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僧一烛一挂像。
僧是老僧,法号烛影。
一点烛火,仿佛被施了定法,没有丝毫的晃动,如同老僧平静无波的脸。
挂像上画的亦是一位僧人,僧衣飘飘,面带微笑。一手胸前执礼,另一手虚垂腰间正捻动一串佛珠。整个人似虚空而立,满是出尘的气息。
烛影大师平静地在挂像前打坐。参悟挂像已有百年了吧,对于一个曾经的修道者来说,百年时间并不算久,但这一百年完全改变了他。
所有的不甘、耻辱、仇恨都早已平复,曾经的骄傲、豪情、不羁也如烟云般消散了。
一画一世界,无我无尘埃。
参悟挂像是烛影大师每晚的比修之课。即使在下山游医的日子里也从不例外。记不清是哪一年的哪一天了,挂像中僧人的头顶突然出现了一个光点,那是百会穴的位置,光点甫一出现,老僧下意识地就运用师门法诀由百会穴引气入体,做了一个简单的循环周天。
尽管他的丹田早已被废。
如果是初到这鹤印峰的那段日子,漫说这师门法诀,任何关于师门的一丝一毫牵扯都会令他痛苦万分。
岁月抚平了他,更应该说这挂像成全了他。
时光流转,万象归一。老僧有时宛如一座大山、一湖静水,浑身散发出一种从容、平和。
之后的某一日,挂像上又出现了第二个光点。丹田被废,功力全无,但他的记忆仍在,依旧运转心法,从百会穴引气入体经过第二个光点至“丹田”,如此往复。
又是某一天,不经意间出现了第三个光点。百年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代表着穴位的光点逐渐增多。每次多增加一个穴位,心法运转则繁复不止一分。
烛影大师对挂像的参悟随着岁月的变迁每日更有不同。多少次恍惚中挂像里的僧人似变身一个多年的好友,又或是一个得道高僧,和风细雨,讲述天地变迁,又像传授佛理、交流道法。
如此,烛影大师对这身外世界又是另一番感知。龙腾虎跃,斗转星移,或许只是茫茫浩瀚中的一个影子;一草一木,尺山寸水,未必不能搅动天地,爆发无穷力量。
参悟挂像已过百年,挂像上的光点仿若天上繁星,多不胜数。烛影大师的心愈加平和。
今夜或将不同。
烛影大师如是想到。挂像中最后一个光点闪过之后,此时法诀运转即将完毕,烛影大师的嘴角难得的有一丝抽动。
毕竟百年多的时间了,所有的穴位光点已全部闪动,他的心里居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期待。
最后一个吐纳完成。
突然,就在此时,老僧的身体由内而外金光四射,禅房内一时光华流转,映衬的烛影大师仿若神佛临世。
就连那一向纹丝不动的烛火也闪动起来,仿佛雀跃不已。
烛影大师的身形一震,不由自主地内视探查,他直接忽略了已然恢复的内视功能,只见在自己的丹田处,曾经结过一次金丹的地方,一颗龙眼般大小的金丹赫然其中,正缓缓地转动。
刹那的失神,虽是百年参悟,道心已如磐石,他仍禁不住泪湿双眼。
曾经玉星山的天才弟子。二十二岁筑基,二十八岁结丹成功,光芒闪耀,震动了大宁国修真界。惊才艳艳,意气风发。不料,因为一段恋情,怒发冲冠,打伤了师叔,触犯门规,引得宗门高层震怒。最后落得废去丹田,被遣送至大宁国北疆的千叶山北昭寺。
烛影大师现在所处的鹤印峰便是北昭寺的后山一峰,高远而幽静。
金丹徐徐旋转。半晌,老僧回过神来,意念一动,禅房内光华顿时消失不见。内视金丹,他仍然一时难以平静。他确信自己得到了一番机缘。
他想起,他曾经的门派——玉星山有典籍记载,玉星山的开山老祖数千年前,在这千叶山与众多高阶修士抵御兽潮时,曾结识一位神秘僧人,之后不久,玉星山就在千叶山建造了北昭寺。莫非,自己这番机缘是有人故意为之?烛影大师此时也有一丝明悟,他曾经筑基、结丹,同样听师长讲过其他金丹修士的一些情形,而此时自己丹田处的金丹明显异于寻常金丹修士的金丹,如同龙眼对上猫眼,大了十倍不止。太不可思议了。
忽然,烛影大师的身子一震,他猛然抬头看向挂像。
果然,挂像中僧人手中的佛珠少了一颗。
画中僧人的微笑依旧。烛影大师怔然间,一个清晰的声音徐徐传来:烛影道友,吾去也。看护鹤形镇妖子母符的大任就交给你了。如若有缘,我们六合塔再见。
天微明。老僧起身收拾药箱、行囊,仿佛什么都未发生。
今天,又到了下山行医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