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边,秦昭襄王何等聪明,他能不明白白起是在要挟自己?但恰恰如此,正是秦昭襄王所无法容忍的——寡人要退便退,要攻便攻,还轮不到你白起来教训我!你不是最讨厌范雎吗?好,寡人就再让他去好言请你出来,最后一次机会了,你可不要不识相!
白起还就是不识相,硬说自己病还没好,给范雎吃了个闭门羹。
范雎气坏了,回去就跟秦昭襄王告状说:“武安君假称有病,不肯为将。”
看来,白起军事谋略天下无敌,却不懂得为自己谋身,就算他功劳再大,一个劲儿的跟秦王作对,那能有好吗?要知道在人治社会,不善谋身者,功高更难免一死。在这一点儿上他的老部下王翦就比他聪明多了,详细的情况,我们到王翦一章再来说。当然,武安君个性十足,如果跟王翦一样油滑,那么他就不是白起了。
秦王果然大怒,白起以为寡人没了他就真的不行吗?昔长平之胜,王龁表现也不错,他未必就比不上白起。用王龁,再增兵十万,寡人就不信了,离了他白起,邯郸城就打不下来?
此时的秦王,未必就有意令白起死,但君臣间的矛盾已激化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一点火星,足以爆炸。
于是,公元前258年八月,王龁带着十万援军及大量的兵备粮草来到邯郸城下,接过王陵的指挥权,统共四十万秦军,继续攻城。
结果还是一样,王龁四十万秦军围攻邯郸,从秋天攻到冬天,从冬天再攻到第二年春天,足足五个月,邯郸仍然固若金汤。
三年前长平之战王龁奈何不了廉颇,三年后他一样没辙,实力摆在那儿呢!再说秦军常年在外作战,对秦昭襄王对范雎的偏袒偏信十分不忿,故均消极作战以支持白起,并以此来证明武安君关于赵国不可战胜的观点。
秦昭襄王万万没有想到白起对秦军的影响力竟这么大,甚而威胁到了自己的君权,他心焦如焚,白起啊白起,你莫要逼我,逼我到绝路,寡人即使自毁长城,也在所不惜。
与此同时,范雎也意识到秦军消极作战的根本原因了,面对军人集团的步步紧逼,他决定绝地反击,派自己在魏国遭难时的救命恩人——好友兼亲信郑安平率军五万往前线帮助并监视王龁。他天真地以为,只要郑安平能拿下邯郸,白起一党必然无话可说,从此老老实实,再无力与自己做对。
16.噩梦终结2
范雎走了他毕生最臭的一步棋,秦军在邯郸城下耗了一年多毫无进展,胜利的天平已经倾斜,诸侯们本来不想救赵的,现在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公元前258年秋,赵平原君带着包括“自荐”的毛遂在内共二十名门客,前往楚国求援。楚考烈王本不想出兵,赵勇士毛遂按剑上廷直叱楚王,陈说利害,硬是搞的楚王答应合纵,派遣将军景阳救助赵国。不久,楚国援军十万、魏国援军八万突破南线秦军防线抵达邯郸外围。魏国援军八万突破南线秦军防线抵达邯郸外围。紧接着,魏信陵君用之前窃得的兵符,率领魏军联合楚军对秦军发起强大攻势,同时邯郸城内守军出击配合,三国联军在信陵君的指挥下三面夹击城外秦军,秦军数战不利,武安君白起这时候有话说了:“王不听吾计,今何如矣?”
这副口吻,简直就是在幸灾乐祸了——早不听我的,非要去靠那范雎,范雎他嘴巴再厉害,能帮秦国打胜仗吗?还以为他那个郑安平有多厉害,也一样是个没用的货!看着好了,郑安平很快就会玩完儿!哼,跟我斗,他还嫩了点儿!
果不其然,前方交战正炽,秦军主力突然败退,把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生生抛弃在邯郸城下,结果,郑安平反被三国数十万大军给反包围了,十好几天,秦军竟无一部去救他。
秦王气疯了,急命武安君白起为将,带兵前往救援。
白起好神在在,直说自己病没好,怎么样就不肯去,他倒要看看,到了这关头,秦昭襄王该怎么收场,范雎和我,你选一个吧,
秦昭襄王面对这个桀骜不驯的大将,发狠了,他亲自来到武安君府,强逼白起:“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君。如君不行,寡人恨君。”
这意思就是:寡人不管你是真病还是假病,就算你躺在担架上,抬也要给我抬到前线去!否则可别怪寡人无情!
君臣之间终于正面对决,白起也发狠了:“臣自知行虽无功,得免于罪。虽不行无罪,不免于诛,然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愿大王查之!”
宁死也不妥协,看来白起是寸步不让,一点儿退路也不准备留给秦昭襄王了——要不你就承认错误,罢免范雎,我白起继续为你打江山;要不你就杀了我,自毁长城,看看还有谁能帮你挽回败局。
时间静止了,两个年过花甲的固执老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互瞪了足足三分钟,谁都不肯让步,谁也不肯松口,愤怒,僵持,凝结……
终于,秦王走了,拂袖而去。白起没有起身送行,他静静的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面如死水,身如浮云……
他明白,自己的生命即将湮灭,六国的噩梦即将终结,他们又可以苟延残喘一段日子了。到头来,范雎、大王与自己的争斗,还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三个迟暮的老人,终于还须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代价。他们,已经无法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