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71600000081

第81章 平安符

“施主既是诚心来求平安符,理应知晓,万事万物皆有缘法,不可强求。”

“大师,求您救救我的孩子……”

听到空渡禅师的话语,作农妇打扮的女子急了。她抛下田中的农活和尚未吐丝的家蚕带着看似康健却被村里的巫神指出有大凶之兆的孩子千里迢迢赶到嵩山求平安符,在叩首一千余台阶后终于见到了以普度众生为怀的空渡禅师,却不想,连空渡禅师都无能为力……

“娘亲,老和尚说不定在骗你呢!我好好的,哪里就像有病的家伙了……”

在一旁垂手等候的少年心存不满,但碍于此为佛门圣祖空渡禅师的佛舍所在地,只轻声嘀咕了几句,没有去反驳娘亲所说的任何一句话语。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已经闭眼诵念佛经的空渡禅师听到了少年的自言自语,没有阻止门人做出请的动作,心肠却是软了,“百善孝为先,施主,您要的平安符,就在您孩子的身上。但是否能助其逃过一劫,却要看造化了。”

“多谢大师!”

农妇喜极而泣,拉着少年向空渡禅师跪谢后,随着门人指引,出了山门。

“师父,他鬼物缠身,命不久矣,何以解作平安符?”

农妇和少年已经走远,侍奉于空渡禅师身旁的努力降低了存在感的小和尚,却心有疑惑,百思而不得其解。

“谁说鬼物就一定害人呢?它既能随那少年来这佛门圣地而未被净化以投入转世轮回,就自有其命数可循。吾等草芥,袖手旁观罢!”

低声诵念起大自在心经,空渡禅师闭了眼,静静守候着下一位有缘者的到来。

“逍遥,你且随那农妇和少年去看看,若不违天命,将那少年带回来吧。他有慧根,本应皈依佛门。”

良久,空渡禅师却又睁眼,吩咐了解开疑惑却不曾离去修行的弟子,去往千里之外,看一场红尘旧梦。

“是,师父。”

逍遥清亮地答应了声,退下收拾行李。佛舍里一声阿弥陀佛,不知道尽了人世间几多沧桑……

“娘亲,若那老和尚是胡诌的,你也信吗?”

嵩山下,官道上,少年鼓着一张包子脸,气呼呼地坐在驴车上,小声地抱怨着娘亲的迷信。

“成因,出家人不打诳语。大师说了,平安符就在你身上,这身衣服你可要好好地给保管好,指不定哪天就能救了你的命……”

“好了娘亲,孩儿知道了。”

无心去听娘亲的唠叨,少年爱不释手地把玩着前几日自己缠着娘亲从一摊上买来的玉饰。

嵩山佛舍,佛门重地,不染红尘。在上山前,娘亲就让他把玉饰收进了袖中。他不乐意,也不愿违背娘亲的意思,就悄悄拱手站在娘亲身后,手中还是在抚摸着玉饰,面上却不露出半点欢愉之色。

莫非,这玉饰,就是师父所说的平安符?

远远吊在农妇母子二人后头,小和尚逍遥摸了摸自己的光头。

师父曾说过,美玉养人,也易招魂。可听女施主所言,村里的巫神早在六月前就给小施主下了定论……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红尘琐事,实在是千奇百态。

以小和尚的修为,他只能勉强看出小施主周围有黑气和祥瑞之气相互追逐和环绕,想要再让他弄清楚什么,却是不可能的了。

也不知师父让我跟在二位施主后头,到底是何用意……

唉,算了,师父有何用意,到时便知。

晃晃悠悠地吊在二位施主身后,逍遥进入了坐禅时的空灵状态,只凭那小施主留下的一缕气味,远远地跟了去。

这一跟,就是半年。待农妇与少年回到自家的小山村时,冬日已去,夏日又来,却又是一个农忙时节。

农妇每日忙进忙出,少年每日读书玩耍,小和尚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跟上,顺道看看那巫神是何方神圣,如今除了修行,他也失了时时跟着少年的兴致。

却是一日,安静宁和的小山村,突兀地喧嚣起来。村里的祭司在一年的中秋之日,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沉寂许久的巫神,再次出现在村民的视线中,每日缩在黑袍之下,挨家挨户地为村民占卜吉凶。

求到平安符后,农妇放任了少年的自由,如今巫神出关,农妇也只是如往常般在田中或家中劳作,一直在修行却分了点心思看着那少年的小和尚逍遥心里却是咯噔一下——糟了,中计了!

懊悔自己为何不全心全意看着那顽皮却孝顺的少年,小和尚急急忙忙去到了村里的小河边——在村里的又一次祭祀后,河里飘起了一具被泡肿的面目全非的尸首,闻讯赶来的农妇却是一眼认出,这是她前几日说要外出游学的孩子。

清澈的小河底部,一块玉饰,四分五裂地散落在河床四处,玉饰碎片上,仍隐隐有黑气环绕。

怪不得那鬼物能逃脱佛门圣地!

小和尚看着少年的尸首,怒极攻心,却是蓦然明白了那鬼物设下的骗局!

听着农妇抱着腐烂的尸首痛哭,小和尚心如刀绞,眼前一黑,醒来时自己却仍在嵩山空渡禅师的佛舍里,不曾移动过半步。

“师父?”

逍遥有些茫然,刚刚自己经历的,是梦境,还是前尘过往?

“为师替你重新塑造了一副躯体。”面带慈祥的笑容,空渡禅师怀着慈爱的目光看着满脸茫然的弟子,“万事万物,自有缘法。你若不信那巫神言语,你若不贪那便宜玉饰,你若不放下那红尘过往,又如何得以自由?孩子,你可想通了?”

“师父的意思是……”

感受着自己新的充满生机的身躯,逍遥眼中迷惘之色渐去:“谢师父指点,逍遥明白了。只是,那平安符……”

“美玉养人,即意平安。但身外之物终究是身外之物,那巫神就是看中了你的贪性,才会设局害你。那****若不去拾那掉落河中的玉饰……唉,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为师累了,你且下去吧!”

“谢师父解惑,弟子告退。”

重新获得了生命的少年成因,哦不,应该是弟子逍遥走出了空渡禅师的佛舍。屋内,空渡禅师手中却握着那本应埋骨河底的玉饰,幽幽发出一声叹息。

万事万物,自有缘法。老衲不舍人间难得见得慧根的孩子死于鬼物之手,托人送去这玉饰,却不想,反而害了这聪慧的孩子……

平安符啊平安符,世间本无此物,又何来平安,只是不要贪心而已。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同类推荐
  • 暗月曙光

    暗月曙光

    女主受尽世间冷暖后,学会适应,逆转。小说方向不明,结局未知,亲们做好心理准备。新文新手,文笔不好,希望大家多关照。
  • 穿越之缘浅

    穿越之缘浅

    别人穿越都是公主千金,坐拥无数美男,为什么她却穿越到龙床上,还要面对被人嫌弃的尴尬场面?原主还是一个失宠的妃子身上?我只想平静生活,王爷,我是你嫂子!陛下,咱们已经离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重生:渣男请绕道

    嫡女重生:渣男请绕道

    前世,她是翎羽王朝丞相嫡女,无奈娘亲不受宠,自己也备受辱没。好不容易嫁了人,居然被夫君养的外室们合伙毒死!!此等大仇,岂能不报。灭渣男,斗小三。看我今生如何把你们予我的痛苦十倍、百倍、千倍偿还!
  • 江湖如歌之回首不见

    江湖如歌之回首不见

    此文灵感来自歌曲《眉间雪》。见到他的第一眼,被狼崽子一样的眼神吸引了,于是带上同行。只是数年过去,早已忘了初衷是什么,唯记得有他在的温暖。“你就没有想过离开这里吗?”“我怕我一转身,连你也不见了。”
  • 一国倾城

    一国倾城

    【此文不是古代也不是现代。。。作者刚刚看完银魂,大概就是那种世界吧。。。】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你是不变的信仰

    TFboys之你是不变的信仰

    当三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孩遇上三只,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烟雨三国

    烟雨三国

    苏旦你可不可以不要假装,苏旦你可不可以不要逞强,苏旦你可不可以更勇敢。是不是得到的越多,反而越是更难过。看破三国,是不是就能参透红尘,哪怕参透红尘,又怎么舍得下你。爱到死心塌地才会自己为难自己,用血染永恒的离别,换来生爱的婉约。荒野的风又吹白一个冬,听远处晚钟为谁歌颂。
  • 拒嫁暴君,纨绔帝妃太难宠

    拒嫁暴君,纨绔帝妃太难宠

    一个上古神器使得上仙后人拼命夺取。一根仙骨使得魔界之主争夺不休,只为唤醒魔界公主。一场未知有的和亲使得上仙后人来到魏国。她,是冰肌玉骨的上仙后人。他,是唯我独尊美如冠玉的魔界之王,被冰封千年而解脱。当她遇见他。她只当他是个陌生人,只是气场比较大,只是有点碍眼外加有点装,她更觉得她和他不是一路人,会终无交集,后来才惊觉传言都是假的。当他遇见她。他觉得这个女人有点狂有点冷有点假有点强,对他味口,决定收了,养着,疼着,宠着。
  • 惜离别

    惜离别

    上帝会用亚当的助骨制造一个夏娃,却不会告诉你她在哪!直到她从你身边路过,上帝才笑着问:“看,那是你的助骨,怎么样?”淮南一直觉得说的就是他跟橘生的故事。
  • 十皇传说之轮回

    十皇传说之轮回

    自天地初开,宇宙永远是人类所要追求的目标。它神秘而浩瀚,无数的种族诞生,在命运的长河之中挣扎,渴望得到问题的答案......
  • 我的冷酷拽王子

    我的冷酷拽王子

    “你是谁?想干什么?为什么亲我?”……在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我一帅哥拉着狂奔然后强吻……再见人家是转校生,冷酷傲拽不放我于眼里,但一次又一次的偶遇跟巧合打破了我跟他之间的冷漠,而就在这时我一直爱慕的学长突然向我表白,面对两大校草的追求,最终我该选择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千殿外梨裳雨

    三千殿外梨裳雨

    一幅梨花暗香,一抹墨竹清幽,冥冥之中红线千匝又绕过玄关结一缕黯然香魂,一场血桃花雨,盛世宴会正缓缓拉开帷幕一对龙凤双烛,一身喜袍金冠,繁华烟花开至天际,滑落不只满城灰烬,亦是伊人眸边清颜泪
  • 初夏的果实

    初夏的果实

    高中,三年,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回忆,怕是用一生也很难忘记。
  • 天命之域

    天命之域

    弹指之间,万道颤动。。。呼吸之间,周天崩裂。。。纵然是创界之主又能如何?在那被混沌之力笼罩住的天命世界,所有的人都为这所谓的混沌之力而走火入魔。。。来自青木镇的少年,为了改变这被混沌之力所扭曲的世界,走出青木镇,继承父望,为了那虚无缥缈之路而奋斗终生!!所有人无时无刻都身处危险之中,只不过,他们都未曾意识到罢了。。。
  •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本书系中国历史知识读物,以牛津大学教授汤因比的历史观点为理论基础,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各种天灾人祸,并分析共对思想文化的繁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民族优良本质的形成,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多难兴邦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