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皇子府吃了一顿不愉快的午饭,应云凡终于离去。
想起应云凡饮酒之后的模样,二皇子就觉得好笑。就像一个偷大人酒喝孩子。是的,应云凡确实还是个孩子。
“嘻嘻。我们的这位侯爷确实有趣。有趣。”二皇子的脑海中还浮现着应云凡失态的画面。
“殿下,您觉得我们能把忠义侯拉拢过来吗?他好像对太子挺忠心的。”说话的正是之前令应云凡进府的那名将军。
二皇子举起手:“我们的这位侯爷终究还只是一个孩子,不懂这之间的利害关系。就算他心里承认的是太子,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可是!”将军却不以为然:“皇上如今正值中年,忠义侯迟早会长大的。臣担心——”
“不必担心!”二皇子打断将军的话:“我那个太子哥哥,生性安逸,不喜权谋,太过善良。虽说现在位居东宫,但是并不算威胁。反而是我后面的几个弟弟,他们的用心可狠毒着呢。只要我们的这位侯爷不替他们效力,效忠太子其实也没什么。”
二皇子冷静的分析,好像早已把整个皇室都看得清清楚楚,运筹帷幄。
应云凡坐上马车,单手捂着肚子。
因为之前饮下烈酒,肚子现在都还有点痛。丰盛的宴席上,根本没心思吃菜了。
回到侯府,应云凡吩咐刘三万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准备好行程,日后便返回家乡,光宗耀祖。胡吃海塞的品尝老妈的家常菜。
正午之后,送礼的人基本没有了。
走进侧院,院里全是礼物。侧院五间大房都堆满了,实在放不下了才放到院中,只留下容一人通过的小路。
艰难的跨进账房,看见账房先生都已经累趴下了。管家正领着十多名家丁婢女清点。
见到应云凡进来,管家放下手中的活儿,大步跨过来,虽然一脸的疲惫,却也掩盖不了心中的喜悦。
“侯爷,您怎么亲自来了。这里这么乱,等下人们清点好了,在呈报给您吧。”
扫视琳玲满目的礼物,眼睛都装不下了。
“这都收了多少礼物啊?”
管家赶紧将案桌上的礼单拿过来,足足有十本之多:“侯爷请过目。”
光是拿着礼单,应云凡就觉得无比厚重了。
“这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送了礼物过来,恭贺侯爷您。”管家脸上笑开了花。
“大概有多少啊?”应云凡可不会全部看完,更不会自己慢慢去数。
“大约有上千个礼物。”
“上千个?这么多?”收礼也收的头疼啊。
每一份礼单大约有一百多页,每一位大人送的礼,都是单独写在一页的。十本礼单,至少也有一千份礼物。
“侯爷现在是大英雄,万人敬仰。侯爷收他们礼物,是给他们机会表达心意。”管家可会说话了。
“对了,我们府上有多少人?”
应云凡突然这么一问,管家一时也想不起来。在脑中慢慢盘算了一遍:“除开侯爷带回来的府兵,府中一共有八十七名下人。”
“八十七人!再多两倍,就赶上我们村子的人数了。”听到这个数字,应云凡都不敢相信。
思虑片刻,应云凡从十本礼单中选出两本,率先将其中一本递给管家:“看了一遍,好像就这本里面的东西最好。你准备一下,明天本侯爷要带上这些东西回家乡。”
管家恭敬的接过礼单:“遵命。侯爷还有什么吩咐吗?”
应云凡将另一本礼单塞到管家手里:“府中有八十七名下人,你们每人从礼单中选一份礼物。记住了,每一份哟!”
闻言,管家万分激动。这礼单中的礼物,每一份都十分贵重。下人毕竟是下人,平时赏几个钱就算了,哪有赏赐这么多的?
不但管家十分激动,连一旁忙活儿的下人们都顿时眉飞色舞,笑逐颜开,忙的不亦说乎。就连累得趴在案桌上的账房先生都突然有了精神,一下子弹射而起:“谢侯爷!”
随便一件礼物的价钱,都够这些下人忙活几十年了。
“不用谢,这都是你们应得的。好了,本侯爷也要去休息了。”说完就离开了。
有了如此丰厚的赏赐,下人们开心了。并在心里下定决心,以后跟定应云凡了,把侯府当成自己的家。
其实这些家丁婢女都是朝廷登记在册的奴隶。如今被皇赏赐给了应云凡,如果没有应云凡的恩赦,他们永远都是奴隶。如果逃走被抓回,是会被打死的。
被安排到侯府,是皇上的命令。所以这些家丁和婢女们最开始都是得过且过的心态。
但是在侯府的日子,应云凡并没有为难他们,更没有打骂,这就让家丁和婢女们很感激了。如今还有如此丰厚的赏赐,自然忠心耿耿。
刚跨出侧院,就听见账房里的下人尖声欢呼,放声大叫,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
经过一日的准备,应云凡早早就踏上了行程。
队伍最前方是十名骑兵开路,紧随其后的是二十名步兵。
应云凡的马车就跟在步兵后面。应云凡马车后面是十五辆马车,里面都是随行伺候的下人和礼物。礼物放得满满的,车辙印都比其他马车深,足足有十辆马车。
马车两侧都有随行的骑兵保护,刘三万也骑着马,跟在应云凡所乘坐的马车旁边,以防贼人眼红偷袭。队伍的最后面还跟着十名骑兵,士兵步兵和三十名弓箭手。阵容浩大。
一路上走的都是宽阔的官道,住的都是官府的驿站。和来的时候想必,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赶路的时候,经常能看见一大队赶货的商人,一队就是七八驾大马车。多的甚至有十多辆,堪比侯府的队伍。
虽然车马与应云凡一行相差无几,但是在护卫方面可就差得远了。
侯府这边可是有着上百名士兵保护着。而那些商人却只有二三十名以棍棒为武器的大汉保护,顶多也就只有三五人拿着大刀。
两相比较,相形见绌。
应云凡在马车里坐着无聊,掀开门帘,拿出一把小凳子坐在马夫旁边:“三万,离红梁村还有多久啊?”
应云凡归心似箭,恨不得立马回到家中。
当然,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倒是可以用赤霄剑的空间之力瞬间抵达。但是排场这些就带不上了,也就没有了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感觉了。
“侯爷,我们离开京都已经三天了,根据地图来看,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刘三万看着地图,据实以告。
闻言,应云凡一把抢过地图:“啊……还要这么久啊——”
听得应云凡的长呼短叹,刘三万也跟着心里着急。
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自然是恨不得让所有的亲人朋友,乡里乡亲都知道。
就这样,应云凡在马车上渡过了漫长而无聊的时光。
终于,应云凡抵达了红梁村所在的县城。
还没抵达城门,就看见城门外早已排起了长长的欢迎队伍。知县带领着整个县衙和县城中所有的富商员外排在队伍的最前面。
那些听说应云凡英勇事迹的平民百姓也都纷纷出城观望,瞻仰英雄的风采。
在这偏远的县城,居然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官,还是侯爷。全县乃至整个川元府都为之感到骄傲。
要知道,一个知县只是小小的七品县令。而川元府的最高官员也不过四品太守。但是应云凡,确实一品军侯,可谓位高权重啊。
知县和众人等候了一个上午,终于等来了忠义侯。
知县赶紧上前拜见:“下官一元县县令程东友拜见忠义侯!”
“知县大人啊,在此何为啊?”应云凡明知故问,起身拍拍身上的衣服,正正衣冠。
“回侯爷的话。得知侯爷今日归来,下官特意率领全城百姓相迎,观瞻侯爷风采。”知县一抬头,才看清楚应云凡的面容,这分明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嘛?
听说侯爷沙场建功,以少胜多。知县还以为忠义侯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呢。没想到居然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人。
如果不是如此阵仗,还有大队兵士护卫,知县还真不敢相信。
放眼看去,确实人山人海,一个个都争相眺望自己。看到同县之人如此热情,应云凡心中说不出的得意。
换做以前,能到县城来,应云凡都得兴奋个老半天。更不会有谁会把他当回事。
看到应云凡脸上欢喜的表情,知县可开心坏了。这说明应云凡很满意自己的安排。
“侯爷,下官已经在最好的酒楼摆下宴席,还请侯爷赏脸,与民同乐!”
看着知县一脸的谄媚之色,应云凡原本没有兴趣的。但是内心的虚荣却让应云凡无法拒绝。纵然归心似箭,但是在同乡人面前风光无限也是很必要的。
“既然知县大人盛情相邀,本侯爷也不能薄了全场百姓的兴致。那好吧,进城!”应云凡将手高高举起,兴奋的挥手。
知县当即让开一条道,以供侯府的队伍通行。
刘三万看在眼中,十分的理解。就像自己回家的时候,父母已经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请到了家中,在亲人面前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