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镇南大街南端路东,有个棉花仓库,前些年是专门收购储藏棉花的地方。现在农民种棉花的少了,棉花仓库也就是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里边已经破烂不堪了,不过这个机构还存在。别看这个地方破烂不堪,在明清时期它可是大名鼎鼎的黉学。
明清时期,初级教育有私塾(私人所办,也称蒙学)、官办学校。中央设的官办学校叫国子监,在国子监学习的叫监生,培养的是贵胄子弟。地方设的官办学校分三类:府有府学,设教授、训导官;州有州学,设学正、训导官;县有县学,设教谕、训导官。地方官办学校培养的学生称为生员,也称诸生、庠生,俗称秀才。监生也属秀才之列。县学就是黉学,也称儒学。
明清科举制度规定,凡习举业的读书人,一年一考,不管贫富、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之前,统称童生。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县试由知县主持,合格者参加府试。府试由知府主持,合格者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衙门又名提督学院。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称为入学。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学政、教授、教谕、训导)的管教。入不了学,不能参加乡试考举人,更不能参加会试、殿试考进士。有的人考了一辈子也没能入学,所以有“八十老童生,三十少进士”之说。
生员每三年要进行一次岁考,成绩分三等,第一等,廪膳生员,简称廪生;第二等,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简称增生;第三等,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
生员虽不能做官,但待遇较为优厚。凡入学者,就有了功名,进入士绅阶层,见县官可以只揖不跪,对县令只称学生而不称小民。廪膳生员除本身享有免役权外,亦可免家属二人之役,而且还有权雇佣奴仆。廪膳生还享受由地方政府拨发的食粮等生活必须品,成绩特别优异者还可举荐到国子监读书。增生、附生则不享受廪生的待遇。
生员参加岁考,第一名称为案首。岁考之后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均可以应乡试,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子、卯、午、酉年中的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如果考不中举人仍为生员,不能做官没有俸禄,只能以教书(蒙学)为生。他们经济上不富裕,但地位稍高于平民,因此常被称为“穷秀才”。生员虽穷,却是士绅阶层的支柱。平民多是文盲,生员则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故经常作为平民与官府沟通的渠道。地方上发生争执,平民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生员出面。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也需要他们出面主事,被称为先生。
乡试中式的举人,于次年即丑、辰、未、戌年二月(清乾隆以后改在三月)入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礼闱、春闱,皇帝任命正、副总裁。考取会试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参加殿试考取者称为进士,殿试由皇帝主持。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称三鼎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约占三分之一),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约占三分之二),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可分别授以翰林院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称为散馆,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明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
黉学,即儒学,又称为学宫。凡入黉学读书者必须是生员(秀才),所以古代有黉门秀才之说。黉学在明清两代为县级教育行政机构,设教谕(八品官)一名,训导(九品官)两名。教谕和训导都是正式官职,由朝廷任命,一般由举人充当,也有由成绩特别优异的廪生充当的,负责掌管文庙祭祀,并教育所属生员。
下边谈谈项城县黉学。
据康熙三十年《项城县志》载:项城县黉学旧在项羽城(今沈丘槐店西南)东,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圮于水,知县彭仲恭徙建县治东南。宣德三年(1428)避河患县治迁于秣陵镇,黉学却没搬迁,祭孔和教育生员很不方便,至正统十四年(1449),时隔二十一年,才由胡琏在秣陵镇东南隅建起,此后再无变动。
正统十九年,知县张显、刘果相继修葺。天顺三年(1459)知县王辅增修。弘治十一年(1499)知县任廷杰重修,学士马廷用作记。嘉靖三年(1524)巡按王凑发银一百五十两重修。隆庆元年(1567)知县魏勋修。隆庆六年知县贾明达、万历五年知县陈万言、十七年知县徐东渐,历年各增修。三十三年知县王钦浩整修。崇祯十年(1637)邑进士张弘志捐银五十两重修大成殿。十四年知县张应弘又大修之。
自顺治十八年(1662)至康熙三十年止,知县会同教谕等官捐俸增修重建。
黉学,根据宣统三年《项城县志·舆图》看,黉学内包括文庙和儒学两大部分。文庙一般可单独设立,但县级黉学内常常把文庙和儒学设在一起,统称黉学,庙学统一。
文庙在东侧,儒学在西侧。文庙内建有戟门、棂星门、泮池、大成殿、东西庑、明伦堂、乐育堂、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等建筑。建筑布局中轴分明,左右对称。另有仪门三间、儒学门,冬日新斋三间,东西号房各十间。儒学内建有明伦堂、乐育堂、节孝祠、忠义祠、教谕宅、训导宅等建筑。这里先说说孔子的封号。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去世后,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因此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对他追封追谥。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北周大象二年(580),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
隋开皇元年(581),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贞观二年(628),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贞观十一年(637),太宗李世民改称孔子为“宣父”,宣为谥号,父同甫,是美称。乾封元年(666),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武周天绶元年(690),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这里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之王,而是类似周天子“武王”“成王”之王,也就是说孔子享受古天子级的待遇。宋真宗时又在“文宣王”前加“至圣”二字。
西夏仁宗三年(1146)三月,西夏仁宗颁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这一封号是历朝历代最高级别的,可以享受皇帝级的祭祀。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学问成就伟大者;至圣,最伟大的圣人;文宣,发扬文德。
明朝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朱厚熜追封孔子为“至圣先师”。清朝顺治二年(1645)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清世祖又追封孔子为“至圣先师”。
西汉、北周、隋、唐(太宗朝)、武周对孔子的追封级别都不高,而到了唐玄宗追封为王,并且和周天子的王同等级别,这封号就高得惊人了。西夏封得最高,与当代皇帝平级,元代封号与唐玄宗相同。明清两代虽然封的是师,别忘了古代祭祀的“天地君亲师”中“师”虽然排在最后,其实比“君”的地位还要高,只是这样写习惯了才有如此顺序。
祭祀孔子的孔庙有家庙(曲阜孔庙)、国庙(全国只有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它们与“学校”没有任何关系,是专为封建帝王、地方官员祭祀孔子的专用庙宇)、学庙(古代中国以办学为宗旨的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相结合的国家行政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学庙重在“学”字)之别。
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后,庙改称文宣王庙,后简称文庙,又称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下面说说项城文庙中主要建筑的作用。(时间、人物、数字均取自《项城县治》)
棂星门,即文庙大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建筑,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左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称为棂星门。文庙内修建棂星门,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后来人们又将棂星解释为天镇星、文曲星、魁星。古人认为“天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以棂星命名孔庙大门,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文曲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棂星门两侧分别竖立“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石碑,以示对孔子的尊重。
嘉靖三十七年(1558),知县王柱创建。康熙二十年(1681),知县钮琇修。后风雨朽损,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县顾芳宗又捐俸置阎玫地基,宽四步,长二十四步半,培高基址开拓规模,照墙七尺,东西二门各扩一丈五尺重建。知县刘俶拓充照壁,重修礼门义路,并棂星门甬道。
戟门,就是立戟为门,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因为孔子有王和帝的封号,就与王或帝平列,门前立戟,以示庄严,在文庙内建造戟门也就是必须的。三间,康熙十二年训导李胜任修,三十年知县顾芳宗捐俸重修。雍正十二年知县刘俶重修。
大成殿,因为元代的封号中开始有了“大成”二字,因此文庙内供奉祭祀孔子的殿堂就称为“大成殿”了。大成殿的建筑在文庙内是最宏伟、最整齐、最肃穆的。七间,岁久将倾,康熙二十年知县钮琇会同教谕苏昌、训导谢希尧、典吏毛晃各捐俸,并绅士捐输,开工重建。钮琇丁艰解任,至二十三年(1684)知县顾宗芳复捐俸竣工。先后督工贡生马以宁、生员高宓、陈镐、张渤、王俨。雍正十二年(1734)知县刘俶重建,焕然一新,督工贡生阎圣言、高攀龙、监生石嵒、生员石凝祚。嘉庆五年(1800)知县张丕绪、教谕刘其发、训导高文藻、典吏关起凤帅绅民重修。光绪初,岁贡邓锡圻自沪寄银三百两重修。嗣因倾圮,知县庞毓拨款补修。
大成殿内,至圣先师孔子正位(坐像)南面。孔子坐像两侧为四配,为孔庙袝祭第一等,东配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西配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孔子坐像前东西两端为十二哲,为袝祭第二等,每端六位:东哲闵子损(字子骞)、冉子雍(字仲弓)、端木赐(字子贡)、仲子由(字子路)、卜子商(字子夏)、有若(字子若);西哲冉子耕(字伯牛)、宰子予(字子我)、冉子求(字子有)、言子偃(字子游)、颛孙子师(字子张)、朱子熹(字元晦)。以上哲位,宋以前皆称封爵,明嘉靖改称先贤某子,清朝沿袭,朱子升列哲位。
东西庑祀先贤。东庑:公孙侨、林放、原宪、南宫适、商瞿、漆雕开、司马耕、梁鳣、冉孺、伯虔、冉季、漆雕从父、漆雕哆、公西赤、任不齐、公良孺、公肩定、鄡单、罕父黑、荣旗、左人郢、郑国、原亢、廉洁、叔仲会、公西舆、邽巽、陈亢、琴张、步叔乘、秦非、颜哙、颜和、县亶、牧皮、乐正克、万章、周敦颐、程颢、邵雍。西庑:遽瑗、詹台灭明、宓不齐、公冶长、公皙哀、高柴、樊须、商泽、巫马施、颜辛、曹子循、公孙龙、秦商、颜高、壤驷赤、石作蜀、公夏首、后处、奚容箴、颜祖、句井疆、秦祖、县成、公祖句、燕伋、乐咳、狄黑、孔忠、公西蒧、颜之仆、施之常、申党、左丘明、秦冉、公明仪、公都子、公孙丑、张载、程颐。还有东庑先儒、西庑先儒,不再一一录名。
泮池,又称泮宫,是位于大成殿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泮宫之池,是官学的标志。依古礼,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学宫,称“辟雍”,四周环水,而诸侯之学只能南面泮水,故称泮宫。又因孔子曾受封为文宣王,所以建“泮池”为其规制。《诗经·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意指古时士子在太学,可摘采泮池中的水芹,插在帽缘上,以示文才。泮池上有泮桥石桥。科举考试时,学生过桥去拜孔子,称为“入泮”。康熙二十九年知县顾芳宗重修,扩其旧制。知县刘俶重修浚。笔者依稀记得幼时(大概在1955年)曾到黉学去过一次,走过一座小桥,桥下有潺潺的流水声,那桥应该是泮桥,那水应该是虹河水。
启圣阁,即崇圣祠,旧在泮池西,康熙三十年知县顾宗芳捐俸,阖邑绅士各捐资,移建大成殿之北为阁,三楹,高四丈五尺,东西阔三丈,八月落成,又补设祔祀先儒木主。雍正二年知县刘俶创修月台。咸丰五年,知县保錞、教谕张乔林、训导宋佳芳、典吏郑銮,同合邑绅民捐资重修。崇圣祠为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纥之殿。清雍正元年(1723)追封孔子五代祖先为王爵并予入祀,才更名为崇圣祠。崇圣祠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肇圣王木金父正中南向,裕圣王祈父东一,诒圣王防叔西一,昌圣王伯夏东一,啟圣王叔梁纥西二。四配,东配:先贤孔氏孟皮,先贤颜氏无繇;西配:先贤曾氏点,先贤孟皮氏激。东庑:先儒周氏辅成(周敦颐之父),先儒程氏珦(程颢、程颐之父),先儒蔡氏元定(蔡沈之父);西庑:先儒张氏迪(张载之父),先儒朱氏松(朱熹之父)。配享从祀。
名宦祠,在戟门东,岁久倾圮。康熙元年合邑绅缙因旧址建一间。邑令郑羽侯子、生员郑睿助修。三十年知县顾芳宗捐俸重建三间,设木主十一座:汉·雷义;魏·贾逵;明·黄福、彭仲恭、刘镛、宋麟、赵思忠、戚衮、魏勋、方栋、贾明远。这些是在项城任职有勤政爱民,著有德业的官员和有嘉言懿行著名人士,逝后由当地士民举荐,经本省总督、巡抚,会同学政审核批准,将其牌位入祀于所在州县名宦祠,摆放的是他们的牌位。相当于今日的纪念馆。另外应该祭祀的还有:明·王钦浩、魏云中、杨新期、徐可大、田唯嘉、张应宏;清·郑羽侯、黄陛、顾芳宗、刘其时、高思雍、刘俶、吴溶、赵德宏、王道辉、周作梅、梁作文、黄堂、吴怡曾、缪庭槐、邹尧廷、彭旭、恒伦、程国棠、杜受廉。
乡贤祠,三间,在戟门西。明崇祯八年,邑乡宦阎暖重修。康熙三十年知县顾芳宗复修,补设木主十座。知县刘俶重建。乡贤祠内供奉着项城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的牌位。也相当于今日的纪念馆。共祀乡贤三十人:春秋·陈亢;汉·应曜、应顺、应奉、蔡玄、蔡衍、刘珝、应劭;三国·应玚、程秉、应璩;晋·应贞、应詹、李崇;南北朝·袁翻、袁跃、袁聿修、周兴嗣;宋·乔维岳;明·刘逵、张日升、张遇、任继祖、娄志德、阎廷梓、赵宗昉;清·束存敬、黄载、袁甲三、袁登三。
两者有所不同,名宦祠奉祀的多是外籍人士,乡贤祠奉祀的多是本地人士。名宦、乡贤常常以死后入祀于名宦祠、乡贤祠为荣,并不是所有的名宦、乡贤都能入祀于内,必须有部议、皇帝嘉奖颁发圣旨的才能入祀于内。有时皇帝不高兴了,还会把他们的牌位撤出,是一种惩罚。如袁甲三曾入祀过临淮名宦祠、项城乡贤祠,后曾被撤出,再后来又入祀。
明伦堂,五间,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县王钦浩修。康熙九年(1670)训导李胜任重修。康熙三十年知县顾芳宗复修,饰以丹臒(读若乐,大、善的意思)。明伦堂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及科考的场所。明伦堂作为“明人伦”的讲学厅,是当时将要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庄严神圣的讲堂。士人们在此十年寒窗之后,都希望通过科举能登上朝堂,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
忠义孝悌祠,三间,在明伦堂左侧。雍正六年知县陈鷬(注:此字右上有广字头)年奉文建。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二十日大风雨,拔学宫柏树三十余株,售卖得钱五百余千。二十九年训导漆前祯用此款重新,余拨入高等小学堂。祀八人:晋·应詹;南北朝·豫章王国左常侍荀匠;明·黄养正;清·李万春、赵永禄、王廷贵、麻世公、夏永兴。
神库,三间,在明伦堂后,贮藏文庙礼乐器。
仪门,礼仪之门,万历二十三年知县王钦浩修,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县顾芳宗重修。知县钱国宝改建,三间。
儒学门,三间,万历二十三年知县王钦浩修,顺治七年(1650)知县曹毓芬重建。康熙九年训导李胜任重新,二十八年知县顾芳宗捐俸复修。知县钱国宝补修。
乐育堂,儒家教学内容为六艺:《易》、《书》、《诗》、《礼》、《乐》、《春秋》,也有解释为“礼、乐、射、御、书、数”的,两种说法都包括“乐”,是祭祀活动中使用的乐曲,所以成为儒家的重要教学内容。孔子入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乐》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这样儒学里边设乐育堂就是很自然的事情。项城县志详尽的记述了祭祀时的供品、仪礼、乐谱、舞谱等。
节孝祠,旧时封建统治阶级旌表节孝妇女的祠堂。清代在各省﹑府﹑州﹑县各建节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节孝妇女只要符合标准,不论存殁,须有当地仕绅制作其履历并附上相关人事的甘结,再层层向上汇转,由官府奏准旌表的皆可入祀其中。只是入祀时已去世者之牌位称为神位牌,还在世者是禄位牌。节孝祠有的独立建祠,有的附设在孔庙等建筑内,项城的节孝祠属于后种情况,位于黉学大门内左。。
忠义祠,是祭祀浴血保卫家园英灵的地方,因为中国历代对忠臣烈士即有设祠奉祀的习惯。忠义祠或曰忠烈庙、忠烈祠、昭忠祠、褒忠祠……,祠名为皇帝封赐。项城忠义祠中奉祀的有诸葛亮、范仲淹、欧阳修、文天祥等人。
东西庑房,是大成殿两侧廊房、厢房,供奉的有历代先贤等数百人。各十一间,久废,顺治十七年知县黄陛重建,各五间。康熙二十三年知县顾芳宗捐俸创修,并制先贤、先儒木主九十七位。
教谕宅,在明伦堂西,厅三间,正房三间,左右偏房各三间,书房三间。万历二十二年知县王钦浩修,日久尽圮。康熙三十一年知县顾芳宗俱重修。教谕宅是教谕官办公、居住的地方。
训导宅,是训导官办公、居住的地方,一在仪门前西,厅三间,正房三间,书房三间,偏房五间。一在明伦堂东,厅三间,正房三间,书房三间,左右偏房各三间,南房五间。万历二十三年知县王钦浩重建,复圮。康熙二十九年训导张文寀捐俸建书房三间,于时习斋旧址之南,为课士之所。
尊经阁,三楹,在大成殿后,万历十七年知县徐东渐建,御史张九一曾为之记。
敬一亭,也叫敬一箴亭,在泮池东,为一碑亭,有御制碑文“敬一箴”。明世宗朱厚熜登基之初,大刀阔斧地割弊图新,励精图治,推行宽恤仁政,为教化天下,宣扬儒学,嘉靖五年(1526)亲自书写了《敬一箴》和《注范浚心箴》、《注程颐视听言动四箴》。七年,翰林院敬一亭竣工,将“六箴”石碑立于其中。同年又命令北京、南京的国子监修建敬一亭,将“六箴”石刻碑立于其中。九年正月颁行天下各地学校,立石孔庙或者学宫。
射圃,习射场所,在尊经阁西。敬一亭和射圃均在宣统三年前圮。
还有,东日新斋三间、西时习斋三间、东西号房各十间,均在乾隆初年圮,未重建。
祭典有:先师庙祭,启圣祠祭,乡贤祠祭、名宦祠祭等,各有祭文、礼乐。
另有义学,在文昌阁西,康熙二十九年知县顾宗芳捐俸创建,藜照堂三间,讲堂三间,头门一间,每岁延师教训民间俊秀子弟。(不在黉学内)
黉学还有学田,一在县南十里石桥西,隆庆元年知县魏勋捐俸置一顷五十亩,万历十七年知县徐东渐增置三十亩。一在娄堤南大路西,地一顷,万历十八年知县刘如宠、王钦浩捐俸置。一在范亭集南,地一顷二亩,万历二十年义民崔缙捐。一在沙家埠口,地四顷四十六亩,万历二十七年乡约齐邦君捐。这些地租全由儒学收,供月考支用。
义学有义学田,在县东大冢坡迤东常家楼,康熙二十九年知县顾宗芳捐俸置小地三顷零一分六毫,垦种收租,供每岁义学师生膳饩之用。
“五四”运动后,打倒孔家店,项城文庙自然已不存在,黉学(县学、儒学)作为封建教育行政机构亦被取消。黉学也就渐渐走向了没落。
民国年间这里是项城县立第一小学,1948年,项城县民主政府驻在这里,各种建筑或存或废。1953年县城撤到水寨,各种建筑逐渐破败。改为棉花仓库后,旧有建筑已不存在,今仅剩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