊、24间新建寺院的大总管龍四,也是小四的父亲。除了43家武馆由卓二先生分管外,所有的盈利性商铺和寺院都由龍四总管。这龍门的门号,也由他所起。
起初的龍四只不过是一间酒坊的老板。经营管理很有一套,他的酒坊在建安城内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酒馆。各个王公贵族皆为座上客。
若非小四的引荐,龍四到今日也只是个酒馆的老板而已。这龍四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同事也是个本分的大管家。
“嗯!米面粮油皆为百姓的刚性需求。只要品质好,服务到位,任何地方都能红火起来。龍大哥你也辛苦了。”
龍门有卓先生和龍四经营着,凭借着陈垚的决心和运筹,一天天就这样发展壮大起来。
“今日我龍门的店铺能开遍各郡主要城市,全靠大家鞠躬尽瘁!我龍门的宗旨一向是赏罚分明。今日除了年底分红,我还要给卓一和龍四一份礼物。”
说完,啪啪拍了两声,只听得轰隆隆的巨响由远及近。又是十几条壮汉喊着号子,推出了,一架******。
“二位请看,这便是我送于二位的礼物。平日里你们太过奔波。有了这个,你们办事出远门就不用骑马这么累!”
“你们可以叫他龍门号。它是一架简单的螺旋桨******。”陈垚回过头见身后两人目瞪口呆,完全做不出其他的反应。接着说:“你们可以当它是一只大鸟。可以带着你们飞起来。比骑马可快多了!当然过几****会教你们操作的!”
“这,这……送给我们的?”卓一先生从刚才惊呆了的表情中醒悟古来。“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个东西我已经研究了好些年了。终究没有成功过。”
“其实也没什么,它主要是凭借空气的阻力和上升力,随着螺旋桨转动,带动气流,让两支巨大的翅膀有风可以蒸腾上天。”
二人急切地走到这个“大鸟”身边。用双手去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