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热闹了一个将近一个月的校园突然间就变得冷清下来,这到底是为啥呀?原来,国庆节到了。
在南通大学就读的所有学生当中,像我这样来自外省的学生并不算多,而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江苏省内的各个地方,比如徐州、盐城、苏州等地。由于从学校到家里顶多也就是乘坐五个小时班车的时间,更何况有学生家长还会亲自开着私家车来学校接孩子回家。所以,无论是周末还是国家法定节日的放假,对这些省内的同学来说,回家还是非常方便的。
这不,九月三十日下午,他们就拉着行李箱离校啦!而我们这些外省的学生,就只好待在学校里。不过有些高年级的同学也会和几个好友一同去学校周边的县市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去旅游。但对于像我这样刚刚来到南通才一个月时间的人儿来说,我还是对这座城市充满着一些敬畏,不敢随便去乱转。
不过呢,这个国庆也很特别。
先说这天气吧,灰蒙蒙的天空没有一丝太阳光,蒙蒙细雨从天空向地面齐刷刷地飘来。
学校南门与西门两侧的开放式围墙上都拉着两条横幅,上面分别写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但这飘飘洒洒的细雨却将它们无情地打湿了。
图书馆南侧的菜刀湖上,细雨亲吻着湖面,让湖水荡起较小但繁多的涟漪。落在校园路面上的雨水很快就顺着路面自中间向两侧的缓坡流向了路的两侧,最后就从路两侧的排水井口流了下去,“哗啦啦……”排水井口雨水下跌的声音清脆响亮,不绝于耳。
尽管路面上有缓坡排水,但它还是很潮湿,所以校园里也就没有多少人在走动。整个校园似乎就在场细雨中酣睡着,偷得一时的闲暇。
“走吧,今天国庆,咱们去学校周边转转!”班里的喜洋同学来到我们宿舍叫我。
“好,我正愁每人和我出去呢!”我高兴起来了。
“哦!不要忘了带把雨伞,外边正下着雨”他这么提醒我。
“知道了”我从衣柜里拿出了那把由中国移动赠送的橙色雨伞。
“你看我们是步行去还是骑自行车去啊?”他问我。
“那要看我们是要去哪里转啦!”
“先去啬园吧,而后再去狼山风景区”他好像早就规划好了。
“那最好骑自行车吧,狼山风景区距离学校可有点儿远”我说。
“就这样定了”他也高兴着。
他和我来到地下车库各自推着自行车走出了公寓区。我俩都骑上了车子向前开进。
在我的家乡,一年四季很少下雨,气候就非常干燥。而在南通,这雨似乎就是家常便饭,一个月要下好几场。就在我们刚来学校军训的那几天也下了两场,同学们都很高兴,因为下雨当天的军训就会被取消。不知道同学们这种对雨的爱到底纯不纯,但我却非常喜欢这雨,就好像好多年没有吃过面包,手底突然有许多面包了,就会拿起来吃个够。
所以我骑在自行车上并没有打开伞,两只手都扶着车把。那沙沙的雨打在我的头上、脸上还有我的后背上,感觉惬意无限,我非常喜欢接受这样的洗礼。由于我的上身只是穿着一件T恤,下身也只是一条短裤,所以我对雨的触摸就特别敏感,我在想:雨,下吧!让我喝个够!
喜洋似乎对这雨充满畏惧,他右手扶着右侧车把,左手将雨伞撑过头顶,生怕雨点打在他身上。不过,这也跟他家所在的地方有关系。他来自连云港,和南通一个样,那也是一个沿海城市,同样经常下雨。所以他的情况正好与我相反啦!
“你怎么不用雨伞啊?”他蹬着车问我。
“这雨下得又没多大,我想被它淋淋,洗洗着天然浴”我说。
“你的T恤都快紧贴肉皮了,你就不怕被弄感冒?”
“没事,在有几分钟,咱们就到啬园了,等下了车,我在撑起雨伞,这湿着的衣服很快就会被我的体温给烘干的”
“哈哈哈!你真有意思!”他笑得有点儿合不住嘴啦!
喜洋和我两个人撑着各自的雨伞漫步在啬园里。尽管没有什么游人,但园里的国庆氛围还是比较浓的。刚进大门,我们就看见一面巨大而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大门斜立着,红旗的两侧有两个用花卉摆成的图案,深红的底色,绿色的数字,它们就是“1949”与“2011”。
撑着雨伞,背靠着五星红旗,我让希望给我拍了张照片。“咔擦”一声,历史又一次被定格啦!
在园内一条小路边的石头上,镌刻着张謇先生写的一段文字: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着,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
在提着行李刚住进学生公寓那个时候,我就在学校发给我们的介绍南通这座城市的材料中了解到:啬园是南通规模最大的植物观赏园,是南通空气质量最好、负离子含量最高的生态园林,素有“城市氧吧”之称。而这次我与喜洋在其中的漫步也印证着这个名副其实的啬园。
………………
南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在国庆放假前一天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发出了“一封家书”的征文通知,意思是让刚来学校一个月的大一新生给自己的家里写一封书信,向家里人讲述一下学校这边的有关情况以及刚来学校的感受等。
从狼山风景区回来吃过晚饭后,天也黑下来。我就在八号教学楼的106教室提笔写起了这封家书。
亲爱的妈妈:
您好!首先,在这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二周年的欢乐氛围中,向您衷心地道一句:妈妈,您辛苦啦!
当您收到这封信时,我的灵魂已深深地融入南通大学的肉体里。
在时隔三十六天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得八月二十六****从家中起程的情形。匆匆吃过您做的米饭之后,我便带着前一天已经收拾好的行李去村口等车。您坚持要陪我去等车,而我却不让您去,最后您还是去了。在那里,您坐在石凳上,双眼观看着路的另一头,心里肯定在想:这车怎没还没来呀?一段时间后,车还是没来,而此时在一旁的我看着您坐在那里的不雅观情形,开口讲话了:“妈妈,您还是先回去吧!我一个人等就行了,您看您穿得这么破烂,而我却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这让人家看了我该有多么的不自在呀!”听了我的话后,您好像明白了什么,您对我说:“那你路上千万要小心,我先回去了。”“嗯!”我当时几乎不想再多说一个字。而妈妈您在回去的路上还时不时地转身回头看着我……
现在,我真恨自己,连一声“再见”都没有对妈妈您说。作为一个即将远赴他乡的游子,我当时的思维近乎麻木啦!
在柳园站登上发往南京的列车后,我终于有了第一次乘列车的体验。从柳园到南京的路程是十分遥远的,因此这时间也是漫长的。前几个小时我还沉浸在第一次乘列车的新鲜味中,过了一段时间后,乘车的无奈、苦闷……一齐向我涌来,特别是孤独,因为列车上的每一张面孔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我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您呀!突然间想给您打个电话,不想多说也可以,但至少报个平安也行啊!可惜的是,我特别的可怜,直到上了列车,我还没有自己的手机。这可怎么办呢?借别人的手机一用?当然不行呀!因为我丢不起这个人,别人会认为“这年代,没有手机的人不多啦!”所以,我只好强忍着内心的痛苦,默默地驶向远方。
我买的车票是硬座,坐得时间久了,臀部就会痛。可这还算是幸运的呀!妈妈您知道吗,列车上有很多人的情况比我糟糕多啦!有的人没有座位,只好站着;有的人自带小凳子坐在车厢中间的过道里;有的人把床单铺在过道里或者别人的座位底下,然后自己就睡在上面;有的人……这一切的一切,终于使我明白您当时为什么要亲自送我到村口,因为您明白,远行的路上充满了艰辛,而这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我来说,在脑海中却是一片空白呀!
经过近三十三个小时的“爬行”,列车终于到达南京站,当时是上午十时五十分许。走出南京站的我,真正感受到传说中的“桑拿浴”了。南京的天气真是热极啦!我原本以为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家乡的夏天已是足够的热了,可是南京却更生一筹啊!这时,我在心里默默地对您说:妈妈!我已到南京啦!一切正常……我本打算在南京游玩一两天,可是,由于资金不足,我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于是,我又立即改乘长途汽车向我梦寐以求的南通大学驶去。
我到南通大学的准确时间是八月二十八日十七点三十分。一踏进南通大学的校门,空气中弥漫着的泥土的芳香便扑鼻而来。校园里宽阔的道路;穿着各异的学生;清清的小河;高耸的教学楼……这一切的一切,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当晚,我在学校二食堂后的学生公寓门卫处借宿。第二天早晨八点三十分许我便来到了建筑工程学院,找到了学院的领导,希望他们能为我安排住宿,可是他们却说时间还早,无法安排呀!不过,他们让我同我们的辅导员老师一同去住宾馆,费用由他们来承担。多么热情的老师们呀!不瞒您说,我当时兴奋得要跳楼呀!
于是,我和辅导员便在学校北门的情缘宾馆住了下来。空闲时,我便出去转转,因为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奇的啊!在八月三十一日早十时许,我终于住进了大学生公寓,这标志着我在南通大学终于安定下来。
南通大学始建于一九一二年,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它已成长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队伍强大,科研实力雄厚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美丽的校园,热情的师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所百年学府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顿时有许多话想对您说:“妈妈,您应该为我而自豪,因为我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啊!”
行走在偌大的校园之中,总感觉校园太大,而自己的脚步又太小。几天之后,我终于买了辆自行车,骑着它来欣赏校园的无限风光,每到一处,我总想起那句广告词“除了你的脚步,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我紧紧地依偎在南通大学的怀抱中,就像我小时候依偎在妈妈您的怀抱中一样,舍不得分开……
妈妈,请您放心,尽管您的儿子孤身一人来到南通大学,但,这里有许多甘肃的老乡们;有许多热情的师生们……可以说,我已融入到了南通大学这所大家庭里,所以我不会感到孤单啦!
我明白,南通大学是我理想人生的新起点。我将在未来的四年时光中,紧紧追寻梦中理想的天堂。今天,我为南通大学争光;明天,南通大学为我而自豪!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担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我将谨遵您的教导,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争取早日把自己塑造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请您放心,您的儿子会在未来的每一天中做更好的自己!因为我坚信,只要我竭尽全力去奋斗,南通大学是绝不会让我失望的!
谨此数语,以表对您的无限思念,对百年通大的美好憧憬!
最后,祝您:
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您的儿子:鹏刚
二零一一年十月一日夜
这封信写好后,我不仅向学生社团联合会投了稿件,而且将其郑重地装进信封,通过学校的邮局寄回了遥远的家乡。
在用手机通信已经非常普遍的今天,通过这种传统而古老的方式与家人联系,就显得意义非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