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晓天握住剑柄,在宝剑出鞘的那一瞬间,那种久违的人剑合一的感觉又回来了。
天山山门剑、封雪剑、落雪剑、寻梅九式……
一时间师父传授的所有剑招都被他挥洒出来。虽然只有剑招,没有真元流动,但是仍然在他周围凝聚成了一道剑意屏障。
就在莫晓天想尝试施展演天九式时,一道痛意从自己的左脸传来。
疼痛让沉浸在人剑合一之境的莫晓天清醒了过来。
摸了摸脸上被划出的伤口,莫晓天有点遗憾,以自己现在的境界,还是不能施展演天九式。同时也暗自庆幸,幸亏自己现在不能运用真元,不然非得把自己的半个脑袋给削掉,那可就没地方喊冤去了。
正在此时,嗡的一声剑鸣,轻轻的传入了莫晓天的耳中,紧接着一段文字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天演剑,乃我天机子于东海不周山,感悟天书时偶得一天外飞石,萃取其中精铁炼制而成。剑成后,于不周山大战东海神蛟三天三夜,得其皮以为剑鞘。后观神山天书,得悟天地演化大道,持剑刻于神石之上,是为‘天演图’,故此剑名为‘天演’”。
默念完这段话,莫晓天感到无比的震惊。
原来这把剑的来头这么大,竟是当年天机老祖的随身佩剑。
他尝试着用自己的神识去感悟剑身,发现剑身内部居然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方圆几十丈,但是里边只有一块高一丈多的黑乎乎的石头。
当莫晓天尝试用神识去触碰黑色石头时,他再一次被震惊了。
在他的神识碰到石头的刹那,一种沟通天地的感觉迎面扑来。他隐约的感到,黑石中蕴含着无穷的大道法则,在不断地衍生变化。
而此时莫晓天才真正的感到,天演剑已经与自己连成一体。
“这就是滴血认主么?这下大发了,这快黑石难道是传说中的……”
莫晓天不敢再往下想去。他赶紧归剑于鞘,向着师父的卧房跑去。
他走进屋子发现师父不在。他在观海峰疯狂的寻找着,可是师父早已不在山上了。直到听见了破晓的鸡鸣,他才发现漫天的星光已经淡去。
莫晓天呆坐在地上,想着就此离去的师父;想着师父是不是知道天演剑的秘密;想着师父如果知道天演剑的秘密为什么不给他说明,这要是打起架来,拿着天演剑刺别人一下这宝贝还不分分钟成了别人的……
不知过了多久,莫晓天抬起头,看着天上已经变得稀松的星光。
忽然间他又被震惊了,因为他现在居然能够用神识感受到星辉中蕴含的五行之力。
‘金之力’是银色的;‘木之力’是绿色的;‘水之力’是蓝色的;‘火之力’是红色的;‘土之力’是黄色的;居然还有很多彩色的。
修士在筑基之后就会产生神识,但这时的神识是极少的,虽不能外放,但能够感悟到蕴含在天地之间的能量。这些能量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类,称之为五行之力。
筑基圆满的修士可以利用神识引导这些五行之力进入体内,按照一定的功法运行于体内的经脉之中进行洗髓,进而转化为体内真元,存于丹田紫府。
这样就成了洗髓境修士。
莫晓天后来不能洗髓,是因为他的神识感受不到蕴含在天地之间的五行之力。这并不是说莫晓天的神识不行,相反,由于他七岁就已经通读道藏,在八岁筑基之后,他的神识就比别的筑基修士强很多,再加上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研读道藏,修炼筑基功法,使得他的神识更加的强大。而且还得算上他前世十八年所积累下的神魂强度所带来的神识。
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他的神识与天地间的五行之力隔绝开了。而现在由于黑石的原因这一层隔膜貌似被捅破了。
莫晓天赶紧盘坐在地上,运起了观海诀,可是他仍然感觉不到天地间的五行之力。
他把神识向着星空释放,却能清晰地感受到星辉中的五行之力。然后,他尝试着把感受到的五行之力引入自己的体内,导入经脉之中进行洗髓。
当这些五行之力转化成真元时,他又一次震惊了。
他发现引入自己体内的五行之力,不需要刻意的区分属性,只要导入经脉之中,运行大小周天后就会转化成金色的真元,储存于丹田紫府之中。
这在当世的记载中是闻所未闻的。
按照世间的修炼法诀,每一种五行之力对应着一种真元,而每一个人只能修行一种五行之力,故而体内所形成的真元也应该是一种颜色。
偶尔能够同时修行两种五行之力的,不是天才,就是疯子。因为不同的五行之力在体内运转,轻者会使修炼者走火入魔,真元紊乱,重者就会直接经脉寸断,爆体而亡。
这些在莫晓天读过的道藏中都有很多案例记载。师父也给多次跟他讲过,只有修行到神王境以后,体内真元化成神力才能再融合其他种类的五行之力。
莫晓天望了望东方的鱼肚白,看着天上仅剩的寥寥几颗星星,拼了命的引星辉入体。然而不管他怎么疯狂,天空中的星星还是渐渐隐去,紫府中积累的金色真元也仅有芝麻粒大小。
整个晚上,莫晓天一直都处于不断的震惊之中,直到现在心绪才慢慢平复下来。他站起来,转身对着师父的卧房又跪拜了下去,叩首了九次之后。起身回到自己的屋里,背上昨天就已经收拾好的包裹,朝山门处走去。
……
朝阳破云而出,晨光晒在覆盖着冰雪的天山群峰之上金光闪耀,煞是壮观。崖壁上一枝梅花正迎着凛冽的寒风傲然绽放。
天山共有八大主峰,分别为:观天峰、观星峰、观云峰、观海峰、观火峰、观木峰、观雪峰、观心峰。八座主峰以观天峰居中,其余七峰环绕四周,其中观天峰为历代掌门常驻之地,其余七峰均有宗门长老驻守。
八大主峰又各有八座从峰环绕,共为七十二峰,宗门内门弟子均在从峰上修行,只有入室弟子才可以随长老在主峰修行。
东篱先生作为天演宗宗主,自然位列七大长老之内,却也是唯一的天演宗长老。莫晓天随师父修行的观海峰也是天演宗驻守的唯一一座主峰。观海峰位于天山八大主峰的最东侧,离着山门最近。出了天山山门再往东行百里就是西岐州的天府平原,天府平原的中心就是西岐州神候府所在地——岐州城。
近百年来,天演宗人才凋零,多数弟子上山主要是为了学习观星、推演、行军、布阵之道,于修行上却少有建树。大部分天演宗弟子在十五岁之后下山或转为外门弟子。现在观海峰的八座从峰有大半都成了外门弟子的驻地。
……
观海从峰上已经有早起的内门弟子在做早课,更多的是早起为宗门大比做准备的外门弟子。
一路上很少有人注意背着包裹,抱着宝剑默默走在山道上的莫晓天。
“晓天师弟,你这是要去哪里?”就在快要走出观海从峰的时候一道声音在山道边上传来。
莫晓天闻声望去,只见一名身穿黑色长袍的少年背着宝剑从山道旁闪了出来。
“见过李师兄,不知师兄拦住我有什么事?”这白袍少年是观星峰长老李贤的二弟子,名叫李德兴,正是那天和观星峰小七一起去观海峰从峰羞辱自己的那人。
李德兴是李贤的亲侄子,四岁就随李贤到天山修炼,直到十四岁才筑基圆满,然后在消耗了无数的灵丹妙药后,终于在十五岁的时候入洗髓境下境,并在当年的宗门大比中勉强合格,现在是李贤的七位入室弟子之一。
今年李德兴已经十七岁,虽然年龄和入门时间在观星七子中均排第二,修为却是最垫底,仅在洗髓下境巅峰。
平时李德兴仗着自己叔叔的长老地位,在天山派同辈弟子内飞扬跋扈,尤其在观星峰上更是肆无忌惮。
李德兴没有直接回答莫晓天的话,而是看着他怀里抱着的宝剑,别有意味的笑着说道:“咦!你怀里抱着的可是东篱师叔的那把天演剑?看来天演宗还真是重视你这个百年不遇的天才啊。”说完,竟哈哈地笑了起来。
听了李德兴的话,莫晓天心里顿时就生起一股怒火。
虽然修行出现了问题,导致境界无法晋级,但是像李德兴这样的货色还没有被莫晓天看在眼里。只是现在师父已经离去,他也打定主意下山,况且心中挂念姑姑,不想再在山上多耽误时间。
为了尽快打发了这个白痴,莫晓天压住心中的怒火,沉声说道:“师兄如果无事,我就先走一步了。”说完,便准备绕过李德兴下山去。
哪知李德兴却拦住莫晓天说道:“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宗门大比之日,今年的宗门大比由我观星峰主持,师父今天一大早特意让我来观海峰,请东篱师叔和你这个天山派百年难遇的天才去观星峰。”
莫晓天听到李德兴的话回道:“恐怕要让师兄白跑一趟了,我师父昨天晚上就已经下山去了,我现在也要回家看望姑姑,至于宗门大比就不参加了。”
李德兴听到莫晓天的话神色不屑地说道:“想不到,观海峰上的人都是缩头乌龟啊……”
莫晓天听了李德兴的话刚刚压制下去的怒火又腾地一下串上了心头,伸出右手抓住李德兴的衣领,寒声说道,“你说什么!够胆你再把刚才的话说一遍?”
看到莫晓天揪着自己的衣领,李德兴并不生气,只是伸出一只手去推莫晓天的手臂,脸上笑眯眯地说:“师弟不要动怒啊。你看近百年来,观海峰的弟子一到十五岁的时候要么就选择下山,要么自愿成为外门弟子,很少有人主动参加宗门大比。好不容易出了你这么一个百年难遇的修行天才,到了应该参加宗门大比的时候还是选择主动下山,而且这一次连东篱师叔都提前离开了,真是想不让人说也不行啊。”
李德兴这一顿夹枪带棒的话刚刚说完,就觉得自己的脚下一轻,接着就飞出去了两丈多远。
只听砰的一声,李德兴本想控制身法在空中来个鹞子翻身,然后双脚着地,结果刚翻到一半,竟直接脸朝下,趴着摔在了山道上。好在他也是个洗髓境的修士,在脸将要着地的瞬间,伸手撑在了地上,这才避免了摔个狗啃泥,不过浑身上下还是被山道上的石头硌得生疼,身上就像散了架一般,趴在地上缓了半天,才缓过一口气来。