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业到江夏的路上很是平静,但渐渐地却能见着边境的狼烟了。在甘棠湖校场的驿站处,时不时能看见有几个将军往江夏赶去,看样子是边关报急,军情紧急了。想到这里,我倒吸一口凉气。既然边关如此紧迫,我又该如何突破重围出去送信呢?想着想着,却已经走到江夏的东门口了,高耸的城墙上,一块牌匾上写着大大的江夏二字。我停了下来,有些胆怯。一个年轻的将军从我身边进过,他跑得很急,却回头看了看我,猛地停了下来,回身走向我。
“边关报急,这位小姐为何还不撤离?”
我沉默了几秒,回过神来,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在下劝小姐还是远离边城,刀剑无情,若敌军突破防线,整座江夏城都会陷入危机!小姐还是赶快离开的好。”
“我不怕,我要到魏国去。”
“魏国?为何要在战时去那?现在很难到洛阳去。”
“我有要事,这位将军就别管我了,军情紧急,将军还是快去支援吧。”
他又叹口气,回身往城中跑,向边郊跑去。我走进城中,城内安静得很,街道上没有闲人,估计都躲进家中了,只看见来来往往的士兵、将军。走到西门,有些紧张了,一想到外面就是边郊,战火纷纷的……罢了!我鼓起勇气,飞快跑了出去。
靠近城门的这边,人还是比较少的,就算是有,大多的也是吴国的将士,都在拼命守卫着。再往远处点,人就越是多了,较为平坦的地面便渐渐成了林地沼泽。我尽量地躲过争斗,找着掩护。穿过江夏的西郊,进入了乌林沼泽的东部。唰地一声,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蜀国的剑客,只看见那银晃晃的剑朝我而来,我连忙躲过,往后退了几步。没等我脚步站稳,那人就已经出现在我的面前了。
速度好快!
我心里一惊,踉踉跄跄地躲过。这样一直躲闪下去不是办法。我很快就抓住了那个人的攻击节奏,渐渐跟上了他的步伐。很快,身后传来了阵阵脚步声,越来越近。我头上不禁冒出冷汗,一个就已经如此难对付,又来了一个!出乎意料,身后出现的却是刚才的那位将军。他猛地上前,只看见他与蜀国的敌人打斗,很快就把那剑客压制了下去。我见状连忙跑开,继续往江陵而去。回头看看那位将军,只见久了之后,他有些力不从心,挡不下了,渐渐变成了弱势。我咬咬牙,回身而去,宁神聚气,猛地一跃,朝着敌将背后蓄力一击,只见得一道蓝色的光柱将他的身体贯穿,溅起阵阵水花,重重地把他击倒在地动弹不得,慢慢化作一点点的光斑消散。
“是你?”那位将军似乎很惊讶,方才他并未发觉那人是我,只到现在才知道。
“后会有期。”我没有多理会他,帮他收拾掉那蜀国敌将后就回身继续往江陵跑去了。
跑得远了,路上常与敌人擦肩而过,只是闪躲,没有刻意去打斗。很快就绕到的乌林沼泽的西部,距离江陵水道也不远了。不知不觉地就习惯了与人对峙,与人周旋,与人交手,与人擦肩,很快就掌握了临阵的一些技巧。到达了水道,很快就进入了江陵。
江陵甚是繁华,不愧为三国虎视眈眈的地域!天已暗了下来,街道上已亮起了盏盏明灯,火红的灯笼点缀着这座城,各国的人在这大街小巷来来往往。江陵的夜色很是美丽,却带着丝丝的凄凉,静,却也摆脱不了纷争。往东是魏,往西是蜀,往南则是吴,荆州的核心,南郡的明珠,这重要的交通枢纽,自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更何况它是那样的繁华富有呢。江陵向来是没有固定属国的,连绵不断的战争霸占着它,侵略、争夺,它的光辉在战争中变得黯淡。我深深叹了口气,为这江陵的百姓而难过,心疼这片土地。
尽管如此,我还是往东而去,出了这东城门。一道铁索桥连接着这东西两岸,过了这桥,对面就是魏国的领地。夜色很美,远处传来了号角、鸣鼓声,战争似乎停止了。我放下了心,大踏步地往前走了。微风、蝉鸣、森森的柏树,衬出一股宁静和谐的气息。这美好的城郊经历过多少的战争呢?
进入荆山,眼前渐渐成了一片荒野,北地的平原。这路上还有着几棵已经枯死的树木,上面立着几只乌鸦,当我从树下经过时,它们便被惊走飞离了,伴着阵阵凄鸣。荆山已成了荒无人烟的地域,越过这座相对平坦的山野,就到了襄阳的南郊。南边的城门已破烂不堪,魏国的大旗也已残缺了一角,在风中飞扬。我打了阵寒颤,一阵寒意涌上来。我走了进去,一副破败的景象,明明曾是一座名城,却成了这般模样——倾塌的房屋、枯死的树木、烧焦的木柱、散落的瓦砾……不时能听见百姓的哀号、哭泣。
同是荆州的三座城市:江夏、江陵、襄阳,却是天壤之别。一座城仍不失小桥流水的风华,一座繁华如旧,一座却已成了一片狼藉的废土。我更为厌恶战争了,厌恶它给人们带来痛苦,令人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突然间又觉得自己可笑极了,如傀儡一般的厮杀半生,什么也没有,得到的不过只是一些虚伪的功名和财富,值得吗?我不知道失去生命是有多痛苦,陷入绝望困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无助?就因为自己的不明白,所以觉得更是可悲。
渐渐地,不再留意迷恋周遭的景色。一马平川,只是一览无余的破败荒芜,这就是外面的世界吗?战争,苍莽,凄凉。竟开始庆幸起吴楚深处的安定了,长江天堑,保住了仅剩的一点美丽。蜀会如何呢?我到不希望它还是眼前的模样了。
洛阳,繁华得有些可笑。汉朝的东都,如今成了大魏的主府,歌舞升平,仍不失风华。同是自国的国土,却宁愿偏安于一隅,干巴巴的看着襄阳的衰落,最后几近成为一片废墟,只剩得可怜的百姓在苦苦的等着,等着哪一天王的一丝丝怜悯。
我并没有心情再往里走,只把这一封信札丢给了一个身着官服的老生,就风风火火的走了。我从原路折返,准备去蜀。路过荆山华容道口,来时竟不注意,如今却感觉一阵寒风从那袭来,伴着一丝的血腥味,静下心仔细感觉,渐渐的,这味道竟变得更重了,这寒风中夹杂着呜咽与悲鸣,心里不由害怕,连忙就往江陵跑,头也不敢回。
“梦呓……”
忽的,从远处传来一个模糊的声音,一个男子的声音。我心里一怔,仔细一听,却只有周围的乌鸦叫,就认为只是自己的幻听了。然而,这个声音再次响起,却是从脑海深处蔓延而来,渐渐地,一个迷离朦胧的身影在脑海里出现,呼唤着这个名字,我害怕极了,仿佛坠入了一个空荡荡的回廊,一片黑暗,没有方向,只有眼前的一道光,从那光芒的远处传来这神秘的声音,刺眼的光芒里伫立着一个高高的人影。他是谁?为什么我会有这段记忆?这种感觉却是异常的熟悉。我跑得更快了,直到跑出了荆山,这种感觉才慢慢的消散,这声音也消失不见,再想一想,竟想不起刚才的那个身影和声音了。
匆匆忙忙地跑过江陵,穿越西门到了西郊。一轮浩瀚的明月出现在眼前,它高耸的挂在这无边的夜空之上,伴着星辰,照耀着这大地。月光如水泻下,洒在这安详的土地上,恐惧的心竟瞬间被这美丽的景色融化了。夜晚的江陵果是美丽,到有些留恋,不想离去了。前方便是蜀地,穿过这狭隘的西郊土地,就进入了蜀国的地盘,直入夷道。
柏树森森,把这明亮的月光都遮掩了,只从树缝中透出几道,照在这平坦的草地上,留下斑斑光影,幽森幽森的。夷道很长,一直到临江的东面,到了临江东郊时,天已经亮了。临江城很是和谐,树木青翠,政通人和,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城中渐渐的也热闹起来,百姓纷纷走出家门,与朋友结伴,街道上随处能看见他们欢谈、孩子嬉笑打闹的景象。我不禁松了松心,巴蜀之地,天府之国,果然名不虚传。自从小时候听白水先生说起巴蜀的好,就总是吵闹着要他带着我来看看,没想到竟是自己到了这地方。看见这繁盛、民生和乐的城府,有了一份欣喜和快乐。去CD的路上,一路的鸟语花香,山路绵延,一片片的竹林,此起彼伏的山脉,四处可见的断崖残壁,行走越来越变得艰难,道路也变得窄短,也怪不得人人皆道蜀道之难。
没想到到了CD,天竟就黑了下来,一路上耗时多了不少。路上没有撞见蜀国的官吏,却一路走到了丞相府前,只见府门上方悬挂着大而醒目的牌匾——诸葛相府。蜀国的丞相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也是诸葛瑾先生的弟弟,忍不住想一睹蜀相的风姿。撞着胆子敲了敲门,只听见吱呀的一声,门就开了,眼前的却不是相府的仆役,倒是一个素服道袍,头戴纶巾手持羽扇的英俊男子,霎时感觉一阵清风扑面而来。顿时我便懵了。
“那个……请问是诸葛丞相么?”
“正是,姑娘可是从吴楚而来?千里迢迢的到这里是有何事?”或许他是从衣着上看出来的吧,未等我说出口便已被他猜出。
“奉周都督令特来送上密信。”我取出这信札,交给他。
“幸苦你了,一路上想必也十分劳累,现在天也已经快黑了,不如在这驿馆里休息个一晚上再走吧。”
从这言语和举止上,就已看出蜀相的为人,简朴、友善、待人温和,不失为一国丞相的品行。
“我这就走了,不必劳烦丞相,丞相的一片好意我心领了。”
“你若不留下来,这就是不给我面子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大晚上的还要走如此远的路,怎么会安全啊,要是姑娘出事了,我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公瑾知道了可会责怪我。”
“好吧,我就在这里住个一晚,明日一早便离去。”
“这就对了。”他轻轻笑了一笑,眯缝着眼睛。“来人,带姑娘去驿馆休息。”
我跟着一个仆役到了驿馆,进到一个房间里,这房间整洁干净,带着一股清香,倒是十分的舒心。天很快就全黑了下来,灯火也亮起了,早晨的热闹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变得安静。因为一路上长途跋涉的劳累,我很快就睡着了,微风凉爽,这夜晚格外的舒适,便有些安心。大地上的一切都已睡去,宁静得美丽。若这世界像这平静的夜晚一样该多好,一切都好好的,静静的,没有纷争,没有痛苦,没有离别,没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