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见,郊原万里黎民血,谁看过,离地三尺有神佛?
都羡慕,历代英雄书青史,须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
士兵该得是拼命,将军管得是打鼓。
谁数过?将星闪耀处,撇下或许孤儿?留了多少寡妇?
这次曹操不是简单的准备围城打援,甚至连击溃吕布军主力都是准备虚晃一枪,当然更不是准备强攻定陶。真实的目的何在?其实还是谋士与将领们先前猜测的:以战养战,为军求食。
不过欲摘的桃子却不是定陶,现在不需要保密了,因为连敌人吕布都已经知道了:挥军扑向曹操的吕布刚接到紧急军报,句阳危机!曹操大将曹仁已经率重兵包围了句阳,攻打甚急,那句阳是定陶的门户,句阳一失,定陶不攻自危。还有,那曹操现在定陶呢?还是在句阳?
说是重兵,不过是句阳守军为了求援的夸大其词,袭击句阳的只不过是曹仁本部仅存的五千余人,不过那曹仁勇猛无比,所指挥的士兵俱都极其骁勇善战,句阳守军难以抵挡倒是实事求是的。
还是凑出点空来先说明一下句阳、定陶、山阳三城的地理位置,这样同学们将更容易明白曹操、吕布定陶之战的大略战场态势及详细的战局发展。
三城大约如同一个各相距百余里的等边三角形,最北面的句阳,西南方向是定陶,东南方向是距离稍远的山阳。
北面的句阳紧邻曹操青州军占据的鄄城,曹操如从东平出兵直击定陶,则部队**必受山阳吕布大军的威胁;绕鄄城犯定陶则必经句阳,曹军走的就是这条相对安全的进兵路线。
原来曹操率部绕过句阳攻击定陶时暗暗留下了大将曹仁,待吕布大军从山阳出动的消息一传出,曹仁便开始了攻击句阳的行动,以曹仁部队的战力与句阳的防守力量相较,曹仁攻克句阳是不会费多少时间的,但不知是由于曹军忍饥数月的原因呢,还是因为句阳守军的拼命抵抗,曹军的攻城行动进行的并不顺利,两天了,还未能登城头半步。
这恰使运动中的吕布遭受了难为:该先救哪边呢?论说句阳、定陶唇齿相依,那边都丢不得,但现在曹军主力集中于哪边尚不明,如冒然分兵去救更是不妥,不管哪边遇上了曹军主力都有吃败仗的危险,另一边却是要空扑一回,劳师靡粮而坐等另一边失败,这仗还打它作甚?怎么还没开战就好象确定已经败了?
陈宫紧急来书建议:现在袭向鄄城也还不迟,我军袭鄄城,曹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全军回救鄄城,将军可对鄄城虚张兵势,主力布于句阳与鄄城之间,伺机伏击曹操回救鄄城之军;二是曹操孤注一掷,施围魏救赵之计,全军犯我山阳,如此宫于山阳坚守,将军回马枪痛击曹军背后,破曹必也!
应该说陈宫给曹操布了个曹操非跳不可的陷井,是真正的用兵大手笔,可惜吕布有吕布的看法:冒险行兵岂是用兵正道?应该首先集结三路兵勇,救定陶或句阳一处,即使一处城破,另一处也可以围歼曹军一部相抵,总之是:即使吃亏也不大,一旦围住了曹军主力,那就是中彩了,两座城池兴许都不会丢,还能一举大胜曹操——现在吕布是真的在赌博了。
先救哪座城呢?吕布暗暗转了枚铜钱,大喝一声:“天佑我也!”仔细看时,向上的一面是字,才想起来:忘了先暗自确定花、字各代表哪座城了——两个代表落了空。那就让字面代表句阳一次,又试,竟是花面,没确定花面向上代表定陶呀?算了,军机大事,怎能如此儿戏?都让它是空吧。
还是实事实求的分析一下是正理:击定陶则句阳必丢,但将来有反攻收复的可能;击句阳就算定陶丢了,但却堵住了曹军回鄄城的归路——能使敌人踏上不归路,当然不能说是坏方略。就这样吧,全军转向句阳。
句阳城在望,却不见有任何战事,急传县长问时,才知曹仁大军畏将军虎威,一天前已鼠蹿退去,莫非退回鄄城去了?
正疑惑之间,定陶的加急军报到了:原来曹操、曹仁都聚在了定陶城下,已经开始攻城,定陶城破在即,盼吕将军火速驰援,共歼曹军于定陶城下。
这下不用犹豫了,全军向定陶急赶吧,历来古人有句:好事多磨。这次出兵磨了这许多天,看来将要碰上的肯定应该是好事了。
曹操也不是不想一举攻克定陶,但他深知眼下是不可能的,为诱吕布来救,他也真真假假的攻了一天城,发现那守定陶的济阴太守吴资(定陶乃济阴郡治)却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在定陶城内政治动员工作做的非常到位:“曹军在攻掠徐州时已有明文成例:旦凡围城,献城投降也定屠全城!我等弃守则必死,死守尚能求一生,大家跟我死战求生吧!”
不用再多做动员了,这是曹操将他们置于死地而后生,是真正的同仇敌忾,后世“全民皆兵”的口号提前在东汉的定陶得到了全面落实,以曹操之聪明绝伦,应该发现了点什么吧?
徐州的杀戮暴行在这里得到了报应。
共和国大将陈庚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有过其得意的一笔:1947年冬季,为了对付前来进剿的**整编第三师,派出了区区两千多人的十三旅陈康部,沿着伏牛山的东麓转开了圈子,以至整三师全副美械装备的3万大军变成了愤怒的野牛,东一头西一角的被诱进了绝地,师长李铁军落了个只身逃命,全军覆没。
他的参谋长李英才做了俘虏后讨好的对**说:“敝军这次失败,一半是打垮的,一半是拖垮的。肥牛拖成瘦牛,最后便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