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1000000226

第226章 楚国大司马的意气风发

嬴虔哈哈大笑:“全灭部落百家,取尽了十万头颅,飞虎营扬名天下。自然是要派上大用的。”

樗里疾不甘示弱,也出列道:“商郡城军请战。”

这下,帐内众将都郁闷的几欲转身了。秦国大军初聚齐,主帅上将军嬴虔还没分军分营,众将手中皆无一兵一卒还不知能做什么。但秦国就这两个特殊,手里捏着不听公令的秦军,就敢当面炫耀的来请战了。最可气的是,飞虎营统领身经百战也就罢了,如今一个没上过战场的郡守也来请战,却又偏生叫众将羡妒的哑口无言。

嬴虔看着樗里疾不禁皱眉,从嬴驷这里得知,商鞅临行前,正是推荐了这个眼前的樗里疾,称之为治国大才,可与景监共掌公权。嬴虔轻喝:“胡闹,你一个郡守,文官来凑什么热闹。”

樗里疾不服道:“上将军瞧我模样也该知道我是那文武双全之人,这样罢,帐中哪个能比武赢了我,我这就一个人滚回商郡去。”

景监实在看不下这份倨傲了,出列道:“商郡守,我们二人是文官,听上将军安排就是。”

景监是目前秦国的文官之首,在商鞅之后掌了秦国公权。樗里疾看着这个顶头上司无奈后退了,留下了最后一句:“上将军不能偏袒,飞虎营若还是第一阵,第二阵只能是商郡城军的。”

嬴虔被气乐了,转而哈哈一笑:“人说文不畏死谏,武不畏死战是兴国之相。如今我大秦文武都不畏死战,此战定能大胜。众将听好了,此战分营如下。”

竹溪边军十万为中军,由嬴虔自领。新征的十万老兵为左军,由国尉子车英为将。咸阳、商郡、河西、飞虎营众军为右军,上大夫景监为将。三军各分四营,嬴虔任命了各营统领后,下令:“各军各营按序重新列阵,将部落百家的十万头颅都挂到城墙上,我们静候楚军到来。”

楚国大司马兼领柱国封上爵执圭的昭阳经历了繁琐的登台拜帅的礼仪后,踌躇满志的带着三十万楚军往边关关亚子口缓缓而来。

在国都郢城,千辛万苦才终于争取到了这能光耀千秋的灭国大战的主帅之位,想起令尹昭鱼无可奈何的这张臭脸,昭阳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此战,六方齐至,秦国不过二十万驻军,灭秦易如反掌。拿下了秦国,令尹昭鱼只能让位,自此后,自己就是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仅如此,楚王还亲口许了,拿下秦国全境,将一半赐予自己封侯立国。无需多久,自己也将是一名国君了。昭阳只觉得这一路的山水都是如此美妙,就连这呼吸的气息都带着甘甜的香味。

黄鹰军将军胡伟陪随在昭阳身边。此战,对秦国垂涎已久的楚王势在必得,因故加派了亲卫军一万黄鹰军督军。

胡伟与昭阳素来交好,见昭阳如此意气风发,便来凑趣:“大司马,封侯立国后,可想好了国名?”

看得胡伟如此得意忘形,昭阳反而冷静下来:“胡将军,此战还希望能借助黄鹰军之力。”

胡伟听到黄鹰军也要上阵,大为出乎意料,便也认真起来:“大司马是怎么安排的?”

昭阳道:“秦国边关,原本驻扎了十万秦军。如今六方齐至,秦国首尾难顾,定要分兵去迎。我估摸着,至多只剩下了五万边军。我原本打算将楚军一分为二,由你带十五万围攻,我亲领十五万绕城而过直捣咸阳。但细细想来,攻城之战,太为艰辛,只怕楚军伤亡太甚。这些都是我江东子弟,实不忍看他们葬身异乡。我意欲先去叫阵,激得秦军来两军对阵,有天下最勇的黄鹰军出击,定能一举击溃秦军,全军趁势而上,灭秦可就唾手可得了。”

胡伟低头沉思了一会,才对昭阳道:“大司马,楚王命我是来督军的。但大司马此话在情在理,兵书也言,将在外王命有所不受。就听大司马的。”

昭阳哈哈大笑:“好。胡将军,我知你在郢城也受尽他人之气。他日我封侯立国后,令尹一职便是你的,我们二人到西边逍遥自在去。”

胡伟不禁热泪盈眶:“大司马的情义,我永生难忘。”

离关亚子口还有十里,关亚子口守将飞马来报:“大司马,秦国大军已经到了,看这情势,不下三十万之众。”

昭阳大怒:“放屁,秦国举国也就二十万大军,眼下的战局哪里来的三十万来敌。你休要乱我军心。”

胡伟劝道:“大司马,去看了再定。”

站在关亚子口城墙之上,昭阳与胡伟远远望去,秦国边关竹溪城前,军帐林立,看这规模的确不下三十万。昭阳看清了此景,反而忍不住笑了:“就算秦国将老兵都征集来了,举国也只得三十万。眼下是六方齐至,他秦国就不管其余五方,全数来与我楚国为敌了么?这定是虚张声势,少放些我也信了,放了这么些,就是笑我楚人蠢笨了。”昭阳转身下令:“大军到关前扎营列阵,也叫秦人看看,三十万大军该是个什么样。”

三十万楚军穿城而过,依次在关前扎营列阵。秦军营帐顿时响起了鼓令,一支黑骑最先冲出营帐,在正前列好了阵形。

胡伟目力极佳,定睛看去,秦军鼓令不断,各营帐都有人影晃动。胡伟担忧着终于忍不住道:“大司马,秦军似乎不假。”

昭阳一挥手:“屁,打死我也不信。”言毕就下了城墙。胡伟急忙跟上,昭阳继续道:“明日你随我去叫阵,是真是假,到了阵前你就明白了。”

同类推荐
  • 华夏风云五千年

    华夏风云五千年

    历史很复杂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 墨学之白云往事

    墨学之白云往事

    导言:本文为纪念墨学诞生两千五百年。为近代墨学复兴破冰,本文以白云山谷为中心,以主人公的成长为主线,描写刻画以春秋末年战国初期那些神秘的英雄为主角在白云先生的培养下面向辉煌的时代。解释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力量在为自己的漫漫长路的探索,迎合历史争鸣的历史必然,在争鸣中不同利益人的求索,在为世道的方向的深思与实践。还原在那个时代的英雄成长蜕变的历史,让人们认识墨学,了解这个在历史长河之中沉睡的“显学”。并为现代墨学发展,继承近代墨学复兴,为墨学的发展尽自己的所有力量。
  • 鬼城丰都行

    鬼城丰都行

    本书以旅游参观的路线为线索,将鬼城丰都的67个人文景观贯穿起来,介绍了当地的历史沿革、演进和变化。
  • 踏古

    踏古

    一名小人物、一个小故事,一位随遇而安的小职员,一处陌生却又熟悉的地方,一个意外的过客,一段平淡的传奇。那里的江湖不过儿女情长,那里的朝堂令人失措彷徨,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仙子,也有洒脱不羁的魔女,有恃才傲物的不世才女,也有温文尔雅的名门闺秀。他被称为天下间最文武双全之人,他曾是无数深闺怨妇的偶像,所谓风华绝代粉丝如云。最落魄时他身家数百亿……当初是怎么样被娃娃哈和康帅傅等知名企业同时聘用,又为何毅然来到这陌生的世界?是事业?是爱情?是责任?请关注每日晚十二点起点一套《艺术人生-走进萧歌》,解读名人背后的故事……PS:涂鸦之作~切勿深究~以上简介~纯属瞎掰~~请勿查证
  • 重生之朕即国家

    重生之朕即国家

    党争、外患、鼠疫、暴政、内乱、小冰河,这都是大明亡国征兆;科技、农业、军事、航海、文化,这又是大明兴旺的基石。虽有晋商卖国、邪教作乱、饥民造反、建奴窥宝、红毛船炮,但大明还有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的不变国策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铮铮风骨。是先破后立,还是奋发图强?请收藏订阅,我还你一个不一样的大明帝国?这,不是历史……
热门推荐
  • 错嫁,帝女惊华

    错嫁,帝女惊华

    乱世成就英雄,可知女儿也有巾帼之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人说大楚双名将,晋王顾将。身为晋王麾下的大军师,长乐公主突然被皇帝九叔安排给了与晋王齐名的顾少筠做副帅,转折点不要太吓人。更可怕的是,阴差阳错之下他还成了她正牌驸马。.在内他是小王爷,乃是王府掌权人,在外他握一方兵权,战功累累,谁人不羡,可是……他的公主大人却不买账啊……公主笑眯眯道:“驸马,上了我的贼船,你随我玩儿命吗?”宠妻驸马淡笑:“就算是要命,臣也陪公主玩下去。”ps:这是一个睿智无良君追妻的故事~
  • 朕即天下

    朕即天下

    一场大病醒来,李君庶发现他竟然成了史上有名的昏君,秦二世胡亥。
  • 生命的巡礼

    生命的巡礼

    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积极的事物,意味着鲜花、掌声以及强大的经济保障。
  • 万修之门之守夜人

    万修之门之守夜人

    我本是无为青年,却难违命运使然;我不愿与人争斗,却卷入末世洪流;我只想平凡一生,却屡屡逆天改命;我以为命尽于此,却发现——这只是开端。且看,白辰如何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末世旅途。
  • 异灾秘闻录

    异灾秘闻录

    一名实习的考古队员在一次任务中开始成长,隐藏于世界的异灾秘闻开始逐渐的暴露出来,一个普通人怎样破解谜题...
  • 盗墓者的口述

    盗墓者的口述

    此书向《鬼吹灯》致敬。杨威继承家业成傲天集团老板却发现身染怪病。一次老家规划整理姥爷旧物时得知怪病源自一种诅咒依靠奇书《风水密传》残篇,从此踏上一条探古墓解除家族诅咒之路。
  • 剑决苍穹

    剑决苍穹

    他,曾是一国之君,却因实力不济,比自己亲弟弟杀害,这一世,他励志要做破碎虚空的强者,魔族之王,妖族之祖要如何,看他如何手握轩辕,斩其头颅!
  • 撞碎地球

    撞碎地球

    外星极高文明t8san星球高发战事,一些生命逃离出来,然后其中一位大能者,找了太阳系的几个有生命体存在的几个星球,撞碎,进行生命意志的最后传承!人类被异形能量包裹,然后地球碎裂,异形物质和太空真空气体以及少量元素催发,进行催眠,沉睡了三十年之后的人类陆续醒过来。而70亿人因为地球撞碎的冲击波太大,大多分散在太阳系之中。人类发现自己觉醒之后不但力量增强,同时身体机能适应宇宙空间。所有生物,意识之中都有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为洛尔大人复仇,T8SAN星球。QQ群:546105679
  • 最仙途

    最仙途

    一个时代的崛起,世人将会为之狂热,然而崛起的背后掩埋着的白骨,时常提醒着人们,这就是一场虚幻的泡沫,可是没有会去理会,因为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知道。宋毓作为一个平凡的少年,和他的三个兄弟,一起经历了这个盛世的繁华,最后繁褪去,一声竹板响起,究竟何去何从?三段迥异的人生,三个性格不同的少年,时代的繁华下,又有谁能固守本心?
  •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