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0500000015

第15章 万能的布匹

带着韩侯殷切的心情,石建首先带他们去看的不是打造这些兵器的兵工厂,而是首先带他来到共荣城的聚宝盆。共荣城的纺织厂!他要告诉韩侯,黄金军的来源就是黄金,万恶的金钱。一切的根本。

共荣城虽然有着几千亩良田,但是光是依靠这田地,是没法建造一支如此高标准的军队的。石建必须想办法挣钱,挣非常多的钱!

最初,共荣城的纺织厂建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需要,还有增加一项收入。但是石建很快就从集市上汹涌而来的人明白,机械化生产的布匹,在这个时代有着黑洞一般的市场。因为他们生产的布匹质量上乘不说,速度又快的惊人,最重要的是,由于生产效率的百倍提高,价格可以做到远远低于其他人。中国虽然从古代一直都是世界纺织的中心,也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但是由于战争连绵,贫富差别过大。衣不蔽体的贫民比比皆是。衣食住行,衣作为第一条件,自然有极为巨大的需求。这种形势把老行家苏杭地区的布商都吸引到岭南来了。

很快,不停汹涌来的人,硬生生在静江府的官道上走出了一条岔往共荣城的新官道。路上还经常有因为趴窝的马车导致交通堵塞的情况。

因此,石建干脆就把纺织厂再扩大规模,广泛招聘难民等工人。让共荣城流出的布匹比河水还要快。其中最重要的是,引入了流水线生产模式。这个最了不起的发明。

因为,在流水线上的工人不必要任何技术知识基础,他只要做好自己要做那件事情就好了。使得在这个平民没有任何文化的时代特别适用。

这个时候,由于南宋官僚腐败严重,国家银行制度已经趋向于崩溃边缘,但是还大量发行没有任何价值的交子,就是宋代的货币,让交子在习惯使用银子的汉人嫌弃的不得了。共荣城当然也不敢拿交子作为交易货币。怎么办?

吴望这个狗头军师还是有点头脑的,没有货币怎么办?有货也行!

然后一个奇迹出现了,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奇怪的以物易物的新规定:收购原材料,用布匹来结算,比如一斤棉花换某种布匹多少尺;外面的人来购买布匹,还是用布匹来结算,比如一斤布匹换一担粮食,一担铁矿石,或者一担煤炭什么的。因为共荣城采用机械化生产的布匹质量非常稳定,同一匹布可以做到几千匹都没差别。而且让世人很奇怪的是,共荣城的人对于煤炭、铁矿、铜矿什么的这些东西,其实在他们眼里就是石头,最为喜爱。所以周边的人为了获利,干脆自己动手去挖煤块、铁矿、铜矿到共荣城去,从共荣城换来布匹,又再倒卖出去换取其他东西。甚至周边许多的土匪也做起了开矿等行当。把石建乐的啊,你丫的,我连路费都不用给,铁矿、铜矿就自个呼呼啦啦的飞过来了。干脆再给开矿的人指指道,哪里哪里有铁矿多着呢,你们去挖吧。那些人一去挖,准有。为什么?原因不说了,说多了累。你丫的,穿越众就是这么牛逼。共荣城的繁荣还迅速的促进了岭南地区种植棉花、养桑养蚕的热情。

同时,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也让金国人大跌眼镜(哦,他们还没有眼镜)。共荣城的产品不仅在大宋买的遍地都是,还毫无阻挡的从宋金两国的长江对峙防线上呼呼啦啦的向北方飞过去,听说连金国的皇宫都用上了共荣城的纺织物。和宋朝关系一直不温不火的大理和西夏就更加不用说了,团购的马队都已经把官道挤满了。

因为嘉定和约的签订,北方和南方本身就有非常大的互补需求,有这个奇迹也就不稀奇了。这也是共荣城能够买到如此多马匹的原因,当然,好马因为关系到两国根本利益关系,还是有价无市的。

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在共荣城这台生产机器的带动下。共荣城日进斗金。而且轻松获得了几乎无限的工矿材料。炼钢厂首先建立了起来,虽然由于石建同学的水平有限,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突出,但是还是那句话,有了,就是胜利。所以,共荣城得以将包括纺织厂在内的各种工具、机械逐步全面金属化。同时,流水线式的生产也引入到武器生产上面。上万人的弩机军、弩骑军等的武器、盔甲就是这么得来的。

这些这么深奥的经济学常识韩侯是没办法一下子明白的,但是看到纺织厂呼啦啦的流水一般的布匹,吴望带领的会计团队忙的焦头烂额。他也明白了,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雄厚的底子,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共荣城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首先是因为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否则,什么都是白搭。

纺织厂的机械让韩侯大开眼界,棉花、蚕丝、麻等原材料收购进来以后,马上被分门别类,进入不同的地方进行处理。处理好后的材料开始纺线,上百个用水车驱动的定子一字排开,高速的旋转,棉线、丝线、麻线就哗哗的成了一大捆一大捆的。纺好的线再进入金属制造的机械化的织布机,梭子的速度快的根本眼睛都看不到。

同时,韩侯也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石建要在不平等条约里面写明白,要保证共荣城的产品在大宋畅通无阻。以现在这种惊人速度,再过三五年,共荣城就能够把宋室的财富全部拿过来了。当时自己及那些大宋官员还懵然不知,真是惭愧。

最后,韩侯终于看到了共荣城的兵器工厂。

现在,由于几大军种已经完成华丽转身,兵器工厂的产品更加多的是各种生产生活用的工具,机械等。以及一些兵器、盔甲的改进。但是流水线式制造的生产线已经完整的诞生。之所以近几万人的兵器、盔甲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生产。是因为石建引入了模具生产!是的,模具。

其实模具生产在中原很早就已经采用,比如古代月饼的制作,又比如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都是模具的应用。只是在近代,模具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在金属加工领域,泥坯模具很早就诞生了,最早的火炮就是在泥坯模具里面铸造的。

在共荣城的兵工厂车间里面,生产一个机械零件的方式基本相同:由于铜铁合金是共荣城的主流,从炉堡出来是钢水、铜水的合金水。合金水充分搅拌均匀后,让其流进一个量身打造的陶瓷模具里面,冷却后,零件的初步样子就出来了。然后就是砂轮大显身手,先是粗磨、打孔、捶打等。然后是精磨,最后是抛光。其中光是粗磨就有10几个人一字排开,一个人只磨他要磨的部分。这样,一个零件走一遭下来,就出来了。不同的零件拼装起来就成为了一把弩弓,或者就是一套盔甲。虽然难免会造成浪费,却是现阶段能够实行的最快速的方法。石建还想再进一步改进工艺,再引进现代机加工的其他细节:冲压、切割、焊接等等。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共荣城的兵工厂,走到现在这一步已经相当快的速度了。也可以说这就是为弓弩大军匹配的兵工厂,当然,也已经足够让宋朝人够惊叹了。

现在,兵工厂的人数稳定在近三百多人。由冯京直接掌管,在生产高峰的时候,为了打造几万人的装备,共荣城所有的壮丁一起上阵,场面相当壮观。

韩侯对于石建同学讲解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佩服的只能是五体投地。按照他的理解,原来一件大师级的产品,现在随便抓个人就能够做的出来,而且比大师做的东西还要好,速度快上几十倍。

实际上,20世纪最大的发明之一,就是流水线生产的出现。将残次不齐的各种人都变成流水线上一个钉子,产品生产走出了古代的精英式工作,不用一个人必须会全部工作才能够做成一样东西,只要有一个人会,其他人就能全盘复制。简直就是天才的想法。说美国人IQ值低的人,绝对是傻瓜。

兵工厂有一个专门生产箭支的地方,要供应几万大军的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韩侯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叫做精工生产。古代的箭支生产相当费时费力,而且箭支大小还不一定统一,所以大大的影响了射击过程中的威力。石建同学从一开始就相当重视箭的制造。首先是箭头,因为共荣城的弓弩大军追求的是高速杀伤,而且是要放进弩机的导轨里面发射的,所以箭头采用的细长锐利并且利于减低空气阻力的结构,箭头外周跟箭杆一样大,不会磨损到导轨。但是过于细长的箭头容易折断,反而不利于穿刺,所以箭头的箭锋采用的是30度的锐角。为了节省材料,按照早期的经验,依然采用的是花岗岩加金属箭韧的方法,先用花岗岩加工出下半部分,这叫花岗岩头,然后把花岗岩头放进一个个模具里面,直接将铁水浇铸进去,由于花岗岩头上箭韧的一端上面有细坑,箭韧就能够很好的与花岗岩头粘结在一起,冷却以后,再打磨一下开刃,一个箭头就出来了。

花岗岩头的加工也是流水线式的,先把花岗岩用砂轮切割成细条状,细条状再切割成豆腐块状,然后用一个模具刻画出要磨掉的部分的线条,再是粗磨和细磨。这道工序非常重要,因为这样金属材料就能大量节约。每个箭头几克重,几万大军就不得了了。

箭头的最大特点是开了放血槽!就相当于现代匕首的特点,只要一被击中,鲜血就会哗哗的流出来!

箭杆的材料优先采用的是竹子,因为在岭南地区竹子遍地都是,其次才是木质的。因为箭杆是传递强大力量的关键,虽然很简单的东西,加工起来却比箭头还要麻烦。很重要的一点是,箭杆必须非常笔直,并且表明非常光滑。但是自然界生长的竹子,即使是上了年头的老毛竹。加工出来的箭杆也难以达到笔直的要求。在存放的过程中,由于水分不停的丧失,毛竹还会逐渐的变形。所以,砍收回来的老毛竹要先剖开成为几大瓣,经过烘干、浸泡树脂等一系列工序,再加工。切削的时候为了保证箭杆的大小统一,也必须采用非常锋利的刀具,石建采用的方法是环形刀,就是一个圆筒,圆筒的一端是锋利的。就是类似现代筷子的生产过程,首先将竹子削成接近箭杆大小的粗形状。然后,用环形刀削下外边多余部分,只需要一刀,就能完成。这样就又快又好。

共荣城大军统一采用的是手指粗的箭杆,因为箭杆要承受强大的发射力。箭杆的尾部按照传统方式,通常是搭配箭羽,但是为了适应弩机的特点。共荣军的所有箭支都是在箭杆后部分用划出刀槽的方式,代替尾羽,环着箭杆刻出一圈的刀槽,箭杆尾部就成为了硬质的尾翼,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

石建最重要的考虑是,这样的加工方法非常简单,快速。即使在战场上,也能够迅速的制造大量的箭。这会,在箭生产车间里面,成捆的箭堆成了一座小山!

箭的种类也分好几种,大部分就是普通的花岗岩头箭,是制式箭。还有一种是打穿了宋军盾车的特殊的穿甲箭,宋军交战的时候用过,箭杆是用粗大的木头制作,箭头就是全部用金属的。还有就是弩炮发射燃烧弹的时候用的“运载箭”,其实就是一支更加粗大的箭,只是在箭头靠后的位置预留了可以搭载各种炸弹的位置。有点类似古代火箭的变种。

紧挨着兵工厂的就是炼钢厂,为了节约成本,炼钢厂的炼钢炉依山而建。有点类似于现代的石灰窑子,实际上,因为这种粗放的炼钢方式,在炼钢的同时的确产生了许多的石灰。条石和防火砖建造的半圆柱状炉子高耸山体边,十分的醒目,几个粗大的管子直接引来水车驱动的高压空气,吹入炉子里面。把炼钢炉吹的跟个活火山一样。烟柱直冲天空,方圆几十里都能见。

炼钢炉旁边还有个小点的炉子,是炼铜炉。比起炼钢来,炼铜的难度要大的多,因为,铜在这宋朝就是钱。但是凭借中国在周朝就开始青铜炼制的经验,还有咱们石建同学的逆天“神力”,哗哗的铜水流出来还不是什么非常难的事情。

同类推荐
  • 抗战悲歌之血祭

    抗战悲歌之血祭

    抗日战争,那是一段悲痛的历史,是一段英烈用鲜血谱成悲壮之歌。
  • 三国大蜀

    三国大蜀

    一场意外让自己无意中穿越到三国,盗贼,我是盗贼为了活着...
  • 狼牙特战队

    狼牙特战队

    狼牙刀锋,丛林战神,铁血柔情,谁与争锋。败,也要对手肢残体裂。胜,就要傲气冲天!看一个新兵蛋子的兵王传奇,为战友报仇,为知己义无反顾,为国家抛洒热血,一把飞刀,一把钢枪,一身好功夫,一腔热血,一段奇遇,看新兵蛋子王峰怎样从一个新兵一步一步的成长为众人仰慕的兵王,如何成为站在世界最高峰的兵王。新兵连的遭遇,集训队的苦练,任务中的磨练,知己的患难与共,真挚的战友之情,他们是热血的战友兄弟,他们更是敌人眼中冷血而令人恐怖的狼牙特战队。
  • 贺兰魂

    贺兰魂

    新中国成立初始,因革命需要,战斗部队转为农建师团,从此走上了新的战场。这里的战场没有硝烟弥漫却胜似硝烟滚滚,这里的战场没有刀刀见血却更加残酷冷冽,这里的战场没有战地黄花却有着军垦人独有的军功章。这是一部开拓史,这是一部奋斗史,这是一部创业史。虽然岁月更迭,但不能更改这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谨以此书献给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先烈们和后续接班人。
  • 最强特种小队

    最强特种小队

    本书书名虽然叫特种小队,但并不是讲特种部队的事情。这不是黑道,也不是军队,这是名副其实的江湖!他很平常,却拥有一颗火热的心,他叛逆,妄想一手遮天,时逢乱世,群雄崛起,疾鹰小队就此诞生,成为王者是他们唯一的目标
热门推荐
  • 神之灵控者

    神之灵控者

    一个天生异瞳的孤儿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和智慧,在卡他那大陆上进行灵魂的冒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风景:流动的丹青

    风景:流动的丹青

    本书内容丰富,作者在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同时,详细地介绍了所到之处的自然、人文景观。读者既可从书中了解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底蕴,又可以更好地熟悉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在扩大自己知识面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 悲壮刺客:荆轲

    悲壮刺客:荆轲

    《中国古代武将壮士:悲壮刺客荆轲》为丛书之一,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刺客荆轲的传奇故事。他为了信念和承诺,视生命为浮尘,在刀光剑影中挥洒游侠义气,所体现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牺牲精神。
  • 身边的少女特工:邻家小妹不好惹

    身边的少女特工:邻家小妹不好惹

    她,16岁,和一位工作神秘的叔叔住在一起。有天放学归来,家中突然来了一群陌生的黑衣人,同时告诉她叔叔已身亡的消息。她对叔叔的死因产生了怀疑暗地调查真相。孰不知她的每一行动均落在某个神秘组织的严密监控下……她精通五国语言,会游泳攀岩骑马射击赛车,她是叔叔从小刻意培养出的一名少年特工……
  • 四月的纪念

    四月的纪念

    [花雨授权]那年四月,他朗诵《将进酒》,她回敬他一杯酒。输在酒意中,酒不醉人他自醉。在年复一年的四月里,纪念着他们相伴走过的每一步。这场说不出口的爱,成为追忆永生的《四月的纪念》。
  • 两晋野史

    两晋野史

    爱恨两相难,正邪一念间,爱和恨永远不会得到结果,就像你对我一样,贾充。
  • 气界至尊

    气界至尊

    天地之气,而生人与万物。相传气界九州,有九大至尊,他们是谜一样的存在,他们是九州的至强之人,世世代代他们维护着各个州界的和平,他们是气术师的巅峰,他们是九州的传说。我踩着命运的阶梯,跟着杀戮的轨迹,一步一步走向至尊的王座。
  • exo之柠檬涩恋

    exo之柠檬涩恋

    本文绝对甜文,HE。不喜者勿入,勿喷。作作文笔有点渣~楔子——当一位顶级化妆师遇到宇宙超人气男子偶像天团EXO,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大乘四法经释抄

    大乘四法经释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