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79000000001

第1章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1

秦朝末年严刑峻法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同时各路英豪粉墨登场各显其能,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话说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文字、度量衡,但秦朝的严刑峻法、苛捐杂税、无休止的劳役,使得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下面列举一下嬴政做的几件不得人心的傻事,他也为秦朝仅存在十几年便迅速灭亡埋下了伏笔。第一,他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强大匈奴侵袭,在北方边境修筑万里长城,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但他好大喜功,不顾百姓死活,大兴土木乐此不疲。传说一天要累死、饿死一二千人,照这样下去,当时秦朝人口才二三千万,不消十年大秦子民便全部完蛋,这个住在深宫里的秦始皇不知有没有想过,他真的有可能变成孤家寡人哦。

第二,就是焚书坑儒。有人报告,说一班儒生在背地里妄议朝政辱骂皇上,秦始皇龙颜大怒,立即下令严查此事。结果受到牵连的有好几百人,他们来不及为自己辩解什么就稀里糊涂地被埋进土里。他还把全国查抄出来的堆得一座座小山一样高的书籍付之一炬。顷刻间火光冲天,连烧几天几夜都不熄灭。(除了医书、农桑、本朝法律历史等极少数外)

最要命的是,他死在了外出巡查途中,身边只有他喜欢的小儿子胡亥、宦官赵高、丞相李斯等少数几个人,他们串通一气假传圣旨,令守在边关的大公子扶苏、大将蒙恬自尽,让小儿子胡亥登基。这小子不学无术昏庸透顶,只知道吃喝玩乐不问政事,老爹的长处他一点没学到,残暴、骄奢淫逸倒是学得一样不差。可想而知大秦江山灭亡,迟早的事。后来,宦官赵高更加肆无忌惮,他先是以谋反罪将丞相李斯处死,后又派人毒死了胡亥,最后随便找了个嬴氏子孙充当傀儡,自己摆起九五至尊的谱来,当起了孤家寡人。这赵高文盲出身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对治理国家一窍不通,结果没过几年便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2

话说大泽乡农民陈胜、吴广等九百多人,不论前方道路多么泥泞,天气多么恶劣,都必须在几月几号到达长城指定工地,否则按照秦朝法律,哪怕迟到一天都要按律斩首。他们走到半道上又累又渴,押解他们的士兵又不断打骂催促,加上连夜的赶路不得休息,腿早已肿了路也走不动了。按照这种进度恐怕不等砍头,半路上就断气了。

于是大家偷偷商议。这时一个雄浑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响起:”逃跑回去肯定死,就算如期到了,在工地上也会被活活打死、饿死、累死,想来想去,横竖是一个死字,大家有没有胆量起来造反?“顿了顿,又一个高亢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却字字在人们心头炸开了锅:”兄弟们,成功了有酒有肉有女人,大家一起享受荣华富贵,失败了,掉了脑袋也不过碗大个疤。我们难道是天生的贱人,他们当官的一出生就是王侯将相?与其默默无闻窝窝囊囊的死,不如轰轰烈烈大干一场。“说来说去大家才看清楚是两个中年汉子,一个叫陈胜,另一个叫吴广。他们都是贫困农民出身,大概是认识了几个字,比其他群众脑子好使了许多,自然站得高看得远。大伙儿一致推举他俩为头儿,准备大干一场。那些押解的士兵们一看大事不好,哪里敢阻拦早已溜之大吉了。

刚刚开始这支队伍异乎寻常的顺利,附近百姓又纷纷响应,很快就攻下了十几个郡县。他们发布文告,开仓放粮,宣布取消秦朝的严刑峻法苛捐杂税大快人心。可是他们毕竟是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乌合之众,等到秦军缓过劲来,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尘飞烟灭。但他们点燃的起义火种再也无法熄灭,相反愈演愈烈,各州纷纷宣布独立。秦军左冲右突、四处救火疲于奔命,离秦朝灭亡的日子真的不远了。

3

秦朝统治在风起云涌的内战中声嘶力竭,再也不是秦始皇时期猛将如云、士兵如虎,一举吞并六国一统中原的大秦帝国了。它的国力日渐衰弱,眼睁睁看着大好河山风雨飘摇、四分五裂了。在大大小小军阀混战中,最有名的当属楚国贵族公子项梁。他带领着项羽和八千江东子弟兵,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一时间声威大震。正当他春风得意之时,在一场追击战中误中了秦军埋伏,那领头的也是一员名将,唤作章邯。结果被打得大败,自己呀也在战斗中成了刀下之鬼。项羽从小没了父亲,是叔叔一手把他抚养大,因此他一直尊项梁为叔父。这一下子人没了,想着平时叔父的好,他一下子哭得稀里哗啦,三天三夜也没吃饭,披麻戴孝一个月。他握紧拳头,虎目圆睁,发誓要为叔父报仇。

哦,我忘了为大家交代一句,那时为了共同对付秦军,义军组成了一个统一联盟,推举了一个放牛娃为楚怀王,作为名义上的首领,实权掌握在项梁手里。项梁一死,才十八岁的项羽义不容辞地被江东八千子弟推为首领,却并不得到其它派系的认可,原因很简单,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仅凭力气大,从未亲自指挥过一场像样的战争,谁也不服从。这也正是楚怀王希望看到的一幕,这老大不小的孩子脑子并不笨,一看这阵势立马就顺水推舟把这事往后拖。项羽虽然生性豪爽勇猛,也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硬着头皮气呼呼地走了。这时怀王身旁有一个叫宋义小人凑上前来。他平时不懂行军打仗却喜欢溜须拍马察言观色。他给楚怀王献了个毒计,说:“秦军接连大胜,正在势头上。我刚刚得到探马来报,章邯率领二十万大军正在北上帮助王离包围赵国首都巨鹿城,赵国丞相已经赶到我们这儿请求救兵,不日就要赶到这里。大王正好派他去充任先锋。您想想看,那章邯,连项梁都不是对手,这小子能行吗?哈哈,一定有去无回!等到他陷入敌阵,我再断后,这小子插翅难逃。这竖子天性粗野不服管教,留下必为大王心头之患。哈哈哈。。正好借此机会除去。”他说道得意处,不自觉地奸笑起来,还特地做了一个斩草除根的手势。楚怀王听到兴奋处会心一笑,默许了这个计划。但自有忠于项羽之人正好得到这个绝密信息,连夜报告了项羽。项羽也是个聪明的人,和左右一商议,决定将计就计。

4

刘邦也算是起义队伍中比较出名的一个,不过他不是凭真本事打出来的,纯粹是投机钻营运气好而已。他原来是今江苏沛县的一个小小的亭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干部),这小子在家排行老三,花言巧语经常骗吃骗喝,竟托关系开后门找到了这么一个差事。他老婆吕雉比他小二十岁,相传生的也是五官端正眉清目秀。他老丈人一看未来女婿长相,惊叹不已:“这老小子双耳下垂两眼放电,帝王之相将来能干大事。”所以毫不犹豫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刘邦混到四十岁多了,老夫少妻,加上前面的在当地还算不错的差使,也是双喜临门了。不过他们的好日子没有混多久,天下便大乱。

刘邦这小子别看平时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并不老实。他也在慢慢观察天下形势变化,看看自己究竟有没有机会一展身手。也就这么凑巧,起义烽火很快就烧到了沛县。当时沛县县令竟不知天高地厚也想拉起一支队伍,按照他的实力在那时是最平常一支,这样的义军是多如牛毛。他也邀请刘邦加入,原因是县丞萧何和刘邦是铁哥们,他受到萧何的隆重推荐。却人算不如天算,刘邦竟是个白眼狼,他城府很深,表面上还算客气,说的话也是谦恭圆滑,听起来很受用。沛县县令竟把守城重任交给他,自己亲率大军迎战敌人。刚开始他打了个小小胜仗,很是得意,便乘胜追击,不料半道上中了埋伏,敌军越来越多。等到县令实在撑不下去了,扭头就往回跑,并且示意刘邦快开城门。门是开了,不过手起刀落刘邦将县令的人头高挂城墙,举起白旗投降。他不费一兵一卒,因为平叛有功被封为县令,这比亭长可是大了好几个级别呢。为此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得瑟了一个星期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胜吴广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起义火种却越烧越旺,再也不会熄灭。这提拔刘邦的秦军将领不过是一时得逞罢了,很快就遭到四周义军的围攻。那刘邦是个十足的小人,墙头草,一看形势不对又调转枪头,他把秦军将领骗过来说有要事商量,结果是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送给了更大义军首领雍齿。

雍齿对刘邦大加赞赏:“看不出这小子真有两下子,翻云覆雨不用打仗也能焮起大浪来,三寸不烂之舌可真厉害。”忠于雍齿的人说:“主公,你可防着点他,这小子不地道,谁用了他谁倒霉。”雍齿背地里也说:“大家请放心,我自有万全之策,教这小子死无葬身之地。咱们现在实力不强,正缺人手。”刘邦表面上装疯卖傻,暗地里却一刻也没闲着,他派出特务把雍齿的一举一动、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爱好什么讨厌什么,有什么致命的弱点摸得是一清二楚,最可怕的是他还不露声色,真可谓是眼镜蛇出洞,要么潜伏不动,要么一出手就是致对方于死地,雍齿必将为自己的粗心大意付出惨重代价。

话说有一天雍齿语重心长地对刘邦说:“老兄啊,你投奔我也有些日子了,不过我这里不养闲人。现在又一股敌人正向我扑来,势头很猛,你即刻率领你的兄弟们前去抵挡。功成重重有赏。”刘邦眨巴着眼睛低头不语若有所思的样子。雍齿以为他害怕了,大声训斥:“刘邦,你听见没有?抗命者军法从事。”刘邦这才似乎清醒过来,抱拳作揖道:“末将领命。”其实一条毒计又在他脑子里生成。他趁着夜色悄悄派人赶到来犯之敌营帐前,先是送上一笔厚厚的钱财,又网罗了几名有点姿色的女子花枝招展一步三摇地跟在使者屁股后面。那秦军将领小名旺旺,那威严紧张的气氛早已烟消云散,喜笑颜开地说:“哈哈,你家主公太客气了。”使者神秘使了个眼色,旺旺将军心领神会屏退左右。使者跨前一步从兜里掏出刘邦的亲笔密信递给旺旺将军。他密信看毕点上烛火烧了,说:“回去请你家主公静候佳音。”

第二天两军列阵,刘邦大喊大叫,鼓声震天。他骑在马上装作要立即跟敌人拼命的样子,命令手下即刻冲锋。“哗啦啦”几百人嚎叫着冲了出去,说也奇怪那股敌兵只抵挡了几下便丢盔弃甲转身便跑,不消一盏烛火的功夫,对方营帐高挂白旗。雍齿听罢震惊不已:“刘邦神了,不费吹灰之力敌军就投降了,我去看看。”他半信半疑跑出去一看,果然如此。对方派人说:“请雍将军即刻前去接收。”他大笑道:“好说好说。旺旺将军真乃识时务的人。我一定要给刘邦记上一功。”他得意忘形只带了几个随从,便随随便便赶到对方营帐,傲慢地说:“快去通报你家将军,雍大将军来了。”不料,营帐大门突然关了,列出一队弓箭手和几个彪形大汉,中间闪出一个白衣白裤白盔甲的年轻人,说:“雍将军,在下恭候多时了。”不由分说将他捆了个结结实实,上报朝廷邀功求赏去了。刘邦假装掉了几滴眼泪,发誓要报仇雪恨。左右忙劝道:“将军不必自责,你已经尽力了。全怪那敌人不讲信用,也怪我那大哥没有头脑,怎能轻易相信敌人呢?”又说:“军中不可一日无主,请将军留下为我等做主。”刘邦有假意推迟了几下,说:“既然各位苦苦请求。在下不才也只好勉为其难了。”他号称沛公,一时实力大增,成了远近闻名的暴发户。

同类推荐
  • 空降三国当汉贼

    空降三国当汉贼

    占城池,收美女,揽人才,纵横天下,快意江湖,但看张伟的三国之行。
  • 回到大明当奸臣

    回到大明当奸臣

    明正德年初,正值大明朝新旧龙气接替的过度时期,老龙已死,雏儿不足为惧,于是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朝野党羽纷争不断,各地暗流翻涌不息,“八虎”闹京,南昌宁王举兵谋反,东厂,锦衣卫处处秘密刺杀当朝忠良,北边鞑靼王挥军南下……秦陌,一头栽进了这个纷纷扰扰,变幻莫测的天下,阴差阳错一朝得势,踏入庙堂,不思匡扶正义,救国救民,却是亲近佞臣,私会乱匪。从此他成了一个清流眼中的奸臣,奸臣眼中的同党,乱匪心中的‘自己人’。
  • 没羽箭张清

    没羽箭张清

    宋金元时期,各地战乱四起,百姓痛苦不堪,奸臣当道,容不下忠义之士。为人正直,身怀飞石绝技的东昌府大将张清兄妹,对百姓和朝廷忠心耿耿,因不善权术被知府利用,险些遭陷害,最终改投梁山,和梁山好汉们替天行道。最后被朝廷招安,四处征讨,屡战屡胜。在征方腊时张清兄妹不幸含恨战死沙场。自始至终忠义傍身,名留青史,天下传扬!
  • 神殇引

    神殇引

    红墙琉璃瓦,相思寄红豆,战鼓惊心魄,宫闱撩人心,兵卒百战死,将军何时归!
  • 史记那些事

    史记那些事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这么伟大,也和国家干部沾不了边,国家大事也多是口头参与为主。所以,读史记,也与以史为鉴的缘由不大,纯粹是个人兴趣。没想到的是,史记读起来还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加上些个人的理解,可能与真实有差异,就成了这么一篇多少还有些趣味的东西。
热门推荐
  • 英雄冢之烽火鸳鸯

    英雄冢之烽火鸳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或大或小。男儿有志挎吴钩,欲复燕云十六州。不惧征程千万里,此番岂是为封侯。
  • 记忆之战

    记忆之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能记忆日益庞大的信息,人类掌握了信息传送大脑存储技术,迎来了一个超级记忆的时代。可是突然有一天,所有储存在人类脑中的传送信息突然凭空消失,民众开始恐慌,经济崩溃,社会动荡,战争也随之而来。刘瑞,一介本只想在乱世苟活的小市民,却阴差阳错的卷入了这场巨大的阴谋之中,慢慢接触到了些许真相。他是该趋利避害明哲保身,还是该挺身而出奋勇向前?亲情友情爱情间如何取舍,正义生命未来间如何抉择?请随着刘瑞一起在成长中寻找答案。
  • 伊苏日记

    伊苏日记

    作者已放弃该书,重新整理思路,过段时间重新写这个故事。
  • 网游之横扫千军

    网游之横扫千军

    一代游戏之王因被女友出卖而心灰意冷之下退出游戏《第二世界》,却正逢中美日英德五大国家最强游戏公司联合推行的虚拟游戏《横扫千军》问世,且看一代游戏之王怎样重整雄风,再造一段旷世传奇,一代千古绝唱!
  • 风华凉

    风华凉

    她是凉玉,二十年前无意中启发了时之刃进入平行时空,回到了几百年前遇到了风华绝代的华容。两年后即将临盆的她又被时之刃拉回现代。生下女儿华凉后,她带着时之刃上了容山庙,十八年未下山。十八年后华凉在容山庙见到了凉玉,未曾说到三句话,掌时者飘然而至,她是个不该存在的人,而我的职责,就是将她粉碎。凉玉终还是没有回得去,她将自己喂了十年血的时之刃插进了华凉的心口,把这最后一次机会,留给了她的女儿。自己化为白粉,尸骨无存。华凉渐渐消失,时之刃又将带她去往哪里,命运又开启新一轮转动。掌时者轻叹一声。自己终究还是拦不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秦破军

    秦破军

    师傅对他说:“想做就去做吧,顺心就好。”他点点头,然后开始做觉得顺心的事。他不关心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也不在乎万古洪荒谁为主宰,只愿遵从本心,只愿顺其本意。但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他真的能一切顺心吗?他,名秦川,字破军。
  • 仁安异闻录

    仁安异闻录

    某小镇的一起奇怪的命案引出的一段奇特的冒险。
  • 道之驱魔大师

    道之驱魔大师

    主人公是道教世家的传人,经过各种挫折,从讨厌道教到接受道教。到上大学之后开是做捉鬼生意,一步步向驱魔大神发展。
  • 不知道的未来

    不知道的未来

    因为主角意外得到上古传承!却因为不知道如何获得传承力量!而不断的努力奋斗着!终于有一天主角发现自己可以真正获得传承时却发现自己已经不需要了!因为主角自己已经超越传承太多...……这是我第一件作品虽然出过错!但我会努力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