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身为宣和朝曾经显赫一时的大臣来说,张邦昌向来都知道一点,宣和帝最重要的敌人不是曾经达到了鼎峰的武将世家关中杨家,老太保杨仪虽然德高望重,但终究是武官。
宣和帝重要的敌人也不是朝堂中数的着的显赫大臣,什么太师蔡清,什么自己张邦昌,包括那现在正得势的左相沈巽,这些人都不是宣和帝难以对付的,只要想,一道圣旨烟消云散。
更不是皇族中阴沉低调从不犯错的太子宋桓,也不是他的那些皇族亲王,还有皇子争嫡的戏码。这些对于宣和帝来说向来都是最看不上眼的问题。
那么什么才是宣和帝图谋了十多年,终于在最近才开始要反击的东西。谁才是宣和帝要视之为要处理的敌手呢。
文官!
或者说文人仕子!
当初先帝去世并无子嗣,乃是文人文官集团一手把当时先帝的弟弟宣和帝推上皇位,当初可没有多少人看中宣和帝,也没有多少人认为他能登上皇位。但就是这么当时一个看来更像文人的皇族,硬生生的被文人推上帝位。
或者说这里面有宣和帝的谋划,但无疑其中宣和帝那伪装出来的一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经史子集无一不通读的文人形象是其最重要的因素。
而文人集团的一直推崇,使得当时的太后娘娘也无法阻止宣和帝的登基。
只有张邦昌才知道这是是宣和帝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同时也是最忌惮不已的事情,正如看两汉知外戚势大,观晚唐知宦官势大,只有经历了当年那场选帝的宋佶才知道在大周朝,文人的势力太大。
太大!
太大就是有威胁,这一点是宣和帝登基十多年来一刻不敢或忘的。
隐忍了十多年,掌控力也越发的稳固,可以说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动摇宣和帝的地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动摇宣和帝的统治,那么这个时候,文官势力变成了宣和帝要对付的头号大敌。
重用沈巽是第一步,#宠#信国师林京是第二步,现在却是最为关键的第三步。
只是不知道沈巽沈相公在敬献除了自己女儿之后,还会有什么手段向那位他视之为知己的明君谋划。
看着这一个个文官前仆后继的弹劾太子宋桓,张邦昌不由的有些兴奋,要知道,现在就是文官们给宣和帝一个认识,一个认清文官是多么势大的机会,只是宣和帝会屈从文官们的意思,痛斥,惩罚甚至是废除太子宋桓吗?
其实张邦昌严格说来是太子宋桓的人,他一直认为,立长立嫡的太子制度是世间最为稳妥的办法。太子宋桓也一直都没有错,这一次的事情,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他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太子宋桓就如吃了火药一般暴起,做出了这么一件蠢事。
如果没有太子宋桓的这件事,怕是大家都会把目光击中在玉宸真人身上吧。
玉宸真人是谁?还不就是沈清兮!
宣和帝的心里怕是一定早就打好了算盘,可这般违背伦理纲常的事,他张邦昌岂能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