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环山,竹林门前。90年代农村的秋夜,只有狗叫。门内一个20多岁的女人。肚子已经疼了两天了,可是孩子还是没有出来的意思。终于今夜刚刚吃完饭肚子一阵剧痛。家里的男人慌忙去到邻村。那个时候的农村,没有在医院生的,都是邻村的一个大娘在接生。等呀等,终于接生的人来了,孩子顺利生下来。是一个男孩,加上被子一共八斤多一点。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个男孩除了胖一点,既没有胎记,也不是含玉而生。如果非要说什么特别的,那就是今晚的月亮还行,北极星格外的亮。
孩子简简单单的出生,生活也是按部就班的过。男人去种地,女人照看孩子。每年还要交公粮,之后才能养家糊口。所以,村里的男人们格外的努力种地。孩子一天天长大,不知不觉在村里的学校上了学。女人过完月子就到地毯厂去织地毯。孩子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等妈妈回家。牵着妈妈的手感觉天蓝的真好,树也绿的漂亮极了。但是生活毕竟是生活,为了生活,女人不断更换地毯厂,男人也从种地变成饲养家禽。种种尝试都没有太大的改善。终于,男人跟随打工的大军去到南方,女人陪着孩子成长,渐渐地,女人也去到男人的地方,孩子就跟着爷爷奶奶在家。这就是90年代大多数农村家庭的样子,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孩子在家从开始的思念父母到一点点适应。终于孩子自己学会了坚强,稍微体会到了所谓的生活所逼。辛好家里有兄弟姐妹,村里有小伙伴,孩子的童年也是无忧无虑的。这个时候,孩子发现自己有哪里不一样,心里总是有人和自己说话。孩子上初中了。以为自己有什么精神病呢?不过回想一下,精神病会觉得自己有精神病吗?而且自己每天很开心,有说有笑,有打有闹。又不孤独。孩子的思想总是很丰富,但是又很短暂。所以很快的,孩子就忘记了这件事。渐渐地问题就来了。孩子明显发现自己可以感应到家里人的事。只要有家里人生病自己就会有感应。孩子在外面的探索发现书上了解到这叫亲子感应。所以,就放下心来。初中过得很快,转眼到了高中。这时孩子的感应越来越弱。直到高三,基本完全丧失。这跟孩子看到的书中说的有的人会随着年龄增长失去感应的力量完全符合。所以,孩子更加放心。
不过,从初中开始孩子信仰起宗教。孩子的眼中,不仅仅只信仰佛教,道教,只要教人向好的都会了解了解。渐渐不知什么时候起,孩子学会了静坐。也是从那时起,静坐打开了他的大门。这扇门是是新世纪的开拓,心灵的解放,罪恶的洗刷。过程也是缤纷夺目,玄幻异常。孩子的能力也是非常人所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