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呼声最高、人缘最好的皇八子,则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于拘禁太子的第二日,康熙命八贝勒胤禩署内务府总管事……好景不长,又被康熙以‘闻张明德狂言竟不奏闻’为由,革去贝勒,贬为闲散宗室……接着,帝召群臣齐集畅春园,从诸子中举奏一位堪任皇太子之人,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私相计议,各人于手心写‘八’字,与诸大臣暗通消息……结果胤禩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帝怒:八阿哥母家甚微贱,其本人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胤礽,今其事旨已败露……著将胤禩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八阿哥在最接近颠峰的时候跌下了深谷。
只是,这些对我而言,不过是史书上死板板的文字化做了冷冰冰的现实,可史书上语焉不详、被当权者刻意删除隐瞒的内容呢?胤祥,曾倍受康熙偏爱的,只要出巡必定带着的,被赞为‘吾家之千里驹’的、甚至单独代表康熙封禅泰山的皇十三子,在一废太子后遭圈禁,被康熙斥为‘绝非忠孝之人,如不严加约束,必当生事。’从此终结整个熙朝,倍遭皇父冷落,究竟胤祥在一废太子时做了什么?让康熙对他的态度一落千丈,这是历史上的谜。
上辈子,我曾无数次的好奇过,可这辈子,我却无数次的祈祷:不要出事!胤祥,对我而言是不同的,他不仅仅是嘉彤挚爱挚亲的兄长,也是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如兄如友的奇男子,我欣赏过他‘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的文采,惊讶过他‘精於骑射,每发必中’的武功,见识过他‘为民请命,诚直勤慎,做事无不精详妥善’的才干,更仰慕过他‘猝变不惊,操刀毙虎’的神勇……可是,大雾弥天时,拨云却不见日,要来的,终归还是来了!……太子被废前一夜,十三和大阿哥一起向康熙揭发:半夜扒裂缝隙向皇父帏幄里窥视的,害得皇父疑神疑鬼的,是太子……
太子被废后的第二天,锅灰似的天挤满了乌云,接着狂风骤雨,钢珠般的雨点,猛烈的砸在几乎被烤脆了的大地上,那股能将人都蒸馊了的闷热,终于一扫而空……暴雨过后,营地外不远的土里露出了半截长满痘疮的尸手,一具掩埋在地里的尸体,被人们“意外”发现,经辨认,这具尸体正是皇十三子的亲信苏尔阿,这次随驾的人中并无此人,很显然,他是秘密前来和主子互通消息的,更可怖的是,苏尔阿的尸体布满了痘疮,这从某个方面似乎解释了‘从天而降’的天花病毒的源头之谜!……康熙立即将十八之死迁怒于此,又联想起导致胤祄第一次染疾的黑猫也似乎与十三也脱不了干系,盛怒之下命彻查十三的帷幄,一封密信在胤祥的靴子夹层里被发现……密信里究竟写了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康熙看过后将密信烧毁,然后单独召见了十三,父子俩究竟秘谈了些什么,也没人知道……当康熙当众宣布将他圈禁时,胤祥只是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长身立起,随侍卫而出,而一直不露声色,暗自韬晦,在诚孝上下足工夫的皇四子胤禛,却在康熙帷幄前跪求了两天一夜直至昏倒,老皇帝始终没有心软……总之,十三阿哥的莫名蒙罪,是一个充满着悬念和问号的谜。
至此,胤礽,康熙最厚爱的儿子;胤祄,康熙最宠爱的儿子;胤祥,康熙最偏爱的儿子……废的废,死的死,囚的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