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吟》
冰河双界,
孵化两魂,
一个天真烂漫小家碧玉,
一个倾国倾城落尘仙子。
命运交响奈何天,
碧玉闯荡沙洲岛,
白玉宛困铜雀台。
一曲离歌终未尽,
尝尽冷暖无人知。
爱恨别,
一觉黄梁梦方破,泪沾巾,
一潭清湖葬花魂,犹未悔。
怪只怪,白日夜晚轮流替,不为物转与斗移。
第一章靖康之乱
靖康二年四月。金国大军冲破皇城层层界限,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虎狼之师一路北下,冲进皇城。汴京皇城内一直在后花园颐养天年的宋徽宗正在分赴太监们收拾行装撤离,太监宫女们手忙脚乱之间,金军已经进入溃不成军毫无防守能力的皇宫内院,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宫女们拿着行装四处逃离。
进入皇城内院的金军就像脱了缰绳的野马,瞧着满院琳琅满目的皇家饰品和美丽非常四处逃窜的舞姬和宫女们,顿时贪念四起,丢下刀剑,掳走舞姬与宫女就就近施行犯罪之行。
有些宫女逼不得已自尽而亡,有的宫女与金军拼死抵抗而亡。整个内宫内哀声四起,惨不忍睹。
正殿内,年轻的皇上宋钦宗赵恒威严的坐在龙椅之上,丝毫没有收到外面气氛的影响。他身体已经虚弱不已,双手扶着龙椅支撑着,强忍着体内的疼痛。抬头看着空荡荡的朝堂,没错今日没有早朝,而他却是早早的坐在龙椅之上,昨日情报早到今日金军可以破皇城而入,他的应激反应却没有躲避,冷静的等待它的降临。
肚子内又是一阵剧烈的疼痛,他攥紧拳头,攥到骨节发白。剑眉星目的他脸色惨白如纸,透过那扇并不大的金门,是一道长长的长廊,偶有宫女惨烈的嘶喊经过,身后跟着追随而去发出猥琐声音的金军,这让他感到屈辱不已,而他现在却是无能为力。
“咚咚咚”耳侧能听到一声声靠近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之内显得格外清脆,好似水滴入瓮的声音。
来人脚步细缓,因为体内绞痛都无法抬头,是谁?大家都在逃难,太上皇与太妃们都在皇家后院,这个时候外面兵荒马乱,谁会想到自己会在这里。
赵恒强忍强吸一口气,睁开双眼,脚步声已经停止。低着头模糊的余光可以看到自己左侧出现了一双金凤悬勾红底玉鞋,着鞋者三寸金莲,娇小美丽。
赵恒撑着龙椅,缓缓侧头看来人,意料之中的会心一笑道:“是你。”
来人的女子身着双凤呈祥大红凤袍,她冷静的看着脸色惨白的赵恒,高冷的抬高自己的下颚,斜眼看着他许久。然后冷静的坐上龙椅旁的凤椅上,端庄大方的坐定。
听见她坐下的声音,赵恒强忍着疼,咬牙呵斥她:“昨天,不是让絮柳…通知你……离开皇宫吗?”因为身体虚弱,他说话已上气不接下气。
“这个位置终究还是我的。”她仿佛没有听到旁边的人呵斥,独自喃语。
“你……咳咳咳……”赵恒正想反驳他,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女子根本不管他,抬起那高傲的额头望着朝下,道:“我,这辈子为了这个朝廷,为了你做了这么多,将士们不领我的情,父皇母后也不理解我,连你也……如今这样,陪在你身边的却只有我。你再也别想摆脱我了。”说完面无表情斜眼看着渐渐缓和的赵恒。
赵恒无力反驳,努力的调整自己的呼吸,他知道现在要她走已经来不及了。遗憾的抱怨道:“你呀……”
话还没开口说完,就被一个声音打断:“哈哈哈哈,你们居然在这里,让我好找!”背着包身着铁甲,斜挎着长刀休闲的步伐走来。在汴京卧底多年,他的官话已经非常地道。
渐渐缓解旧伤的赵恒,对他的到来他幻想过无数次了,也想过自己与他对决的场面,可是没想自己如今已经力不从心。他扶着龙椅,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假装镇定的道:“我堂堂大宋皇帝,乃九五至尊,还惧怕你个外族异类?”
听到他的讥讽,说他血统不正无法称王,来人反而不恼不怒,反而豪放大笑道:“哈哈哈哈哈。没错,你是皇上,你是九五之尊。可马上也是我的阶下囚!”
他威严的走近,将军的服饰寒光凛凛,他无意那个金光闪闪的皇位,扫眼望向那个身着凤袍的女子,那是他魂牵梦绕的佳人,可看到那绝美的容颜的时候,突然惊讶的问道:“怎么会是你?”
这时一支金队跑进来,向他用别样的语句禀告:“将军,我们在后院发现了太上皇和好些个王妃公主。如何处理?”
将军无心听士兵的禀告,反而大步跨上台前,用杀死人的眼神逼近那个高冷的女子,女子有点心虚的向后靠了靠,听到身后赵恒撕裂的声音喊道:“你别碰她!”
赵恒用尽力气想去阻止男子的靠近,却被那魁梧的男子一伸手就掀倒在一旁,士兵立刻过来将他牵制住,他还反复的喊道:“你快走啊!”提醒那女子离开。
为时已晚,男子已经靠近圈她在凤椅之上,仔细的打量,这女子五官要精美更多,可是不是她。他急切的问到:“朱链去哪里了?”
那女子被问的一愣,理直气壮的反复道:“我就是朱链!”
“不!你不是朱链!朱链被你们藏到哪里去了?”她男子看着空旷的宫殿,嘶喊的喊道。
“我不知道你什么,我就是朱链,如假包换。”
男子不听解释,自己费劲气力来到这里,来到这个宫殿,只为了名正言顺的把自己心爱的女子带走,如今自己到了,她却不见了,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突然气的血红的双眼抓住赵恒的脖颈怒吼道:“朱链在哪里!”
毫无招架之力的赵恒放弃抵抗,冷笑一声说道:“你,永远都不会找到她了。”
“吼!全部带回去!”那男子始终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气炸的吩咐道:“仔细的给我搜,把朱链给我搜出来!”
合上课本,“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北宋的都城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多人,于是北宋灭亡,历史上称这一变故为:靖康之乱。”
在阳光的照耀下,坐在草坪上的人儿无缘故留下两行清泪,耳旁有个俏皮的女子,愉快的为她诵读着北宋野史,那是一段绮丽又让人魂断欲绝的梦。
诵读者是如此开始这个故事:
……北宋元符三年,在宋太祖强大的基业下,百姓安居乐业。守着先人的成就,一代一代的皇帝也越来越不务正业,直到传到宋徽宗一辈,朝代似乎走到了它的末路。
那座坐落在汴京都城的皇朝大院里,享受着内外极不协调的快乐,朝廷之上内阁争斗不已,章惇与陈瓘朝廷为整顿朝纲,拆解党朋分化,联合上书新继位的宋徽宗,连连贬次十分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拥护者蔡京。
宋徽宗不谙朝堂之道,却只想在家摆弄着他的花鸟鱼虫和他伟大的花岗岩构想,一切事务交予章惇丞相负责。而后宫也接连受到一红一白事件的冲击:皇后诞下长子的赵恒和让位深居的宋哲宗薨逝,让宋徽宗大叹人生无常需及时行乐之设想。
朝廷内外两大党羽相持不下,章惇丞相在无可奈何之下最终想出一招,他派遣部下买通了江湖上初出茅庐的神偷。
那位神偷刚修的武功大成,急于打响名声,就承接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那日月如眉,云雾之间犹如撕开的一道天地间的口子。年轻如他的少年,一袭游龙黑衣在月色之下潜入了深邃的皇宫大院,那是个有十万禁卫军看管的宫殿。可就在那一夜,二十万只眼睛却没有一人发现不寻常之处。
那夜之下,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潜入这皇宫大院;也没有人知道他身段相貌;更没有人他案后身藏在何处。
那日夜晚,除了藏宝阁内那名神偷留下的名号“贼秀才”外,六扇门的告示上赫然的贴着皇宫藏宝阁的机关部署和内院人员结构图,那是他的骄傲的宣告。而他盗走的那些东西也是皇宫内最不愿公布的秘密。
经过六扇门的连夜勘察,最终将目标锁定在王安石旧部党羽蔡京等人之中。乘胜追击进而查处下,不负众望的在蔡京门徒下搜出盗走的战国三脚青铜麒麟樽。
乘此机会,章惇丞相借此上书皇上,蔡京无从反驳,一场长期的拉锯战终于以蔡京贬任为太原知府阶段性结束。
事情也远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章惇唯恐蔡京旧部死灰复燃,联合陈瓘等人连摆迷魂阵笼络人心。之后朝廷更是呈现一边倒的形态,连连上书,打击旧部等人,他们死的死,贬的贬。最终将他贬去杭州洞霄宫任闲差,这场内阁革命完美谢幕。
由于此案牵连甚广,皇帝不爱国事,将大权下放给章惇和陈瓘,他二人只手遮天,一方排除异己,另一方笼络后宫,出现了左右相连成一片天架空皇权的局面。
一直服侍在皇上身边的童贯也受到这股势力的压迫,人在强大压力之下,总会有不堪重负的选择,许多有相同机遇的人便私下集结,作着阳奉阴违的活计。另一次的争斗似乎在这倾斜的天平中顺应而生。
自王安石变法之后,几任丞相的轮番交替,本就让这个王朝由盛转衰。尤其是新政的推行,那种不切实际的“集财法”也让本来就是务农为生的百姓不堪重负。
皇宫三脚青铜麒麟尊被盗事件的发生,不管是朝廷大换血,连江湖上也树立起不少新新门派。最为神秘的就是西北王家衍生出的名唤“醉红尘”的杀手组织,其为头的便是让皇宫倍感耻辱的神偷。
一夜之间,“贼秀才”名声大噪,不少能人异士都慕名上西北去拜访加入。为躲避朝廷的追捕和江湖的纷扰,他们举家搬迁,其西北王家彻底沦为一个华而不实的空壳。
当然“醉红尘”的组织背后不仅仅只有贼秀才那一枚勇士,不出三月衍生出另一个“青派”以领头者“邱夫人”行事迅猛狠辣闻名于江湖,这醉红尘和青派捆绑在一起的效应可见一斑。
而高调的他们毫不知收敛连连作案数起,弄的朝廷大小官员和有名的商户人心惶惶,为此事不闻外事的宋徽宗也坐不住了,施压于六扇门却反而导致政府机要部门连连换人,终究破案无果。
皇城脚下的百姓对此事议论连连,讨论之处那神一般的人物和门派也成为一个传奇。醉红尘出世,江湖武林为之一震。它的出现渐渐压住风涌云动的乱世江湖,在新政的强力冲击下,他们劫富济贫、惩恶扬善,收拢了不少民心,很是受民众爱戴,也为六扇门调查其底细提供了不小的阻力。
中原境内虽是四海升平,但一个西北的民族却因为一名霸气的萧皇后迅速成长,早已不满年年为自以为大朝天国的宋朝进贡,他们趁机发动内斗,将分散的游牧名族整编在集合,将不听摆布的族人划为奴隶来统治,加强兵马将北部民族收编,大练骑兵,伺机而动。
客栈内,不少耳聪目明的百姓也谈论着国事,谈论着皇城里各种奇文杂谈。如是那英俊不凡的睿亲王迎娶了西夏公主为馨德王妃,那王妃菩萨心肠,经常布衣施粥,还为民祈福,深受着百姓的爱戴。
当然也有绮丽野闻流于市集,如是六扇门官员被贬被杀并不是捕获贼秀才无果,而是因为流传出皇子被盗的消息。
话说当年贼秀才入宫表面上是盗取了联盟协议的信物三脚青铜麒麟尊,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盗走了刚出生的皇子。皇子长期流落民间,皇上苦寻多年不获才会贬斥那些六扇门的官员。
莫说是笑谈,也是空穴来风事出有因也未可知。
还有那个连连被贬的蔡元长,似乎也不甘命运安排,日夜经营,他的起伏也是谈论者不错的话题。
其实谁都不然,所有的故事都是这般开始的,最终也在这般中结束。
命运的转轮从这一刻开始缓缓的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