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第一天,因为家里离学校比较近,或者说是因为县城比较小,我自己一个人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其他同学也来的比较准时,当然避免不了有几个因由爷爷奶奶接送而迟到的同学,这几位同学后来也一直是迟到的中坚力量,他们因为有爷爷奶奶接送常常能享受惩罚的豁免权,不过,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不一直送进教室跟班主任寒暄几句还是会挨骂的,这是我后来观察不久便总结出来的。
上课铃声响过后,我们的班主任来了,就是昨天负责报到收钱的那位女老师,二十多岁,不戴眼镜,眼睛放着光,笑的很灿烂,用小学作文中形容长辈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和蔼可亲”。从她的自我介绍中了解到,她姓夏,不是第一天教书,后面还有一大段话,大意就是她奉行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要大家听话,我和同学们全都屏气凝神,生怕错过一个字。然后便是学生的自我介绍,内容不用提兴趣爱好和特长,直接说自己的名字和梦想就行了,现在看来不说有不说的原因,毕竟爱好太多了记不住,梦想就“当科学家”那么几种,老师和同学都容易记,不浪费时间。
前戏完毕,重头戏来了——选班委。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班委是由夏老师直接任命的。
“因为咱们班刚成立,就先选以下几位同学担任班干部吧!请这几位班干部被点到名字的时候起立一下。班长夏小勇!副班长张小飞!学习委员李小蕾!文艺委员陈小瑶!劳动委员钱小军!”然后是全班同学“哗啦啦”热烈的掌声。
我今天仍无法明白夏老师话中“刚成立”和“就先选”的因果关系,后来唯一让我明白的是这几位同学的家庭背景:从夏小勇同学的姓就可以看出一二,其实他和夏老师是一个村的;张小飞、李小蕾、陈小瑶的父母都是县里某个机关单位的;唯一的例外是钱小军,穿衣打扮不像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模样也不够灵范,居然当选了班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岗位没有实权或者太过辛苦,城市保洁员和市长毕竟不是一回事。其余的,附近“乡民”家的孩子没一个当选的,除非把收作业本的小组长也计算在内,我也是其中之一,姑且算做边缘班干部。
小学一年级,班干部每天做的不是带头进行“小嘴巴,不说话”“小小手,放桌面”之类的吟诗作对就是在上课铃响后嚎一嗓子带动大家唱“两只老虎”“小蜜蜂”什么的,我们8个小组长也和劳动委员一起在基层岗位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然而在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的“仕途生涯”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