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齐国已经投降了,那么大将军韩信正想停止进军,准备率军南下去进攻楚国,从侧面支援汉王刘邦,减轻刘邦正面战场上的压力。
可是正在此时,有一个很有名的策士——蒯彻(也叫蒯(kuai)通,后面还会专门讲到他),他并不这么认为。于是,他就去找韩信,并对他提出了这3点:
(1)汉王无明诏。一开始,韩信是奉了汉王刘邦的命令去攻打齐国的,现在又没有明确的命令叫你停止进攻(或退军南下),你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
(2)麻痹齐王田广。汉王刘邦派郦食其去劝降田广其实只是一条计策,只是为了麻痹齐王田广,使得韩信你能够更好的进攻齐国。
(3)功劳被抢。齐国为什么会投降?难道只是靠着郦食其的一张嘴吗?不是,齐王田广其实是害怕大将军您,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威震天下,齐王自知打不过您,审时度势之后才投降的。那么这样,天下人都会说齐国投降是郦食其的功劳。一介儒生靠着一张嘴说服齐国七十二城,而大将军您统帅着几万人马,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攻占了赵国的五十多座城池,一个大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儒生的功劳吗?
于是大将军韩信继续率军向东进军,渡过了河,趁着夜幕,奇袭了历下的齐军(一开始齐国为了防备韩信大军的进攻,就将齐军主力都驻扎在历下,拱卫都城临淄)但是后来由于郦食其已经劝降了齐王,齐军就以为没有了战事,终日饮酒作乐,疏于防务。
二十万齐军主力在历下大败,造成了齐国无兵守城的境况。于是,大将军韩信继续进攻齐国,一路上是高歌猛进,齐军残部无险可守,节节败退,汉军马上就要兵临都城临淄下了。
齐王田广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怒,立即派人将郦食其抓到齐国的大殿之上。齐王指着郦食其的鼻子大骂言而无信,出尔反尔,麻痹自己。最后,齐王向郦食其承诺:只要能使韩信退军,那么自己将会不不计前嫌,否则,死路一条。
这时,郦食其展现了一位国士应有的气节,为了天下的大义,严词拒绝,并对齐王田广说:“我(老子)是不会替你去游说韩信的!”
最后,齐王田广怒发冲冠,命令侍卫用油鼎将郦食其活生生烹杀了。之后,齐王抛弃了都城,率领残军和一些财宝逃到了齐国的高密。当然,在历史上对于这个事件存在很大的争议。那么,对于韩信贪功进攻齐国的做法,后人会怎么看呢?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